摘 要:本发明属于新型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其制备工艺如下:将棉纤维预处理;将步骤一中预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清梳联;取一部分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和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一棉卷,取一部分莫代尔纤维与步骤二中余量的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取余量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一棉卷混合并制成第一生条,将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将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将熟条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本发明的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具有抗菌杀菌除臭的功能,其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
技术要点
1.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分: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20-30%、棉纤维40-70%和莫代尔纤维10-2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棉纤维预处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清梳联,利用磷酸活化方法,制备各种剑麻基活性炭纤维,并利用活性炭纤维的氧化还原特性及吸附性能,在其上负载金属银;
步骤三、取一部分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和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一棉卷,取一部分莫代尔纤维与步骤二中余量的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
步骤四、取余量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一棉卷混合并制成第一生条,将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将熟条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棉纤维预处理是使棉纤维进入预定的原棉分级室,进行充分松懈,然后按照棉纤维比例、排包图进行排列组合,在温度30-35℃,相对湿度57%的条件下,使原料回潮达到18%,进行混合、开松、除杂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清梳联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抓棉深度1.1~1.3mm,抓取棉束质量0.6~5mg,抓棉打手速度450~500r/mim,抓棉机运转率大于95%;通过清梳联步骤处理后,得到初步已伸直且平行的棉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制备棉卷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棉卷定量200~250g/m,并合根数20根,牵伸倍数1.5倍,输出速度220m/min,棉卷定长25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制备生条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生条定量4.2g/m,梳棉机后部工艺三根刺辊的速度分别为610~800r/min、900~1000r/min、1500~1600r/min时,其梳理隔距为0.26~0.24mm、0.26~0.24mm、0.24~0.22mm,转移隔距0.16~0.19mm,西林速度460~490r/min,盖板速度21~24m/min,下棉箱压力2100~2300pa。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粗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粗纱定量3~4g/10m,牵伸倍数5~7倍,牵伸中心距41~43mm,捻度36~38T/10cm,初始张力1.50~1.59%,Kd值0.58~0.60,Kh值3.00~3.2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细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牵伸倍数26倍,牵伸中心距40mm,锭子速度11200r/min,初次加压10kg/双锭,再次加压11kg/双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然纤维,棉纤维作为应用最普遍的天然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生产中。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等生活领域。新疆长绒棉纤维纤维因它的柔长在纺织业中十分出名,被人们誉为绵中极品,其具有纱纰少、条干均匀光洁、可染性高的优点。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长绒棉纤维混纺纱的弹性和保暖性并不好,因此,织造完成后的织物存在保暖效果差、弹力差的缺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人们还希望其具有保健、安全等特殊功能,如抗菌、防螨、负离子、远红外、防紫外线、防毒、阻燃、防电磁波辐射、磁疗、香味、吸湿排汗、防油防水等。
有鉴于此,亟需发展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分: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20-30%、棉纤维40-70%和莫代尔纤维10-2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棉纤维预处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清梳联,利用磷酸活化方法,制备各种剑麻基活性炭纤维,并利用活性炭纤维的氧化还原特性及吸附性能,在其上负载金属银;
步骤三、取一部分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和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一棉卷,取一部分莫代尔纤维与步骤二中余量的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
步骤四、取余量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一棉卷混合并制成第一生条,将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将熟条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棉纤维预处理是使棉纤维进入预定的原棉分级室,进行充分松懈,然后按照棉纤维比例、排包图进行排列组合,在温度30-35℃,相对湿度57%的条件下,使原料回潮达到18%,进行混合、开松、除杂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清梳联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抓棉深度1.1~1.3mm,抓取棉束质量0.6~5mg,抓棉打手速度450~500r/mim,抓棉机运转率大于95%;通过清梳联步骤处理后,得到初步已伸直且平行的棉纤维。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制备棉卷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棉卷定量200~250g/m,并合根数20根,牵伸倍数1.5倍,输出速度220m/min,棉卷定长25m。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制备生条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生条定量4.2g/m,梳棉机后部工艺三根刺辊的速度分别为610~800r/min、900~1000r/min、1500~1600r/min时,其梳理隔距为0.26~0.24mm、0.26~0.24mm、0.24~0.22mm,转移隔距0.16~0.19mm,西林速度460~490r/min,盖板速度21~24m/min,下棉箱压力2100~2300pa。
优选地,所述步骤五中粗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粗纱定量3~4g/10m,牵伸倍数5~7倍,牵伸中心距41~43mm,捻度36~38T/10cm,初始张力1.50~1.59%,Kd值0.58~0.60,Kh值3.00~3.20。
优选地,所述步骤五中细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牵伸倍数26倍,牵伸中心距40mm,锭子速度11200r/min,初次加压10kg/双锭,再次加压11kg/双锭。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吸湿透气;抗菌抑菌,具有良好的抗污性,并且其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分: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20%、棉纤维70%和莫代尔纤维10%。
