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涛等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13   Tag:   点击:
[麻专利]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涉及剑麻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机身主体、料铲、初压装置、发动机、压榨装置、以及收集斗,料铲上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料装置,料铲的下部边缘设置有料铲斗齿,料铲斗齿为栅格镂刻结构;料铲的下部设置有辊子传输装置,辊子传输装置位于料铲斗齿与上料装置之间。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料铲进行了改进,在料铲上设置了一套能够向上输送剑麻叶的辊子传输装置,使得整个剑麻输送过程不会存在死角,解决现有技术因为剑麻量不足时没有推力将其推入上料装置中的问题。另外,在初压装置和压榨装置底部设置了收集槽,通过泵及收集囊收集废液,防止废液还没有完全处理就排出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要点
1.一种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包括机身主体(1)、料铲(2)、初压装置(3)、发动机、压榨装置、以及收集斗(4),所述料铲(2)上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料装置(20),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铲(2)的下部边缘设置有料铲斗齿(21),所述料铲斗齿(21)为栅格镂刻结构;
所述料铲(2)的下部设置有辊子传输装置(22),所述辊子传输装置(22)位于所述料铲斗齿(21)与所述上料装置(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压装置(3)及压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该收集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顶部敞口的容器结构,其固定在机身主体(1)上且位于初压装置(3)及压榨装置的正下方,用于收集剑麻受到挤压后流出的液体和胶质;
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泵,该泵的出口设置有软管,软管与收集囊连接;所述收集囊放置在所述收集斗(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囊采用柔质不透水材料制成密闭容器结构,该收集囊上设置有一料口,所述料口与所述软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传输装置(22)包括辊子支架(220)、辊子(221)、电机支架(222)、电机(223)、蜗杆(224);
所述辊子支架(220)呈长方框状结构,该辊子支架(220)的两根长边上对称、均匀开设有多个辊子支撑孔(2200),所述辊子支撑孔(2200)内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辊子(221);所述辊子支架(220)的两根宽边上对称开设有蜗杆孔(2201),所述蜗杆孔(2201)内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蜗杆(224);
所述辊子支架(220)的一根宽边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电机支架(222),所述电机支架(222)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电机(223);所述电机(223)的输出转轴与所述蜗杆(22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所述辊子(221)的中部设置有蜗轮(2210),所述蜗轮(2210)与所述蜗杆(224)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辊子(221)从下往上依次排列,其长度由长变短设置,构成一个梯形结构,以便于适应所述料铲(2)及上料装置(20)。
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221)包括蜗轮(2210)、第一辊子(2211)、固定连接部(2212)、第二辊子(2213);
所述蜗轮(2210)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一辊子(2211)、固定连接部(2212)、第二辊子(2213);
所述固定连接部(2212)为圆柱体结构,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辊子(2211)和第二辊子(2213)的直径;所述固定连接部(2212)可转动穿设在所述辊子支撑孔(220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支架(220)上还固定设置有盖板(225),所述盖板(225)位于所述蜗轮(2210)的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225)为板状长条结构,其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弧形护板(2250),所述弧形护板(2250)与所述蜗轮(2210)相互匹配,每一个弧形护板(2250)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辊子(221)之间的间距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杆(224)包括多个蜗杆本体(2240)和多根中间连接部(2241);所述中间连接部(2241)为圆柱体结构,每一个蜗杆本体(2240)两端均设置有一根中间连接部(2241),中间连接部(2241)将所有的蜗杆本体(