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光华等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16   Tag:   点击:
[麻进展]守护千年麻文化

分宜县双林镇下院村布里村小组的一处树林里,阳光透过叶片,斑驳地打在地面,蝉声此起彼伏。细白的麻纱铺伸在刷凳上,76岁的村民游海权将泡发好的米浆弹到麻纱上,用刷子来回刷动,粘连的麻线立马变得顺溜。不远处,66岁的谢根英踩着夏布纺织机,梭子引着麻纱来回穿梭,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吱呀”声,在新余传响了千年。作为“中国夏布之乡”,分宜县依托苎麻产地优势,着力推动以夏布非遗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夏秋之交,记者循声而来,探访当地保护传承弘扬麻文化的故事。

麻田、下(夏)院、布里……因为苎麻,因为夏布,分宜县双林镇的这些村庄名字烙上了特殊的历史印记。新余夏布看分宜,分宜夏布看双林。双林的村村落落,见证了千年麻文化的辉煌。

说起自己村子的历史,分宜夏布制作技艺传承人、下院村的王雨生倍感自豪。“下院村自古以来就有种苎麻、做夏布的传统,我祖上就是种麻织布的,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还有90%以上的农户种苎麻、制作夏布。”作为双林镇夏布产业三个重点村之一,下院村曾经形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夏布交易市场,20世纪50年代,村里还有一家夏布厂。时至今日,下院村仍有不少老人守着这份制麻技艺。

离下院村不远,步行一会儿就到了麻田村。村里60岁的农民、夏布经纪人黄有金,30多年来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双林镇大小村落将麻纱收购上来,一份一份称好重量后,又将它们送到老手艺人家中,委托其加工成夏布,之后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卖出去。走进黄有金的家,处处堆放着一捆捆夏布,麻香四溢。他坦言,做这个行当很辛苦,但只要干得动他就会一直做下去。“祖祖辈辈做夏布卖夏布,有一种情怀吧。”

历史是有记忆的。行走在这些村庄,从游海权的刷布声里,从谢根英的机杼声里,从黄有金的摩托声里,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夏布产业的繁华盛景。分宜种麻织布历史悠远,唐宋时期就能织成相当精致的夏布,向朝廷进贡。至今,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还收藏着一匹乾隆下江南时带去的双林夏布。《宜春县志》记载:“唐建中元年(780),宜春郡岁贡白苎布十匹。”到明清时,分宜制麻工艺渐趋完善,形成了包括种麻、剥麻、沤麻、刮麻、晒麻、漂麻、绩纱、卷纱、经纱、刷布、织布等多道工序。

明崇祯七年(1634),47岁的宋应星任分宜县学教谕。他深入分宜各地调查研究,历时4年完成了著作《天工开物》。根据分宜的苎麻种植、夏布织造技艺,宋应星在书中列有“腰机”“夏服”两章,配以图文。正是腰机的普遍使用,分宜织造夏布工效高、质量好、产量多,苎麻织布得到广泛发展。

走进双林夏布文化旅游景区的夏布文化馆,人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分宜麻文化知识。清代之后,双林镇逐渐成为区域重要的苎麻和夏布集散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分宜仅双林集镇就开设了同和行、国泰行等10多家夏布商行,以夏布年产量10万匹位居江西首位。国内外商人云集双林,分宜夏布跨出国门。直至今天,分宜仍是重要的优质苎麻种植基地和夏布生产地,夏布多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目前,全县苎麻种植面积3万亩。2013年,分宜被授予“中国苎麻纺织名城”称号;1997年,分宜获“中国夏布之乡”称号。

依托夏布而存在的传统民间麻布刺绣,也是麻文化的重要内涵。当地传统肩搭、口围、枕顶、肚兜等民间麻布刺绣生活用品,流传至今。在保护民间麻布刺绣的同时,新余鼓励、引导麻文化传承创新,形成了具有绣地粗犷、古朴典雅、拙中寓秀等独特风格的夏布艺术刺绣。

夏布,因刺绣技艺的美丽“加持”,而拥有了更为纯粹的艺术气息。2014年,夏布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部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库。2018年以来,渝州绣坊、夏布绣博物馆的创始人张小红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渝州绣坊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麻文化,在新余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新余麻文化,千年来从未“断线”。近些年,新余市、分宜县通过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夏布绣艺术、麻纺产业等,用心守护千年麻文化。

分宜麻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苎麻为主题的博物馆。麻博物馆布展分为巧工天物、万年衣祖、天工古法、麻艺传承、麻乡新歌等七个篇章,全面立体地呈现了新余麻文化发展历程。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谢颖介绍,目前该馆展陈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陈以麻文化历史、夏布技艺和现代麻生活为主要内容。利用麻博物馆,新余承办了多届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为推广夏布技艺产品、麻纺产品、提升麻纺产业影响力搭建了合作沟通的桥梁,起到了以文化展示激发投资发展活力的作用。

文旅融合继续发力。2018年,分宜在双林镇打造了夏布文化旅游景区,并于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还被认定为“2022—2024年度江西省科普小镇”。

记者来到夏布文化旅游景区时,工程车来回穿梭,处处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双林镇人大主席曾军介绍,景区正在升级改造,设置了文化体验村、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农耕体验区四个板块,主要面向研学市场,让孩子在游玩过程中了解麻的历史文化。“预计今年底竣工,届时景区将成为传承工匠精神、融通麻纺文化的重要平台,形成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的产业链。”

