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地;步骤S2.苗床准备;步骤S3.种子准备;步骤S4.播种:播种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步骤S5.网膜结合双层覆盖:苎麻种子播种后雾状喷湿厢面,然后搭建小拱棚;在小拱棚上依次覆盖一层黑色遮阳网和一层无色塑料薄膜,四周用细土压实;步骤S6.苗床管理;步骤S7.间苗定苗。本发明结合双层覆盖育苗技术充分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温和遮阳网的遮阴保湿效果可以提早播种期实现当年播种,当年移栽,当年破杆。而且一次覆盖双层网膜还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特点。
技术要点
1.一种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地;
步骤S2.苗床准备;步骤S3.种子准备;
步骤S4.播种:播种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步骤S5.网膜结合双层覆盖:苎麻种子播种后雾状喷湿厢面,然后搭建小拱棚;在小拱棚上依次覆盖一层黑色遮阳网和一层无色塑料薄膜,四周用细土压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适中,易于耕作的田块作苗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苗床进行翻耕、晒土后,施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土壤消毒;平整作厢,厢宽1.2~1.4m,厢距0.3~0.5m,厢面整细整平,撒施细土2-3cm,拣尽杂草;厢间开沟,沟宽0.4m沟深0.2m,防止积水伤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选择平均亩年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000kg和1600kg以上,粗蛋白含量20%以上、抗花叶病和炭疽病的品种;播种前纸袋包装晒种1~2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撒播法播种,并根据种子发芽率适当增减播种量,苗床播种480-520g/667m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包括水分管理:以苗床不发白为宜;
温度管理:保持薄膜内温度为20℃~32℃;
网膜管理:4月下旬且气温稳定在20度以上,揭开无色塑料薄膜,保留黑色遮阳网保湿遮阴;当麻苗长到4片真叶时,晴天可以揭开遮阳网两端通风炼苗;炼苗5-7天后,选阴天揭去黑色遮阳网,揭膜后要及时浇水保湿;保留小拱棚,在高温烈日天或预计有大风雨前盖上黑色遮阳网,防止损伤幼嫩麻苗;
除草管理:饲用苎麻6片真叶期后发现杂草及时剔除即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从6片真叶期开始,根据麻苗植株形态,除去群体中植株形态明显不同的麻苗;在去杂的同时进行间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苗的方法是先除去弱小苗,如果密度仍大,再去掉一部分麻苗,密度标准为麻株间叶不搭叶为宜,每平方米苗床留苗100~150株;间苗分2~3次进行,间隔时间7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施肥;每次间苗后,用稀薄的人粪尿水或0.2%~1%的尿素水溶液浇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苎麻育苗期间如发现苎麻炭疽病、花叶病,则用45%咪鲜胺水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如发现苎麻夜蛾、苎麻金龟子,则用20%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1200倍液进行防治。步骤S6.苗床管理;步骤S7.间苗定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与其他牧草材料相比,饲用苎麻具有多年生、耐贫瘠、适应性强、生物量大、蛋白含量高等优点。此外苎麻还具有较强的保持水土和净化环境能力,是一种较好的植物篱。因此,推广种植苎麻,不仅可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饲料保障,还可以保持水土、降低面源污染,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开展速生快繁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饲用苎麻一般采用分篼,扦插等无性繁殖为主的繁殖方法,主要缺点是繁殖速度慢,限制了饲用苎麻的发展。在南方地区饲用苎麻也有采用覆盖种子育苗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北方地区播种较晚导致育苗周期延长。本发明集成结合薄膜育苗和遮阳网育苗的技术优势,经多年试验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结合双层覆盖育苗技术充分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温和遮阳网的遮阴保湿效果可以提早播种期实现当年播种,当年移栽,当年破杆。而且一次覆盖双层网膜还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特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地;步骤S2.苗床准备;步骤S3.种子准备;步骤S4.播种:播种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步骤S5.网膜结合双层覆盖:苎麻种子播种后雾状喷湿厢面,然后搭建小拱棚;在小拱棚上依次覆盖一层黑色遮阳网和一层无色塑料薄膜,四周用细土压实;步骤S6.苗床管理;步骤S7.