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0   Tag:   点击:
[麻专利]一种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包括在室内扦插繁殖时,照射光源采用波长为410nm?460nm的蓝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促进生根,提早出苗,缩短生产周期,且根系生长势更强,有利于后期培育壮苗。并且本发明采用单一波长的蓝光进行照射,易操作,且可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要点

1.一种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室内扦插繁殖时,照射光源采用波长为410nm-460nm的蓝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的波长为4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扦插繁殖时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1-28℃,光强30-90umol/㎡/s,空气相对湿度60-80%,优选:温度25℃-27℃,光强61-80umol/㎡/s,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繁殖时,将扦插基质浸泡在EC为0.4-0.5ms/cm、PH为5.6-6.0的全营养液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的任一项或多项:(1)扦插繁殖时,控制扦插基质相对含水量在75-85%之间;(2)所述扦插基质为岩棉;(3)所述全营养液的配方:A肥(硝酸铵钙22.72g/L,KNO312g/L,EDTA-Fe0.96g/L)、B肥(KH2PO411.738g/L,MgSO4·7H2O10.138g/L,MgCl2·6H2O0.666g/L)、C肥(MnSO4·H2O113.2mg/L,H3BO350mg/L,ZnSO4·7H2O38mg/L,CuSO4·5H2O16.6mg/L,Na2MoO44.6mg/L, CoCl2·6H2O8.6mg/L,NiCl2·6H2O8.6mg/L)配置成浓缩母液,再稀释成EC为0.4-0.5ms/cm、PH为5.6-6.0的工作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繁殖的日常养护为:扦插完成后立即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0.1%尿素与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此后每天喷施两次,且每隔2-3天,扦插苗上的岩棉块需蘸取全营养液一次。

7.一种工业大麻室内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扦插前准备工作:育苗盒用清洗消毒备用,将扦插基质浸泡在EC为0.4-0.5ms/cm、PH为5.6-6.0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称重法控制扦插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5-85%,将扦插基质摆放在育苗盒内备用,育苗盒内设有波长为410nm-460nm的蓝光灯;

(2)选取插穗:在长势健壮、无病虫害侵染的母株中选取插穗,并对其进行修剪:长度18cm左右,基部粗度2.0-3.0mm,留取一顶芽二腋芽并保留腋芽对应叶片;

(3)配置生根剂:将5%吲叮·萘乙酸稀释200倍配置成生根液,将修剪好的插穗基部浸泡在生根液中,时间1min,再将处理好的插穗插至岩棉块中,插入深度约2.5cm,打开蓝光灯;

(4)日常养护:扦插完成后立即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0.1%尿素与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此后每天上下午各喷施一次,且每隔2-3天,扦插苗上的岩棉块需蘸取全营养液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大麻室内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基质为岩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大麻室内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扦插繁殖环境条件为:育苗室室内温度25-27℃,光强61-80umol/㎡/s,空气相对湿度70-80%;育苗盒内湿度为80-9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大麻室内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穗从母株上剪下后立即将其基部浸泡在RO水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大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药用工业大麻是桑科工业大麻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广泛运用于纤维原料、功能食品生产、新材料以及医药保健领域。

药用工业大麻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可以使种苗整齐一致,充分保持原有品种的特性,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被采用。

传统扦插方法一般是在室外利用自然光进行,部分室内栽培的扦插主要是采用荧光灯作为光源。荧光灯属全光谱光源,采用这种光源发根较慢,出苗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工业大麻生根的方法,包括在室内扦插繁殖时,照射光源采用波长为410nm-460nm的蓝光。

优选地,所述蓝光的波长为410nm。

优选地,扦插繁殖时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27℃,光强61-80umol/㎡/s,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

优选地,所述扦插繁殖时,将扦插基质浸泡在EC为0.4-0.5ms/cm、PH为5.6-6.0的全营养液中。

优选地,扦插繁殖时,控制扦插基质相对含水量在75-85%之间。

优选地,所述扦插基质为岩棉。

优选地,所述全营养液的配方:A肥(硝酸铵钙22.72g/L,KNO312g/L,EDTA-Fe0.96g/L)、B肥(KH2PO411.738g/L,MgSO4·7H2O10.138g/L,MgCl2·6H2O0.666g/L)、C肥(MnSO4·H2O113.2mg/L,H3BO350mg/L,ZnSO4·7H2O38mg/L,CuSO4·5H2O16.6mg/L,Na2MoO44.6mg/L,CoCl2·6H2O8.6mg/L,NiCl2·6H2O8.6mg/L)配置成浓缩母液,再稀释成EC为0.4-0.5ms/cm、PH为5.6-6.0的工作液。