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棉纤维预处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清梳联,利用磷酸活化方法,制备各种剑麻基活性炭纤维,并利用活性炭纤维的氧化还原特性及吸附性能,在其上负载金属银;
步骤三、取一部分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和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一棉卷,取一部分莫代尔纤维与步骤二中余量的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
步骤四、取余量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一棉卷混合并制成第一生条,将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将熟条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
所述步骤一中棉纤维预处理是使棉纤维进入预定的原棉分级室,进行充分松懈,然后按照棉纤维比例、排包图进行排列组合,在温度30-35℃,相对湿度57%的条件下,使原料回潮达到18%,进行混合、开松、除杂处理。
所述步骤二中清梳联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抓棉深度1.1mm,抓取棉束质量0.9mg,抓棉打手速度450r/mim,抓棉机运转率大于95%;通过清梳联步骤处理后,得到初步已伸直且平行的棉纤维。
所述步骤三中制备棉卷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棉卷定量200g/m,并合根数20根,牵伸倍数1.5倍,输出速度220m/min,棉卷定长25m。
所述步骤四中制备生条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生条定量4.2g/m,梳棉机后部工艺三根刺辊的速度分别为610r/min、900r/min、1500r/min时,其梳理隔距为0.26mm、0.26mm、0.24mm,转移隔距0.16mm,西林速度460r/min,盖板速度21m/min,下棉箱压力2100pa。
所述步骤五中粗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粗纱定量3g/10m,牵伸倍数5倍,牵伸中心距41mm,捻度36T/10cm,初始张力1.50%,Kd值0.58,Kh值3.00。
所述步骤五中细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牵伸倍数26倍,牵伸中心距40mm,锭子速度11200r/min,初次加压10kg/双锭,再次加压11kg/双锭。
实施例2
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分: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30%、棉纤维55%和莫代尔纤维15%。
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棉纤维预处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清梳联,利用磷酸活化方法,制备各种剑麻基活性炭纤维,并利用活性炭纤维的氧化还原特性及吸附性能,在其上负载金属银;
步骤三、取一部分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和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一棉卷,取一部分莫代尔纤维与步骤二中余量的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
步骤四、取余量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一棉卷混合并制成第一生条,将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将熟条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
所述步骤一中棉纤维预处理是使棉纤维进入预定的原棉分级室,进行充分松懈,然后按照棉纤维比例、排包图进行排列组合,在温度35℃,相对湿度57%的条件下,使原料回潮达到18%,进行混合、开松、除杂处理。
所述步骤二中清梳联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抓棉深度1.2mm,抓取棉束质量3mg,抓棉打手速度450r/mim,抓棉机运转率大于95%;通过清梳联步骤处理后,得到初步已伸直且平行的棉纤维。
所述步骤三中制备棉卷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棉卷定量250g/m,并合根数20根,牵伸倍数1.5倍,输出速度220m/min,棉卷定长25m。
所述步骤四中制备生条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生条定量4.2g/m,梳棉机后部工艺三根刺辊的速度分别为800r/min、1000r/min、1600r/min时,其梳理隔距为0.24mm、0.24mm、0.22mm,转移隔距0.19mm,西林速度490r/min,盖板速度24m/min,下棉箱压力2300pa。
所述步骤五中粗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粗纱定量4g/10m,牵伸倍数7倍,牵伸中心距43mm,捻度38T/10cm,初始张力1.59%,Kd值0.60,Kh值3.20。
所述步骤五中细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牵伸倍数26倍,牵伸中心距40mm,锭子速度11200r/min,初次加压10kg/双锭,再次加压11kg/双锭。
实施例3
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成分: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30%、棉纤维70%和莫代尔纤维10%。
一种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棉纤维预处理;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清梳联,利用磷酸活化方法,制备各种剑麻基活性炭纤维,并利用活性炭纤维的氧化还原特性及吸附性能,在其上负载金属银;步骤三、取一部分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和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一棉卷,取一部分莫代尔纤维与步骤二中余量的经过清梳联的棉纤维混合并制成第二棉卷;步骤四、取余量的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与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一棉卷混合并制成第一生条,将步骤三中所述的第二棉卷制成第二生条;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生条经并条工序制成熟条,再将熟条依次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制得银系剑麻基活性炭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
所述步骤一中棉纤维预处理是使棉纤维进入预定的原棉分级室,进行充分松懈,然后按照棉纤维比例、排包图进行排列组合,在温度34℃,相对湿度57%的条件下,使原料回潮达到18%,进行混合、开松、除杂处理。
所述步骤二中清梳联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抓棉深度1.3mm,抓取棉束质量5mg,抓棉打手速度500r/mim,抓棉机运转率大于95%;通过清梳联步骤处理后,得到初步已伸直且平行的棉纤维。
所述步骤三中制备棉卷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棉卷定量240g/m,并合根数20根,牵伸倍数1.5倍,输出速度220m/min,棉卷定长25m。
所述步骤四中制备生条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生条定量4.2g/m,梳棉机后部工艺三根刺辊的速度分别为800r/min、1000r/min、1600r/min时,其梳理隔距为0.25mm、0.25mm、0.24mm,转移隔距0.19mm,西林速度490r/min,盖板速度24m/min,下棉箱压力2300pa。
所述步骤五中粗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粗纱定量4g/10m,牵伸倍数7倍,牵伸中心距43mm,捻度38T/10cm,初始张力1.57%,Kd值0.59,Kh值3.12。
所述步骤五中细纱步骤的工艺参数设置为:牵伸倍数26倍,牵伸中心距40mm,锭子速度11200r/min,初次加压10kg/双锭,再次加压11kg/双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摘自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1121640 .2,申请日:2018.09.26,发明人:周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