间苗定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中,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适中,易于耕作的田块作苗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中,苗床进行翻耕、晒土后,施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土壤消毒;平整作厢,厢宽1.2~1.4m,厢距0.3~0.5m,厢面整细整平,撒施细土2-3cm,拣尽杂草;厢间开沟,沟宽0.4m沟深0.2m,防止积水伤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3中,选择平均亩年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000kg和1600kg以上,粗蛋白含量20%以上、抗花叶病和炭疽病的品种;播种前纸袋包装晒种1~2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采用撒播法播种,并根据种子发芽率适当增减播种量,苗床播种480-520g/667m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6中,包括水分管理:以苗床不发白为宜;温度管理:保持薄膜内温度为20℃~32℃;网膜管理:4月下旬且气温稳定在20度以上,揭开无色塑料薄膜,保留黑色遮阳网保湿遮阴;当麻苗长到4片真叶时,晴天可以揭开遮阳网两端通风炼苗;炼苗5-7天后,选阴天揭去黑色遮阳网,揭膜后要及时浇水保湿;保留小拱棚,在高温烈日天或预计有大风雨前盖上黑色遮阳网,防止损伤幼嫩麻苗;除草管理:饲用苎麻6片真叶期后发现杂草及时剔除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7中,从6片真叶期开始,根据麻苗植株形态,除去群体中植株形态明显不同的麻苗;在去杂的同时进行间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间苗的方法是先除去弱小苗,如果密度仍大,再去掉一部分麻苗,密度标准为麻株间叶不搭叶为宜,每平方米苗床留苗100~150株;间苗分2~3次进行,间隔时间7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施肥;每次间苗后,用稀薄的人粪尿水或0.2%~1%的尿素水溶液浇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苎麻育苗期间如发现苎麻炭疽病、花叶病,则用45%咪鲜胺水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如发现苎麻夜蛾、苎麻金龟子,则用20%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1200倍液进行防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合双层覆盖育苗技术充分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温和遮阳网的遮阴保湿效果可以提早播种期实现当年播种,当年移栽,当年破杆。而且一次覆盖双层网膜还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发明对其加入量进行限定,只是便于本发明的实施,并不说明在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外不能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1.一种饲用苎麻的种子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地;选择产地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产地环境检测评价NY/T5295的规定、产地环境条件执行NY/T5010的规定。产地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适中,易于耕作的田块作苗床。
步骤S2.苗床准备;苗床进行翻耕、晒土后,施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土壤消毒。农药使用符合GB/T8321规定。平整作厢,厢宽1.2~1.4m,厢距0.3~0.5m,厢面整细整平,撒施细土2-3cm,拣尽杂草,做到上实下虚。厢间开沟,沟宽0.4m沟深0.2m,防止积水伤苗。
步骤S3.种子准备;选择平均亩年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000kg和1600kg以上,(干物质)粗蛋白含量20%以上、抗花叶病和炭疽病的品种。推荐使用“中饲苎1号”等。播种前纸袋包装晒种1~2天,以利种子吸水,提高发芽势(率)。种子质量应符合GB/T7699的规定。
步骤S4.播种:播种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苎麻网膜结合双层覆盖育苗可以利用提早播种期,最佳播种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根据种子发芽率适当增减播种量,苗床播种480-520g/667m2。采用撒播法,先把种子与轻质细土、草木灰等按1:5-10的比例拌匀,分厢定量撒播均匀。
步骤S5.网膜结合双层覆盖:苎麻种子播种后雾状喷湿厢面,然后搭建小拱棚,间隔50cm;在小拱棚上依次覆盖一层黑色遮阳网和一层无色塑料薄膜,四周用细土压实;黑色遮阳网遮光率70%。将塑料薄膜的保温、保湿和遮阳网的遮光、保湿有机结合起来一次覆盖,后期根据天气情况依次揭开塑料薄膜和遮阳网。不仅有利于育苗前期的保温保湿和后期的遮阴,而且还能减少劳务成本,提升经济效益。苎麻在育苗出苗至4叶期特别不耐强光(一小时中午阳光直射就可以造成麻苗死亡)因为有遮阳网的提前覆盖,增强苎麻育苗的安全性。
步骤S6.苗床管理包括:
水分管理:以苗床不发白为宜。如果苗床发白,应揭开塑料薄膜直接在遮阳网上雾状喷水保湿。
温度管理:薄膜内最适气温为25℃。膜内气温超过32℃时,晴天上午10时前应及时揭开薄膜通风降温。
网膜管理:4月25日左右,气温稳定在20度是可以完全揭开塑料薄膜,只保留遮阳网保湿遮阴即可。当麻苗长到4片真叶时,晴天可以揭开遮阳网两端通风炼苗。炼苗5-7天后,选阴天揭去遮阳网,揭膜后要及时浇水保湿。保留竹弓,在高温烈日天或预计有大风雨前盖上遮阳网,防止损伤幼嫩麻苗。
除草管理:饲用苎麻6片真叶期后发现杂草及时剔除,除草3~4次。
步骤S7.间苗定苗。从6片真叶期开始,根据麻苗植株形态,除去群体中植株形态明显不同的麻苗。在去杂的同时进行间苗。间苗的方法是先除去弱小苗,如果密度仍大,再去掉一部分麻苗,密度标准为麻株间叶不搭叶为宜,每平方米苗床留苗100~150株。间苗一般要分2~3次进行,每次间隔时间7天左右。
施肥: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施肥。在每次间苗后,用稀薄的人粪尿水或0.2%~1%的尿素水溶液浇洒。
病虫害防治:苎麻育苗期间病虫害较少,如发现苎麻炭疽病、花叶病,可用45%咪鲜胺水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苎麻夜蛾、苎麻金龟子等可用20%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1200倍液进行防治。选用农药应该符合GB/T8321的规定。
2018年三种覆盖方式育苗试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膜网结合双层覆盖育苗因为有薄膜和遮阳网双层覆盖保温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个处理,出苗提早7--17天。麻苗质量也明显优于其他两个处理,特别是萝卜根形成早有利于移栽成活。
摘自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张凡,唐蜻,赵昌松,蔡高磊等,申请号:202010108831.6,申请日:2020.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