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发明属于新型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如下:原材料的选择汉麻纤维、棉纤维;原材料的预处理:将汉麻纤维进行软麻,给湿,将水杨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喷淋至汉麻纤维上;在温度60℃-80℃,相对湿度为10%-30%的环境中堆仓处理,过1小时左右备用;梳理;精梳;人工混合,再进行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精工纺制;清花成卷;梳理;并条;粗纱;细纱;自络。本发明的一种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制备的纱线具有很强的抗紫外线的功能,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
技术要点
1.一种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的选择:采用44%汉麻纤维、56%棉纤维(重量组分);
步骤二、原材料的预处理:将汉麻纤维进行软麻,给湿,将水杨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喷淋至汉麻纤维上;在温度60℃-80℃,相对湿度为10%-30%的环境中堆仓处理,过1小时左右备用,将棉纤维进行清花成卷;
步骤三、梳理;
步骤四、精梳;
步骤五、将预处理好的汉麻纤维扯成散纤维,采用棉条拉断机进行对精梳条的扯断,已保证拉断后的纤维长度完好不受损,按品种所需的重量比重备好,经人工混合,再进行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配置最优的工艺要求,精工纺制;
步骤六、混合后的纤维原料经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自动混棉机、凝棉器及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清花棉卷定量控制在340-370g/m,以备梳理;
步骤七、梳理;
步骤八、并条:采用并条机,六根并条,后区牵伸1.4-1.5左右,末并采用RSB-D401自调匀整并条机进行二并混合;
步骤九、粗纱:使用粗纱机,四罗拉牵伸,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16-1.21,主牵伸倍数控制在7.4-8.4倍,纺制成捻系数为115-125的粗纱;
步骤十、细纱:采用三罗拉V型细纱机,后区牵伸在1.25-1.3,总牵伸控制在35倍左右,钳口隔距3.0;
步骤十一、自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棉纤维经过FA002A自动抓棉机、FA035E混开棉机、IF1102豪猪开棉机、附A046B凝棉器,经除异纤机、A076F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棉卷定量控制在402-417g/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步骤为,使用FA224B型梳棉机,将梳棉机的锡林速度设置为360/min,刺棍速度设置为850/min,盖板速度设置为200/min,道夫速度28-30/min,锡林至盖板的四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18mm、15mm、15mm、13mm,锡林刺棍的速比控制2.2倍,梳棉定量设置在15-30g/5m的须条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具体为:精梳采用FA317并条,六根并予并:后区牵伸1.7-1.8左右,使生条纤维充分伸直,用CL15-SM条卷24根并条或小卷,总牵伸倍数设置在1.46-1.52而经CJ-60SM精梳机进行精细梳理,落棉控制在16-18%左右,总牵伸倍数控制在14-16倍之间,制成精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A186G梳棉机,将梳棉机的锡林速度设置为330/min,刺棍速度750/min,盖板速度105/min,道夫速度15-30/min,锡林至盖板的五点隔距分别为23mm,20mm,18mm,18mm,20mm,锡林刺棍的速度比控制在2.2左右,梳棉定量控制在15-30g/5m的须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面料的功能性逐渐被完善。在一些特殊领域,传统面料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一般赋予面料新的功能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改进:采用喷淋、浸渍涂覆等方法对面料进行表面处理,或者采用化学改性法来进行改性,或者在纺丝原液中添加助剂以赋予面料新的性对人体而言,适量的紫外线辐射具有杀菌作用并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在烈日持续照射下,人体皮肤会失去抵御能力,易发生灼伤,出现红斑或水泡。过量的紫外线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如皮炎,色素干皮症),甚至皮肤癌,促进白内障的生成并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从光学原理上讲,紫外线辐射到织物上,部分在表面被反射,部分被织物吸收,其余的则透过织物。一般情况下,紫外线的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100%。因此,提高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就可以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目前现有的抗紫外线辐射的面料多是采用在面料上加防晒膜层,或者将面料往轻薄上进行改进,其中,在面料上加防晒膜层虽然赋予面料一定的紫外线反射率和吸收率,但是透气性差,尤其是夏季穿着较为闷热,且经过长时间清洗后,抗紫外线性能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在面料轻薄上进行改进只能减少紫外线的透过率,防晒效果并不好。