2240)串联成一根长条的多节蜗杆结构;每一个蜗杆本体(2240)的间距与所述辊子(221)之间的间距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铲(2)上开设有辊子传输装置固定槽(23),所述辊子传输装置固定槽(23)内焊接固定有所述辊子传输装置(2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剑麻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剑麻又名菠萝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硬质叶纤维作物,其原产墨西哥,现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种植,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剑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耐腐蚀,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剑麻进出口贸易在不断增长,而中国目前自产的剑麻纤维却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并且随着剑麻纤维用途的不断增加,中国每年都在增加剑麻纤维的进口量。同时剑麻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由剑麻叶片制取纤维的过程,大多用机械剥制加工。工艺流程是:叶片削尖刮麻脱胶与脱水(捶打与压水)→烘干脱糠打包。现代化的剑麻加工厂为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加工厂规模较大。削尖。削去叶片顶刺,可提高纤维质量。通常使用叶片削尖机。刮麻。将叶片喂入刮麻机,使叶肉、叶汁和叶渣与纤维分离。使用的刮麻机有多种,最高产量可加工鲜叶250450/·班。纤维占鲜叶重量的比例约为3.5%6%脱胶与脱水。刮麻机加工出来的纤维必须立即用大量的水冲冼,并压干洗涤水,否则纤维变黑、僵硬、粗糙无光,还会腐烂。为了提高收割机加工效率,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1172599A公开了一种基于剑麻纺织加工的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包括机身主体,机身主体的左侧设置有一组上料装置,机身主体上端面后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柴油发动机,机身主体中部内侧轴性连接有两组初压装置,机身主体的右侧内部轴性连接有两排压榨装置,机身主体的右侧内部轴性连接有两组梳理装置,机身主体前后端面内部轴性连接有一组中间传动轴。该装置虽然可以解决现场加工问题,提高效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上料装置仅利用传送带和上料柱的配合带动麻叶,当麻叶量不够无法堆满料铲时是无法与上料柱接触的,也就无法实现向上移动;2、剑麻很容易与料柱挤压甚至被刺破,影响质量;3、如果剑麻与传送带成竖直关系,有可能无法带动剑麻移动。4、该装置在户外进行剑麻纤维的提取,挤压出来的剑麻液没有能够很好地收集处理,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包括机身主体、料铲、初压装置、发动机、压榨装置、以及收集斗,所述料铲上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料装置,所述料铲的下部边缘设置有料铲斗齿,所述料铲斗齿为栅格镂刻结构;设置料铲斗齿的目的是便于铲起堆放在地面的剑麻,装置开过剑麻收割好并排列堆放在地面上的剑麻区时,料铲斗齿可以稍微铲入地面一厘米左右的深度,保证剑麻不会受到刮伤,但是也不会因为铲入地面造成很多泥土、杂草被带起,因为泥土、杂草的长度比剑麻短很多,会从栅格镂刻结构掉落。
所述料铲的下部设置有辊子传输装置,所述辊子传输装置位于所述料铲斗齿与所述上料装置之间。辊子传输装置是用于传送剑麻向上移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剑麻量不足时没有推力将其推入上料装置中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初压装置及压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该收集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顶部敞口的容器结构,其固定在机身主体上且位于初压装置及压榨装置的正下方,用于收集剑麻受到挤压后流出的液体和胶质;
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泵,该泵的出口设置有软管,软管与收集囊连接;所述收集囊放置在所述收集斗上。
优选地,所述收集囊采用柔质不透水材料制成密闭容器结构,该收集囊上设置有一料口,所述料口与所述软管连接。收集囊可以采用橡胶、塑料薄膜等制成类似皮球一样的结构,其设置有一个料口,料口用于灌入或排出剑麻液体和胶质的。采用收集囊暂时收集这些液体,待其发酵并达到排放指标后再就地排出然后回收收集囊再次使用。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土地污染问题了。当然,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在收集囊内添加各种加速发酵的药剂。
优选地,所述辊子传输装置包括辊子支架、辊子、电机支架、电机、蜗杆;
所述辊子支架呈长方框状结构,该辊子支架的两根长边上对称、均匀开设有多个辊子支撑孔,所述辊子支撑孔内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辊子;所述辊子支架的两根宽边上对称开设有蜗杆孔,所述蜗杆孔内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蜗杆;
