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林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19   Tag:   点击:
国际麻管局委员手记之四泰国大麻政策深思,警惕放虎归山

2022年6月9日,泰国成为亚洲首个宣布大麻合法化的国家,准许家庭种植大麻和在某些商业场合销售含大麻的产品。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达到泰国政府预期的积极效果,反而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青少年大麻滥用、公共安全隐患增加等社会问题。近两年,泰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大麻合法化的严重后果,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政策,并试图进行严格的管控。当前,泰国政府已停止了大麻合法化的相关政策,并试图向联合国申请更多的大麻种植配额,但未获批。

 

泰国大麻政策及负面影响

泰国的大麻合法化政策并非仓促之举,而是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多方面动机。20世纪以来,泰国长期实施严格的禁毒政策,将大麻列为非法毒品,并通过严厉的手段打击毒品犯罪。然而,禁毒政策并未成功根治毒品问题,反而带来监狱过度拥挤、社会资源浪费等负面效应。进入21世纪,泰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大麻的医疗和经济潜力,尤其是在一些西方国家(如加拿大、美国部分州)大麻合法化并获得可观经济回报的背景下,泰国决策层希望通过大麻产业的开发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出口收益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2018年,泰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批准大麻用于医疗用途的国家,并逐步扩展到2022年6月宣布全面合法化的大麻种植和交易政策。据报道,合法化后的第一年,大麻产业为泰国经济带来了约80亿泰铢的收入(约合2.4亿美元)。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宽,政府开始允许家庭种植大麻,甚至在一些商业场所销售含有大麻成分的产品。

泰国在大麻合法化后,虽然制定了一些监管规定,但仍难以做到严格控制例如,公共场所吸食大麻现象增多,在一些咖啡厅、餐馆中可以轻易购买到含有大麻的食品和饮品,这导致大麻的滥用现象逐渐抬头。泰国司法部门称公共场所吸食大麻将面临处罚,但这种限制难以完全遏制此类行为。正因如此,大麻合法化后的执法力度和效果受到质疑,市场上难以有效区分合法产品和非法销售,大麻的过度流通还可能促进黑市交易的发展。此外,政策的放宽使得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大麻。医学研究表明,大麻可能对青少年的大脑发育、记忆力、情绪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而泰国政策在这些风险上的重视还不够充分。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专家担心,大麻合法化可能导致青少年对其危害性缺乏正确认知,从而增加滥用风险。泰国卫生部调查显示,大麻合法化政策实施后,青少年大麻使用率明显上升,18-24岁年轻人中有20%尝试过大麻,且其中10%形成了滥用习惯。此外,因大麻使用导致的不良健康事件数量增加了300%,包括青少年过量吸食、急性精神问题等。

 

泰国大麻政策的调整与国际困境

面对这些负面效应,泰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大麻合法化所带来的社会隐患,并逐渐收大麻政策。同时,泰国的大麻政策并未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支持,反而因滥用问题而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

泰国政府在大麻合法化政策实施后的两年内,逐渐收紧了娱乐性大麻的使用规定,以遏制由其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2023年,面对大麻滥用、青少年吸食率上升以及公共安全问题的加剧,泰国出台了更严格的措施,重新限制大麻的非医疗性消费,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内的吸食行为。此外,泰国还加强了对大麻相关产品的监管,包括对生产、分销及销售环节的严格监控,以打击非法流通与黑市交易。

在对内限制政策逐步收紧的同时,泰国政府希望通过合法途径扩大其大麻种植和出口,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税收。然而,泰国在向联合国申请增加合法大麻种植和出口份额时,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多个国家对此持保守态度,部分国家甚至明确反对向泰国开放大麻市场。其原因在于对大麻产品流向的担忧,尤其是泰国出口的大麻产品可能通过灰色市场进入非法销售渠道。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国和东亚部分国家,对大麻有严格的管控政策,对泰国的申请抱有顾虑。欧盟委员会曾公开表示,担忧泰国出口的“药用大麻”会在其流通过程中出现监管漏洞,使其以非医用方式进入市场,最终被滥用于娱乐性消费。这种潜在的灰色市场渠道不仅可能会造成公共健康隐患,还会引发区域内的治安和社会治理问题。

此外,泰国的大麻出口扩张计划还引发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警惕。这些国家担心泰国的低成本大麻产品可能会通过非法贸易对本地市场产生冲击,导致大麻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滥用增加。例如,菲律宾政府在泰国提出扩大大麻种植份额的申请后发布声明,称担心邻国的大麻产品会通过边境非法流入菲律宾,加剧当地的毒品问题。这些国际间的保守或反对态度反映了全球对大麻合法化后监管难题的普遍担忧。泰国若要充分发挥其大麻产业的经济潜力,不仅需要持续完善国内监管体系,还必须在出口渠道的管理上采取更加严谨且严格的措施。