有鉴于此,研究一种抗紫外线混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的选择:采用44%汉麻纤维、56%棉纤维(重量组分);
步骤二、原材料的预处理:将汉麻纤维进行软麻,给湿,将水杨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喷淋至汉麻纤维上;在温度60℃-80℃,相对湿度为10%-30%的环境中堆仓处理,过1小时左右备用,将棉纤维进行清花成卷;
步骤三、梳理;
步骤四、精梳;
步骤五、将预处理好的汉麻纤维扯成散纤维,采用棉条拉断机进行对精梳条的扯断,已保证拉断后的纤维长度完好不受损,按品种所需的重量比重备好,经人工混合,再进行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配置最优的工艺要求,精工纺制;
步骤六、混合后的纤维原料经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自动混棉机、凝棉器及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清花棉卷定量控制在340-370g/m,以备梳理;
步骤七、梳理;
步骤八、并条:采用并条机,六根并条,后区牵伸1.4-1.5左右,末并采用RSB-D401自调匀整并条机进行二并混合;
步骤九、粗纱:使用粗纱机,四罗拉牵伸,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16-1.21,主牵伸倍数控制在7.4-8.4倍,纺制成捻系数为115-125的粗纱;
步骤十、细纱:采用三罗拉V型细纱机,后区牵伸在1.25-1.3,总牵伸控制在35倍左右,钳口隔距3.0;
步骤十一、自络。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棉纤维经过FA002A自动抓棉机、FA035E混开棉机、IF1102豪猪开棉机、附A046B凝棉器,经除异纤机、A076F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棉卷定量控制在402-417g/m。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步骤为,使用FA224B型梳棉机,将梳棉机的锡林速度设置为360/min,刺棍速度设置为850/min,盖板速度设置为200/min,道夫速度28-30/min,锡林至盖板的四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18mm、15mm、15mm、13mm,锡林刺棍的速比控制2.2倍,梳棉定量设置在15-30g/5m的须条备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具体为:精梳采用FA317并条,六根并予并:后区牵伸1.7-1.8左右,使生条纤维充分伸直,用CL15-SM条卷24根并条或小卷,总牵伸倍数设置在1.46-1.52而经CJ-60SM精梳机进行精细梳理,落棉控制在16-18%左右,总牵伸倍数控制在14-16倍之间,制成精条。
优选地,使用A186G梳棉机,将梳棉机的锡林速度设置为330/min,刺棍速度750/min,盖板速度105/min,道夫速度15-30/min,锡林至盖板的五点隔距分别为23mm,20mm,18mm,18mm,20mm,锡林刺棍的速度比控制在2.2左右,梳棉定量控制在15-30g/5m的须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制备好的纱线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功能,并且其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的选择:采用44%汉麻纤维、56%棉纤维(重量组分);
步骤二、原材料的预处理:将汉麻纤维进行软麻,给湿,将水杨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喷淋至汉麻纤维上;在温度60℃,相对湿度为10%的环境中堆仓处理,过1小时左右备用,将棉纤维进行清花成卷;
步骤三、梳理;
步骤四、精梳;
步骤五、将预处理好的汉麻纤维扯成散纤维,采用棉条拉断机进行对精梳条的扯断,已保证拉断后的纤维长度完好不受损,按品种所需的重量比重备好,经人工混合,再进行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配置最优的工艺要求,精工纺制;
步骤六、混合后的纤维原料经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自动混棉机、凝棉器及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清花棉卷定量控制在340g/m,以备梳理;
步骤七、梳理;
步骤八、并条:采用并条机,六根并条,后区牵伸1.4左右,末并采用RSB-D401自调匀整并条机进行二并混合;
步骤九、粗纱:使用粗纱机,四罗拉牵伸,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16,主牵伸倍数控制在7.4倍,纺制成捻系数为115的粗纱;