所述辊子支架的一根宽边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蜗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所述辊子的中部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这样的结构,可以仅利用一台电机就可以带动多个辊子转动。
优选地,多根所述辊子从下往上依次排列,其长度由长变短设置,构成一个梯形结构,以便于适应所述料铲及上料装置。
优选地,所述辊子包括蜗轮、第一辊子、固定连接部、第二辊子;所述蜗轮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一辊子、固定连接部、第二辊子;所述固定连接部为圆柱体结构,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的直径;
所述固定连接部可转动穿设在所述辊子支撑孔内。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辊子传输装置能够做出一个整体,以便于模块化生产,便于安装调试,另外由于辊子的长度不一致,在料铲上制作固定部就很困难,不规则,因此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对料铲的改动工作。
优选地,所述辊子支架上还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蜗轮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盖板为板状长条结构,其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弧形护板,所述弧形护板与所述蜗轮相互匹配,每一个弧形护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辊子之间的间距相等。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泥土或者杂草掉落到蜗轮内,影响其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蜗杆包括多个蜗杆本体和多根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为圆柱体结构,每一个蜗杆本体两端均设置有一根中间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将所有的蜗杆本体串联成一根长条的多节蜗杆结构;每一个蜗杆本体的间距与所述辊子之间的间距相等。由于辊子传输装置的长度比较长,如果蜗杆采用整根完整的结构,其加工成本很高,因此采用这种多节蜗杆结构,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并且不会影响使用效果。
优选地,所述料铲上开设有辊子传输装置固定槽,所述辊子传输装置固定槽内焊接固定有所述辊子传输装置。辊子传输装置固定槽的上下边缘与辊子支架的顶部边缘焊接,这样就可以很稳固地实现固定,而且操作也非常简单,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料铲进行了改进,在料铲上设置了一套能够向上输送剑麻叶的辊子传输装置,使得整个剑麻输送过程不会存在死角,解决现有技术因为剑麻量不足时没有推力将其推入上料装置中的问题。另外,在初压装置和压榨装置底部设置了收集槽,通过泵及收集囊收集废液,防止废液还没有完全处理就排出污染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拆除了上料装置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辊子传输装置与料铲拆分后的示意图;
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辊子传输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5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辊子传输装置主视图;
6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辊子传输装置左视图;
7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辊子传输装置爆炸图;
8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辊子传输装置中辊子的结构示意图;
9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辊子传输装置中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图1~9,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或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发明是基于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1172599A公开的一种基于剑麻纺织加工的剑麻纤维提取装置的一种改进,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3所示,一种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包括机身主体1、料铲2、初压装置3、发动机、压榨装置、以及收集斗4,料铲2上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料装置20,这些结构与公开的一种基于剑麻纺织加工的剑麻纤维提取装置相同,可以直接采用或者借鉴,不同之处在于:料铲2的下部边缘设置有料铲斗齿21,料铲斗齿21为栅格镂刻结构。设置料铲斗齿21的目的是便于铲起堆放在地面的剑麻,装置开过剑麻收割好并排列堆放在地面上的剑麻区时,料铲斗齿21可以稍微铲入地面一厘米左右的深度,保证剑麻不会受到刮伤,但是也不会因为铲入地面造成很多泥土、杂草被带起,因为泥土、杂草的长度比剑麻短很多,会从栅格镂刻结构掉落。