夏布绣,从民间走来,成为极具赣鄱特色的一个绣种。至今,新余夏布绣作品获国家、省级奖项100余项,有20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收藏。全市六七家夏布绣坊,带动了上下游从业人员2000多人。这些绣坊发展夏布绣时,还紧跟市场需求,研发生产出了许多文创产品,不断延伸着夏布绣产业。

2014年,渝州绣坊创始人张小红创建了民办夏布绣博物馆。夏布绣博物馆设有夏布绣精品展区、江西历代民间刺绣展区、刺绣还原区、夏布绣非遗技艺活态传承区、夏布绣非遗体验中心和夏布绣文创馆等6大区域,全方位展示了夏布绣的历史发展、传承状态、创新成果和艺术魅力。

夏布绣博物馆藏有丰富的民间麻布刺绣藏品和夏布绣获奖精品,每年吸引数万游客参观,成为展示新余麻文化、夏布绣技艺的又一扇重要窗口。2017年,新余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夏布技艺之乡”,并授牌“中国夏布绣传承与发展基地”。

为系统挖掘、研究、整理文化遗产,2021年,新余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开始编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夏布绣》,这本书讲述了从一簇麻、一匹布到一幅绣的演变历程,叙述了夏布绣从民间麻布刺绣到夏布艺术刺绣的华丽蜕变。此书即将出版。

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活态传承,一定是“活”在当下。分宜将发展麻纺产业作为传承麻文化的重要载体,出台惠企政策扶持引领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目前,全县基本形成苎麻种植、苎麻生物脱胶、纺纱、织布、印染到服装家纺、夏布绣文创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拥有规模以上麻纺企业82家,其中苎麻纺织企业35家,2022年规模以上麻纺产业年营业收入达27.2亿元。

在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志慧告诉我们:“苎麻可金贵了,我们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高性能麻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用于航空航天、绿色建筑行业,项目进展顺利。”今年,该公司还与省内高校合作共建夏布文创设计院,开发文创产品,延伸夏布产业链条。

让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绽放更大价值,显然不是一件易事。守护千年麻文化,当地付出了诸多努力,但也面临着不少的困境。

分宜麻博物馆,属公益性、开放型的主题博物馆,目前以接待研学学生为主。由于展品类别较简单,文物类展品、互动性项目等较缺乏,对游客吸引力不强,年接待量并不大。麻博物馆附近,曾规划建设麻纺小镇,但由于多种原因该项目已经撤走。

双林镇夏布文化旅游景区,是展示双林夏布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然而景区距县城20多公里,加之缺乏丰富的业态,“热度”曾一度高涨不起来。

在夏布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上,分宜同样面临着困惑。当前,分宜正推进一批文旅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电厂螺蛳小镇、介桥文化古村等。让麻文化搭上“旅游快车”,与古村文化、美食文化等融入县域旅游圈,“融圈”奔跑,相信能有作为。

随着当地的大力扶持培育,新余夏布绣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各绣坊仍然存在单打独斗、市场化程度不高、绣技人才培养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夏布绣走进大众消费市场。此外夏布绣还面临着提升文创产品创意、提高场景应用范围等挑战。

采访中,苎麻种植、夏布制作、麻纺产业的发展,同样面临困难。来到双林镇双林村,种麻大户邹国平正指挥村民将一捆捆晒干的原麻搬上货车。他从湖南来到这里,种苎麻十多年,面积2000亩。“从全国四大产区来看,苎麻种植面积都不容乐观,主要是苎麻种植、夏布制作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劳动强度大,加上市场不稳定,种的人就少了。”

苎麻种植面积萎缩,直接反映到麻纺企业,就是苎麻原料成本上升,加之苎麻属小众产业,生产设备研发较为滞后,许多麻纺企业开始减少夏布生产,转而用黄麻、亚麻等替代苎麻生产混纺匹布。分宜一家麻纺企业负责人坦言,苎麻材质的服装是个小众市场,企业为了生存,在当前形势下必然趋利避害,一是在服装传统产业上,选择用其他麻类替代苎麻做混纺匹布;二是试水新兴产业,通过科研进军高端行业,生产苎麻文创产品和其他领域的科技新产品。

未来麻文化如何继续传响袁水畔?面对记者的疑惑,赵志慧一番沉思后说,苎麻传统产业“缩水”,但产业形态会随着市场需求,进行不断转型和求变。而且,有人们对夏布非遗文化的重视,对麻文化的执着保护和传承,麻文化就不会被“挂在墙上”,它会继续活下去。

据悉,分宜麻博物馆后期拟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引进VR、AR等现代技术,开发文创产品等,丰富博物馆业态,提高游客的互动体验感;双林镇夏布文化旅游景区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打造多元业态,提升人气;握指成拳,打造统一的区域性品牌,更好地走联合发展道路,也越来越成为夏布绣从业者们的共识……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2000多年前,在那个蒹葭苍苍、秋水伊人的年代,华夏大地上的先民就开始了沤苎织麻的生活。又是一年产麻好时节,那夏布纺织机的声声“吱呀”,穿越千年,再与晤歌。

 

文章摘自胡光华江拓华.守护千年麻文化[N].江西日报,2023-08-25(009).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