优选地,所述扦插繁殖的日常养护为:扦插完成后立即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0.1%尿素与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此后每天喷施两次,且每隔2-3天,扦插苗上的岩棉块需蘸取全营养液一次。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业大麻室内扦插繁殖方法,包括如下:

(1)扦插前准备工作:育苗盒用清洗消毒备用,将扦插基质浸泡在EC为0.4-0.5ms/cm、PH为5.6-6.0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称重法控制扦插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5-85%,将扦插基质摆放在育苗盒内备用,育苗盒内设有波长为410nm-460nm的蓝光灯。

(2)选取插穗:在长势健壮、无病虫害侵染的母株中选取插穗,并对其进行修剪:长度18cm左右,基部粗度2.0-3.0mm,留取一顶芽二腋芽并保留腋芽对应叶片;

(3)配置生根剂:将5%吲叮·萘乙酸稀释200倍配置成生根液,将修剪好的插穗基部浸泡在生根液中,时间1min,再将处理好的插穗插至岩棉块中,插入深度约2.5cm,打开蓝光灯;

(4)日常养护:扦插完成后立即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0.1%尿素与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此后每天上下午各喷施一次,且每隔2-3天,扦插苗需蘸取全营养液一次。

优选地,所述扦插基质为岩棉。

优选地,扦插繁殖环境条件为:育苗室室内温度25-27℃,光强61-80umol/㎡/s,空气相对湿度70-80%;育苗盒内湿度为80-90%。

优选地,所述插穗从母株上剪下后立即将其基部浸泡在RO水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促进生根,提早出苗,缩短生产周期,且根系生长势更强,有利于后期培育壮苗。并且本发明采用单一波长的蓝光进行照射,易操作,且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不同灯处理工业大麻生根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2不同灯处理工业大麻生根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3室温21-23℃-不同灯处理工业大麻生根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4为实施例3室温23-25℃-不同灯处理工业大麻生根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3室温25-27℃-不同灯处理工业大麻生根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2020年8月7日在人工光室内环境下进行扦插繁殖试验。所用灯类型分别为T5灯管(CK处理)、蓝光410nm、蓝光450nm灯,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扦插前准备工作。育苗盒三件套用清洗消毒备用,将农用岩棉块(规格3.6*3.6*4cm)浸泡在EC为0.4-0.5ms/cm、PH为5.6-6.0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称重法控制岩棉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5-85%{岩棉相对含水量=(岩棉吸水时重量-岩棉重量)/(岩棉充分吸水时重量-岩棉重量)*100%},将岩棉摆放在育苗盒内备用,每盒15块岩棉,即每种灯处理扦插5株,重复3次。

(2)选取插穗。在长势健壮、无病虫害侵染的母株中选取插穗,经修剪后的插穗要求:长度18cm左右,基部粗度2.0-3.0mm,留取一顶芽二腋芽并保留腋芽对应叶片。插穗从母株上剪下后需立即将基部浸泡在RO水中。

(3)配置生根剂,5%吲叮·萘乙酸(国光·根盼)稀释200倍配置成生根液,将修剪好的插穗基部浸泡在生根液中,时间1min,再将处理好的插穗插至岩棉块中,插入深度约2.5cm。

(4)环境条件控制:育苗室室内温度23-25℃,光强40-60umol/㎡/s,空气相对湿度70-80%;育苗盒内湿度80-90%为宜。

(5)日常养护。扦插完成后立即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0.1%尿素与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此后每天上下午各喷施一次。每隔2-3天,扦插苗上的岩棉块需蘸取全营养液(EC=0.4-0.5ms/cm,PH=5.6-6.0)一次。试验进行至第8d,统计各个处理的生根率,进行至第12d,统计各个处理的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对比结果见表1、图1。

表1 不同灯处理对工业大麻插穗生根的影响

 

注:统计时间第12d。

由图1和表1可知,采用本实施例1的蓝光410mm处理工业大麻生根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T5),生根时间及出苗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1天,且平均根长比对照组长1.06cm,生根数量比对照组多17.93条。蓝光450mm处理生根速度与T5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根长较长、生根数量较多。

实施例2

2020年8月8日在人工光室内环境下进行扦插繁殖试验。所用灯类型分别为T5灯管(CK处理)、蓝光410nm、蓝光430nm、蓝光450nm、蓝光460nm灯,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6)扦插前准备工作。育苗盒三件套用清洗消毒备用,将农用岩棉块(规格3.6*3.6*4cm)浸泡在EC为0.4-0.5ms/cm、PH为5.6-6.0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称重法控制岩棉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5-85%{岩棉相对含水量=(岩棉吸水时重量-岩棉重量)/(岩棉充分吸水时重量-岩棉重量)*100%},将岩棉摆放在育苗盒内备用,每盒15块岩棉,即每种灯处理扦插5株,重复3次。