料铲2的下部设置有辊子传输装置22,辊子传输装置22位于料铲斗齿21与上料装置20之间。具体地,料铲2上开设有辊子传输装置固定槽23,辊子传输装置固定槽23内焊接固定有辊子传输装置22。辊子传输装置固定槽23的上下边缘与辊子支架220的顶部边缘焊接,这样就可以很稳固地实现固定,而且操作也非常简单,降低了制作成本。辊子传输装置22是用于传送剑麻向上移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剑麻量不足时没有推力将其推入上料装置20中的问题。另外,由于辊子传输装置22的辊子之间是有间隙的,该间隙应当小于剑麻的厚度,这样就方便剑麻通过,还能过滤掉泥土、杂草等杂物。
如图4~7所示,辊子传输装置22包括辊子支架220、辊子221、电机支架222、电机223、蜗杆224。辊子支架220呈长方框状结构,可以采用铁板焊接成口字形结构的形状,该辊子支架220的两根长边上对称、均匀开设有多个辊子支撑孔2200,辊子支撑孔2200内可转动设置有辊子221。辊子支架220的两根宽边上对称开设有蜗杆孔2201,蜗杆孔2201内可转动设置有蜗杆224。辊子支架220的一根宽边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支架222,电机支架222上固定设置有电机223。电机223的输出转轴与蜗杆22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辊子221的中部设置有蜗轮2210,蜗轮2210与蜗杆224相互啮合。这样的结构,可以仅利用一台电机就可以带动多个辊子转动。多根辊子221从下往上依次排列,其长度由长变短设置,构成一个梯形结构,以便于适应料铲2及上料装置20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辊子221包括蜗轮2210、第一辊子2211、固定连接部2212、第二辊子2213。蜗轮2210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辊子2211、固定连接部2212、第二辊子2213。固定连接部2212为圆柱体结构,其直径小于第一辊子2211和第二辊子2213的直径。固定连接部2212可转动穿设在辊子支撑孔2200内。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辊子传输装置22能够做出一个整体,以便于模块化生产,便于安装调试,另外由于辊子的长度不一致,在料铲上制作固定部就很困难,不规则,因此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对料铲的改动工作。在一实施例中,辊子支架220上还固定设置有盖板225,盖板225位于蜗轮2210的正上方。盖板225为板状长条结构,其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弧形护板2250,弧形护板2250与蜗轮2210相互匹配,每一个弧形护板2250之间的间距与辊子221之间的间距相等。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泥土或者杂草掉落到蜗轮内,影响其正常工作。
此外,蜗杆224包括多个蜗杆本体2240和多根中间连接部2241。中间连接部2241为圆柱体结构,每一个蜗杆本体2240两端均设置有一根中间连接部2241,中间连接部2241将所有的蜗杆本体2240串联成一根长条的多节蜗杆结构。每一个蜗杆本体2240的间距与辊子221之间的间距相等。由于辊子传输装置22的长度比较长,如果蜗杆224采用整根完整的结构,其加工成本很高,因此采用这种多节蜗杆结构,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并且不会影响使用效果。
另外,为了解决废液污染土地的问题,在现有结构的初压装置3及压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该收集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顶部敞口的容器结构,其固定在机身主体1上且位于初压装置3及压榨装置的正下方,用于收集剑麻受到挤压后流出的液体和胶质。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泵,该泵的出口设置有软管,软管与收集囊连接。收集囊放置在收集斗4上。收集囊采用柔质不透水材料制成密闭容器结构,该收集囊上设置有一料口,料口与软管连接。收集囊可以采用橡胶、塑料薄膜等制成类似皮球一样的结构,其设置有一个料口,料口用于灌入或排出剑麻液体和胶质的。采用收集囊暂时收集这些液体,待其发酵并达到排放指标后再就地排出然后回收收集囊再次使用。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土地污染问题了。当然,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在收集囊内添加各种加速发酵的药剂。
工作的时候,驾驶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进入剑麻地中,料铲斗齿21可以稍微铲入地面一厘米左右的深度,保证剑麻不会受到刮伤,但是也不会因为铲入地面造成很多泥土、杂草被带起,缓慢移动装置,的同时,开启电机223,电机223带动蜗杆224转动,蜗杆224带动辊子221上的蜗轮2210转动,所有的辊子221均朝一个方向向上转,这样就可以使得进入辊子221上表面的剑麻沿着辊子221向上移动,最后送入到上料装置20中。进入上料装置20后,剑麻沿着上料装置20的传送带和上料柱继续向上移动,接着进入初压装置3和压榨装置。在进入初压装置3和压榨装置挤压时,所产生的液体和胶质落入底部的收集槽内,收集槽设有泵,泵将液体和胶质泵入到收集囊内保存,收集囊满后,取下更换一个新的,装满的收集囊就地卸车放置即可。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料铲进行了改进,在料铲上设置了一套能够向上输送剑麻叶的辊子传输装置,使得整个剑麻输送过程不会存在死角,解决现有技术因为剑麻量不足时没有推力将其推入上料装置中的问题。另外,在初压装置和压榨装置底部设置了收集槽,通过泵及收集囊收集废液,防止废液还没有完全处理就排出污染环境的问题。
 
 
 
 
  
 
摘自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陈涛,覃旭,彭欣怡,金刚,黄显雅,杨祥燕,吴密,刘明,陈庆南,陆勇,晏洪钟,崔明勇,申请号202011561117.9,申请日2020.12.25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