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及使用该配方的口罩,涉及杀菌消毒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苎麻杀菌纤维所含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黄苓片2-4%;甘草粉2-3%;桔梗粉3-5%;玄参提取物3-6%;连翘5-6%;陈皮粉4-6%;马勃粉1-2%;薄荷粉2-3%;升麻粉1-2%;苎麻纤维30-40%和纯净水30-40%,本发明中一种使用苎麻纤维配方的口罩,包括面罩本体、耳接线,面罩本体内部设置有苎麻纤维层。本发明配制的苎麻纤维透气性更好,杀菌效果更佳,同时还具有清热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苎麻纤维层,能有效地将苎麻纤维与口罩结合使用,能多次清洗,降低成本,值得推广。
技术要点
1.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该苎麻杀菌纤维所含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黄苓片2-4%;甘草粉2-3%;桔梗粉3-5%;玄参提取物3-6%;连翘5-6%;陈皮粉4-6%;马勃粉1-2%;薄荷粉2-3%;升麻粉1-2%;苎麻纤维30-40%和纯净水3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该苎麻杀菌纤维所含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黄苓片3%;甘草粉3%;桔梗粉3%;玄参提取物4%;连翘6%;陈皮粉5%;马勃粉1.5%;薄荷粉2.5%;升麻粉2%;苎麻纤维60%和纯净水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黄苓片的配制方法为:将黄苓与水按照1:1.5的比例缓缓倒入加热箱中,边倒边搅拌,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时间为10分钟,加热后通过滤网过滤,将加热后的黄苓切片,切片厚度为1-2mm,切片后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5-10℃。干燥时间为20-40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甘草粉以及桔梗粉的配制方法为:取甘草以及桔梗,用清水对其进行反复清洗,清洗次数为3-4次,清洗后常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5-30℃,干燥时间为20-30天,干燥后取同等质量的甘草和桔梗,放入粉碎机中,对其进行粉碎,粉碎尺寸为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玄参提取物的配制方法为:将玄参与水按照1:8的比例投入蒸锅中,通入蒸气加热,加热至100℃,沸腾后继续加热,加热时长为25-30min,继续蒸馏10-12h,控制流出液量为玄参根重的4-6倍,蒸馏速度为蒸锅容积的20-25%;控制冷却水量,使流出液头1h温度控制在40-45℃,2h后至最后温度控制在60-65℃,得到人参根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陈皮粉、马勃粉、薄荷粉以及升麻粉的配制方法为:取陈皮、马勃、薄荷以及升麻,用清水对其进行反复清洗,清洗次数为3-4次,清洗后常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0-30℃,干燥时间为10-30天,干燥后按照1陈皮、马勃、薄荷以及升麻粉按照10:3:5:4的比例取出后放入粉碎机中,对其进行粉碎,粉碎尺寸为2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苎麻纤维的配制方法为:将苎麻放入装有硫酸的反应釜中进行酸浸,硫酸浓度为0.5-2%,酸浸温度为40-60℃,酸浸时间为2-3h,将酸浸后的苎麻放入烧碱溶液中蒸煮,烧碱浓度10-30%,蒸煮温度为100-150℃,蒸煮时间为2-3小时,将蒸煮后的苎麻用清水反复清洗,清洗次数为5-6次,清洗后将苎麻中放入纯碱溶液中高温分解,纯碱浓度为20-25%,加热温度为120-140℃,加热时间为2-3h,高温分解后将苎麻与植物油按照100:2的比例搅拌,搅拌后放入干燥机内脱水烘干,烘干温度100-120℃,烘干时间为1-3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所述的一种使用苎麻纤维配方的口罩,包括面罩本体(100)、耳接线(110),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线(110)与面罩本体(100)一表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使用苎麻纤维配方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包括织物外表层(101)、第一织物内表层(102)、第二织物内表层(103)以及苎麻纤维层(104),所述织物外表层(101)与第一织物内表层(102)分别与面罩本体(100)内外表表面连接,所述苎麻纤维层(104)一表面与织物外表层(101)连接,所述苎麻纤维层(104)另一表面与第二织物内表层(103)连接,所述第二织物内表层(103)与第一织物内表层(101)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杀菌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及使用该配方的口罩。