步骤十、细纱:采用三罗拉V型细纱机,后区牵伸在1.25,总牵伸控制在35倍左右,钳口隔距3.0;
步骤十一、自络。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棉纤维经过FA002A自动抓棉机、FA035E混开棉机、IF1102豪猪开棉机、附A046B凝棉器,经除异纤机、A076F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棉卷定量控制在402g/m。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步骤为,使用FA224B型梳棉机,将梳棉机的锡林速度设置为360/min,刺棍速度设置为850/min,盖板速度设置为200/min,道夫速度28/min,锡林至盖板的四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18mm、15mm、15mm、13mm,锡林刺棍的速比控制2.2倍,梳棉定量设置在21g/5m的须条备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具体为:精梳采用FA317并条,六根并予并:后区牵伸1.7-1.8左右,使生条纤维充分伸直,用CL15-SM条卷24根并条或小卷,总牵伸倍数设置在1.46而经CJ-60SM精梳机进行精细梳理,落棉控制在16%左右,总牵伸倍数控制在14倍之间,制成精条。
优选地,使用A186G梳棉机,将梳棉机的锡林速度设置为330/min,刺棍速度750/min,盖板速度105/min,道夫速度22/min,锡林至盖板的五点隔距分别为23mm,20mm,18mm,18mm,20mm,锡林刺棍的速度比控制在2.2左右,梳棉定量控制在21g/5m的须条。
实施例2
一种汉麻抗紫外线混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的选择:采用44%汉麻纤维、56%棉纤维(重量组分);
步骤二、原材料的预处理:将汉麻纤维进行软麻,给湿,将水杨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喷淋至汉麻纤维上;在温度80℃,相对湿度为30%的环境中堆仓处理,过1小时左右备用,将棉纤维进行清花成卷;
步骤三、梳理;步骤四、精梳;
步骤五、将预处理好的汉麻纤维扯成散纤维,采用棉条拉断机进行对精梳条的扯断,已保证拉断后的纤维长度完好不受损,按品种所需的重量比重备好,经人工混合,再进行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配置最优的工艺要求,精工纺制;
步骤六、混合后的纤维原料经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自动混棉机、凝棉器及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清花棉卷定量控制在370g/m,以备梳理;
步骤七、梳理;
步骤八、并条:采用并条机,六根并条,后区牵伸1.5左右,末并采用RSB-D401自调匀整并条机进行二并混合;
步骤九、粗纱:使用粗纱机,四罗拉牵伸,整理区牵伸倍数控制在1.1,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21,主牵伸倍数控制在8.4倍,纺制成捻系数为125的粗纱;
步骤十、细纱:采用三罗拉V型细纱机,后区牵伸在1.3,总牵伸控制在35倍左右,钳口隔距3.0;
步骤十一、自络。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棉纤维经过FA002A自动抓棉机、FA035E混开棉机、IF1102豪猪开棉机、附A046B凝棉器,经除异纤机、A076F成卷机进行清花成卷,将棉卷定量控制在417g/m。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步骤为,使用FA224B型梳棉机,将梳棉机的锡林速度设置为360/min,刺棍速度设置为850/min,盖板速度设置为200/min,道夫速度30/min,锡林至盖板的四点隔距,从进口到出口18mm、15mm、15mm、13mm,锡林刺棍的速比控制2.2倍,梳棉定量设置在23g/5m的须条备用。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具体为:精梳采用FA317并条,六根并予并:后区牵伸1.7-1.8左右,使生条纤维充分伸直,用CL15-SM条卷24根并条或小卷,总牵伸倍数设置在1.52而经CJ-60SM精梳机进行精细梳理,落棉控制在18%左右,总牵伸倍数控制在16倍之间,制成精条。
优选地,使用A186G梳棉机,将梳棉机的锡林速度设置为330/min,刺棍速度750/min,盖板速度105/min,道夫速度24/min,锡林至盖板的五点隔距分别为23mm,20mm,18mm,18mm,20mm,锡林刺棍的速度比控制在2.2左右,梳棉定量控制在23g/5m的须条。
经检测,上述三个实施例制备的抗菌纺纱的各项指标如下表
|
断裂强力/cN |
断裂伸长率/% |
细节/个·km-1 |
粗节/个·km-1 |
棉结/个·km-1 |
条干CV/% |
断裂强力CV/% |
紫外线透过率/% |
实施例1 |
198.7 |
6.08 |
20 |
25 |
40 |
14.3 |
13.08 |
3.5 |
实施例2 |
200.3 |
6.11 |
22 |
26 |
42 |
14.42 |
13.1 |
3.4 |
摘自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周建,申请号201811120911.2,申请日2018.09.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