(7)选取插穗。在长势健壮、无病虫害侵染的母株中选取插穗,经修剪后的插穗要求:长度18cm左右,基部粗度2.0-3.0mm,留取一顶芽二腋芽并保留腋芽对应叶片。插穗从母株上剪下后需立即将基部浸泡在RO水中。

(8)配置生根剂,5%吲叮·萘乙酸(国光·根盼)稀释200倍配置成生根液,将修剪好的插穗基部浸泡在生根液中,时间1min,再将处理好的插穗插至岩棉块中,插入深度约2.5cm。

(9)环境条件控制:育苗室室内温度23-25℃,光强40-60umol/㎡/s,空气相对湿度70-80%;育苗盒内湿度80-90%为宜。

(10)日常养护。扦插完成后立即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0.1%尿素与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此后每天上下午各喷施一次。每隔2-3天,扦插苗上的岩棉块需蘸取全营养液(EC=0.4-0.5ms/cm,PH=5.6-6.0)一次。试验进行至第8d,统计各个处理的生根率,进行至第12d,统计各个处理的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对比结果见表2、图2。

表2 不同灯处理对工业大麻插穗生根的影响

 

 

注:统计时间第12d。

由图2和表2可知,采用本实施例2的蓝光各个波长处理的生根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T5),开始生根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1天,出苗时间除蓝光460nm处理外,均比对照组提前1d。蓝光410nm、430nm、450nm、460nm处理的根长分别是T5处理的2.09倍、1.82倍、2.15倍、1.97倍,生根数量分别是T5处理的2.02倍、1.61倍、1.96倍、1.86倍。由此可见,蓝光各个波长处理均能促进大麻生根。  

实施例3

2020年9月8日在人工光室内环境下进行扦插繁殖试验。所用灯类型分别为T5灯管(CK处理)、蓝光410nm、蓝光450nm,分别在室温21-23℃、23-25℃、25-27℃的实验室内进行试验,每个室温处理内做3个灯处理,每个处理5株,重复3次,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1)扦插前准备工作。育苗盒三件套用清洗消毒备用,将农用岩棉块(规格3.6*3.6*4cm)浸泡在EC为0.4-0.5ms/cm、PH为5.6-6.0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称重法控制岩棉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5-85%{岩棉相对含水量=(岩棉吸水时重量-岩棉重量)/(岩棉充分吸水时重量-岩棉重量)*100%},将岩棉摆放在育苗盒内备用。

(12)选取插穗。在长势健壮、无病虫害侵染的母株中选取插穗,经修剪后的插穗要求:长度18cm左右,基部粗度2.0-3.0mm,留取一顶芽二腋芽并保留腋芽对应叶片。插穗从母株上剪下后需立即将基部浸泡在RO水中。

(13)配置生根剂,5%吲叮·萘乙酸(国光·根盼)稀释200倍配置成生根液,将修剪好的插穗基部浸泡在生根液中,时间1min,再将处理好的插穗插至岩棉块中,插入深度约2.5cm。

(14)环境条件控制:光强40-60umol/㎡/s,空气相对湿度70-80%;育苗盒内湿度80-90%为宜。

(15)日常养护。扦插完成后立即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为0.1%尿素与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此后每天上下午各喷施一次。每隔2-3天,扦插苗上的岩棉块需蘸取全营养液(EC=0.4-0.5ms/cm,PH=5.6-6.0)一次。试验进行至第6d,统计各个处理的生根率,进行至第13d,统计各个处理的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对比结果见表3、图3、图4、图5。

表3 不同灯不同室温处理对大麻插穗生根的影响

 

注:统计时间第13d。

由图3、图4、图5、表3可知,在室温21-27℃内,蓝光410nm、蓝光450nm处理的大麻插穗生根速率均显著快于T5灯处理,且大麻插穗出苗时间均比T5灯处理早1天以上,其中室内25-27℃处理下出苗时间最早,其次为室温23-25℃处理,最晚的是室温21-23℃处理;不论何种室温处理,蓝光处理下大麻插穗的根长及生根数量均显著高于T5处理。综上所述,蓝光410nm、蓝光450nm处理均优于T5处理,且室温为25-27℃处理最佳。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摘自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申请号202011291875 .3,申请日2020 .11 .18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