背景技术
戴口罩是防止呼吸道传染病扩散的有效措施,多层口罩可以阻挡大量细菌病毒进入人的呼吸道,苎麻是我国的特产,被誉为“中国草、中国宝”,是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苎麻吸湿透气性良好,具有透气、凉爽、防腐、防霉等功能。
现有的口罩往往采用棉花纤维,吸湿透气性比苎麻纤维口罩差,现有口罩一般不能清洗后继续使用,或者多次清洗后除菌效果变差,现有口罩清热效果差,所以,我们提出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及使用该配方的口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及使用该配方的口罩,解决现有的口罩吸湿透气性差,清热效果差,一般不能清洗后继续使用,或者多次清洗后除菌效果变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该苎麻杀菌纤维所含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黄苓片2-4%;甘草粉2-3%;桔梗粉3-5%;玄参提取物3-6%;连翘5-6%;陈皮粉4-6%;马勃粉1-2%;薄荷粉2-3%;升麻粉1-2%;苎麻纤维30-40%和纯净水30-40%。
优选地,该苎麻杀菌纤维所含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黄苓片3%;甘草粉3%;桔梗粉3%;玄参提取物4%;连翘6%;陈皮粉5%;马勃粉1.5%;薄荷粉2.5%;升麻粉2%;苎麻纤维60%和纯净水10%。
优选地,所述黄苓片的配制方法为:将黄苓与水按照1:1.5的比例缓缓倒入加热箱中,边倒边搅拌,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时间为10分钟,加热后通过滤网过滤,将加热后的黄苓切片,切片厚度为1-2mm,切片后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5-10℃。干燥时间为20-40h。
优选地,所述甘草粉以及桔梗粉的配制方法为:取甘草以及桔梗,用清水对其进行反复清洗,清洗次数为3-4次,清洗后常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5-30℃,干燥时间为20-30天,干燥后取同等质量的甘草和桔梗,放入粉碎机中,对其进行粉碎,粉碎尺寸为200目。
优选地,所述玄参提取物的配制方法为:将玄参与水按照1:8的比例投入蒸锅中,通入蒸气加热,加热至100℃,沸腾后继续加热,加热时长为25-30min,继续蒸馏10-12h,控制流出液量为玄参根重的4-6倍,蒸馏速度为蒸锅容积的20-25%;控制冷却水量,使流出液头1h温度控制在40-45℃,2h后至最后温度控制在60-65℃,得到人参根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陈皮粉、马勃粉、薄荷粉以及升麻粉的配制方法为:取陈皮、马勃、薄荷以及升麻,用清水对其进行反复清洗,清洗次数为3-4次,清洗后常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0-30℃,干燥时间为10-30天,干燥后按照1陈皮、马勃、薄荷以及升麻粉按照10:3:5:4的比例取出后放入粉碎机中,对其进行粉碎,粉碎尺寸为200目。
优选地,所述苎麻纤维的配制方法为:将苎麻放入装有硫酸的反应釜中进行酸浸,硫酸浓度为0.5-2%,酸浸温度为40-60℃,酸浸时间为2-3h,将酸浸后的苎麻放入烧碱溶液中蒸煮,烧碱浓度10-30%,蒸煮温度为100-150℃,蒸煮时间为2-3小时,将蒸煮后的苎麻用清水反复清洗,清洗次数为5-6次,清洗后将苎麻中放入纯碱溶液中高温分解,纯碱浓度为20-25%,加热温度为120-140℃,加热时间为2-3h,高温分解后将苎麻与植物油按照100:2的比例搅拌,搅拌后放入干燥机内脱水烘干,烘干温度100-120℃,烘干时间为1-3h。
一种使用苎麻纤维配方的口罩,包括面罩本体、耳机线,所述耳接线与面罩本体一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面罩本体包括织物外表层、第一织物内表层、第二织物内表层以及苎麻纤维层,所述织物外表层与第一织物内表层分别与面罩本体内外表表面连接,所述苎麻纤维层一表面与织物外表层连接,所述苎麻纤维层另一表面与第二织物内表层连接,所述第二织物内表层与第一织物内表层连接,将苎麻纤维配方与苎麻纤维层配合,到达了清热杀菌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制的苎麻纤维透气性更好,杀菌效果更佳,同时还具有清热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苎麻纤维层,能有效地将苎麻纤维与口罩结合使用,能多次清洗,降低成本,值得推广。