 

瑞士大麻试验带来的挑战

尽管瑞士试验为全球大麻政策提供了实证参考,但在健康和社会影响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对公众健康的潜在风险。研究表明,频繁使用大麻会引发呼吸道疾病、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大麻会影响其认知发育和学习能力。加拿大健康数据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约25%的大麻使用者报告出现情绪和记忆力问题。瑞士试验参与者的大麻使用频率较高,需警惕其带来的健康问题。其次还要关注成瘾性问题。虽然大麻成瘾风险较其他毒品低,但美国CDC研究表明,约30%的大麻使用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瑞士试验显示,参与者普遍每周使用多次大麻,频率较高,成瘾风险值得关注。此外,交通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大麻严重影响驾驶者的反应速度和注意力,合法化后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上升。科罗拉多州数据显示,大麻相关交通事故占比增长16%。尽管瑞士对使用场所进行限制,但仍无法排除交通安全隐患。同时还会产生法律冲突与跨境影响,瑞士的合法化试验可能与其他国家的大麻管制政策产生法律冲突,尤其在大麻严格管控的地区,可能引发跨境运输和非法交易问题,带来执法难题。

 

深刻警示:对大麻合法化的理性思考

泰国的大麻合法化进程为全球提供了一个警示案例,其在经济、社会和健康方面的负面影响为其他国家的决策提供了深刻教训。在经济利益与公共健康的博弈中,泰国的经验表明,是否合法化不仅仅是立法和经济层面的决定,更是对整个社会福祉和公共安全的综合考量。

严格的监管制度:合法化的前提。首先,严格的监管制度是确保大麻合法化政策不失控的基础。泰国的大麻合法化在初期缺乏严密的监督,导致了大麻滥用情况增加,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大麻合法化后,泰国青少年接触大麻的比例上升,且社会上有关大麻的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多。因此,严格的监管应从生产、分销、销售到使用全程介入,包括对大麻产品成分、市场供应渠道和终端消费者的管理。这不仅有助于防止大麻滥用,还能够阻止非法市场的出现。政府需要明确大麻的法律界限,尤其是区分医疗与娱乐用途的边界,以确保在合法化过程中,大麻的流向与使用得到严格控制,防止其对社会健康产生不可控的影响。

提高公众意识:防止误解与滥用。在大麻合法化政策的推广过程中,教育和宣传尤为关键,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合法化带来的误解之一是“大麻无害”的观念,这种认知会促使一部分民众对大麻产生盲目信任和误用。据全球研究数据,青少年群体对成瘾性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防范意识较低。因此,普及大麻的负面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认知、情绪的长期影响,能够降低滥用率,防止未来可能的成瘾危机。公共教育需要通过学校、社区、家庭等途径开展,让民众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大麻的利弊,全面认识到娱乐性吸食对身心的危害性。

经济利益与公共健康的平衡:健康优先。大麻合法化确实可能带来经济收益,尤其是通过出口创汇和吸引游客。然而,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公共健康为代价。在泰国的案例中,政府初期对大麻产业抱有较高的经济期待,但随着滥用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泰国政府不得不在2023年收紧对娱乐性大麻使用的管控。这一转变反映出,若以经济收益为主导的政策缺乏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公共健康保障措施,那么大麻产业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可能超出预期。从长远来看,健康优先应成为合法化政策的核心考量。决策者需要慎重评估大麻合法化带来的长期风险,确保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会动摇公共健康和社会福祉的根基。

总之,大麻合法化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捷径,需要多方面的审慎考虑。草率实施大麻合法化政策无异于放虎归山,必将失控。泰国的经历表明,若缺乏科学指导与制度保障,大麻合法化反而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源头。这一进程远不止于法律和经济层面的调整,而是深刻关联着公共健康、文化冲突与社会治理的综合性挑战。在未来,各国在试图制定此类政策时应更加慎重,避免政策失控、社会治安恶化和公共健康风险,以保障民众福祉和社会的长远稳定。

(感谢高腾博士和孟适秋博士协助记录和整)

 

文章摘自:陆林. 国际麻管局委员手记之四:泰国大麻政策深思,警惕“放虎归山” [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24, 33 (06): 449-450. DOI:10.13936/j.cnki.cjdd1992.2024.06.002.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