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用苎麻纤维配方的口罩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用苎麻纤维配方的口罩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面罩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面罩本体;110、耳接线;101、织物外表层;102、第一织物内表层;103、第二织物内表层;104、苎麻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苎麻杀菌消毒纤维配方,其特征在于:该苎麻杀菌液所含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黄苓片2-4%;甘草粉2-3%;桔梗粉3-5%;玄参提取物3-6%;连翘5-6%;陈皮粉4-6%;马勃粉1-2%;薄荷粉2-3%;升麻粉1-2%;苎麻纤维30-40%和纯净水30-40%。
进一步地,该苎麻杀菌液所含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黄苓片3%;甘草粉3%;桔梗粉3%;玄参提取物4%;连翘6%;陈皮粉5%;马勃粉1.5%;薄荷粉2.5%;升麻粉2%;苎麻纤维60%和纯净水10%。
进一步地,黄苓片的配制方法为:将黄苓与水按照1:1.5的比例缓缓倒入加热箱中,边倒边搅拌,加热温度为200℃,加热时间为10分钟,加热后通过滤网过滤,将加热后的黄苓切片,切片厚度为1-2mm,切片后低温干燥,干燥温度为5-10℃。干燥时间为20-40h。
进一步地,甘草粉以及桔梗粉的配制方法为:取甘草以及桔梗,用清水对其进行反复清洗,清洗次数为3-4次,清洗后常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5-30℃,干燥时间为20-30天,干燥后取同等质量的甘草和桔梗,放入粉碎机中,对其进行粉碎,粉碎尺寸为200目。
进一步地,玄参提取物的配制方法为:将玄参与水按照1:8的比例投入蒸锅中,通入蒸气加热,加热至100℃,沸腾后继续加热,加热时长为25-30min,继续蒸馏10-12h,控制流出液量为玄参根重的4-6倍,蒸馏速度为蒸锅容积的20-25%;控制冷却水量,使流出液头1h温度控制在40-45℃,2h后至最后温度控制在60-65℃得到人参根提取物。
进一步地,陈皮粉、马勃粉、薄荷粉以及升麻粉的配制方法为:取陈皮、马勃、薄荷以及升麻,用清水对其进行反复清洗,清洗次数为3-4次,清洗后常温干燥,干燥温度为20-30℃,干燥时间为10-30天,干燥后按照1陈皮、马勃、薄荷以及升麻粉按照10:3:5:4的比例取出后放入粉碎机中,对其进行粉碎,粉碎尺寸为200目。
进一步地,苎麻纤维的配制方法为:将苎麻放入装有硫酸的反应釜中进行酸浸,硫酸浓度为0.5-2%,酸浸温度为40-60℃,酸浸时间为2-3h,将酸浸后的苎麻放入烧碱溶液中蒸煮,烧碱浓度10-30%,蒸煮温度为100-150℃,蒸煮时间为2-3小时,将蒸煮后的苎麻用清水反复清洗,清洗次数为5-6次,清洗后将苎麻中放入纯碱溶液中高温分解,纯碱浓度为20-25%,加热温度为120-140℃,加热时间为2-3h,高温分解后将苎麻与植物油按照100:2的比例搅拌,搅拌后放入干燥机内脱水烘干,烘干温度100-120℃,烘干时间为1-3h。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使用苎麻纤维配方的口罩,包括面罩本体100、耳机线110,其特征在于:耳接线110与面罩本体100一表面连接,通过耳接线110佩戴口罩,其中,耳接线110为弹性线,有利于减少佩戴不舒适感。
进一步地,面罩本体100包括织物外表层101、第一织物内表层102、第二织物内表层103以及苎麻纤维层104,织物外表层101与第一织物内表层102分别与面罩本体100内外表表面连接,苎麻纤维层104一表面与织物外表层101连接,苎麻纤维层104另一表面与第二织物内表层103连接,第二织物内表层103与第一织物内表层101连接,将苎麻纤维配方与苎麻纤维层104配合,到达了清热杀菌的目的。
实施例三:
针对本发明苎麻纤维杀菌效果以及重复利用效果,选用本发明苎麻纤维,优选地,其所含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黄苓片3%;甘草粉3%;桔梗粉3%;玄参提取物4%;连翘6%;陈皮粉5%;马勃粉1.5%;薄荷粉2.5%;升麻粉2%;苎麻纤维60%和纯净水10%,分别选用两份本发明苎麻纤维口罩和两份市售普通医用口罩,其中本发明苎麻纤维口罩分别表示为A组和B组,市售普通医用口罩分别表示为C组和D组,通过清洗后的除菌率做对比,除菌效果如下表所示:
表1 4组口罩清洗不同次数的除菌率情况
组别 |
清洗次数 |
除菌率(%) |
A组 |
0 |
97.2 |
B组 |
0 |
79.5 |
C组 |
20 |
95.8 |
D组 |
20 |
58.4 |
由表1可知,使用本发明制备苎麻纤维在除菌率对比中呈较高姿态,多次清洗后的除菌率对比中仍然呈较高姿态,成本较低,制得推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图1
图2
图3
摘自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张蓓,申请号202010746434.1,申请日2020.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