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守晶等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23   Tag:   点击:
[麻专利]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202211558015.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亚麻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肥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复合菌剂1.31.7份、腐殖酸35份、海藻粉12份、牛粪2535份、磷酸二氢钾67份、硼酸2.54份和尿素3.65份,其中,复合菌剂中菌种包括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本发明肥料组分配比合理,有效保证了亚麻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实现了亚麻品质、产量的提升,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技术要点

1.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

复合菌剂1.31.7份、腐殖酸35份、海藻粉12份、牛粪2535份、磷酸二氢钾67份、硼酸2.54份和尿素3.65份;

所述复合菌剂中包括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如下:

a.斜面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pH为7.07.2、28±1℃条件下培养3648小时;

b.摇床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接种于摇床培养基上,在pH为7.27.5、温度28±1℃条件下,摇床培养3648小时;

c.发酵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b培养的菌种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上,在28±1℃、pH为7.07.5条件下,培养3648小时;

d.将步骤c所得三种发酵液混合、浓缩干燥,得到所述复合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10~12g/L、蛋白胨6~8g/L、肌酐0.1~0.3g/L、磷酸氢二钾1~3g/L、可溶性淀粉1.5~2.5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床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7g/L,蚕蛹粉5~8g/L,氯化钠10~20g/L,硫酸镁0.1~0.8g/L,玉米浆5~18g/L,硫酸锰0.01~0.08g/L,氯化亚铁0.02~0.08g/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10~13g/L,蛋白胨6~8g/L,葡萄糖8~15g/L,硫酸铵4~6g/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浓缩干燥后的含水量为1015%。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复合菌剂、腐殖酸、海藻粉、牛粪、磷酸二氢钾、硼酸和尿素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均匀,粉碎后造粒、干燥即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麻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亚麻纤维基于其天然、色彩自然的特点被誉为“天然纤维中的纤维皇后”,亚麻纤维具有诸多优良性能,如吸湿散热性好、保健抑菌、防污、阻燃性佳等,因此亚麻纤维织物广泛应用于装饰织物、桌布、汽车用品等产业中。

随着人们对亚麻纤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亚麻的产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亚麻对养分的特殊需求,使得现有亚麻种植存在亚麻肥料针对性差的显著问题,常规氮磷钾肥料难以实现亚麻的高质量、高产量,因此,提供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保证亚麻增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分:

复合菌剂1.31.7份、腐殖酸35份、海藻粉12份、牛粪2535份、磷酸二氢钾67份、硼酸2.54份和尿素3.65份;

所述复合菌剂中包括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如下:

a.斜面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pH为7.07.2、28±1℃条件下培养3648小时;

b.摇床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接种于摇床培养基上,在pH为7.27.5、温度28±1℃条件下,摇床培养3648小时;

c.发酵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b培养的菌种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上,在28±1℃、pH为7.07.5条件下,培养3648小时;

d.将步骤c所得三种发酵液混合、浓缩干燥,得到所述复合菌剂。

进一步地,所述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10~12g/L、蛋白胨6~8g/L、肌酐0.1~0.3g/L、磷酸氢二钾1~3g/L、可溶性淀粉1.5~2.5g/L。

进一步地,所述摇床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7g/L,蚕蛹粉5~8g/L,氯化钠10~20g/L,硫酸镁0.1~0.8g/L,玉米浆5~18g/L,硫酸锰0.01~0.08g/L,氯化亚铁0.02~0.08g/L。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10~13g/L,蛋白胨6~8g/L,葡萄糖8~15g/L,硫酸铵4~6g/L。

进一步地,步骤d浓缩干燥至含水量为1015%。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复合菌剂、腐殖酸、海藻粉、牛粪、磷酸二氢钾、硼酸和尿素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均匀,粉碎后造粒、干燥即得。

亚麻对硼元素特别敏感,硼也是亚麻最易缺乏的微量元素,缺硼会严重影响亚麻的品质和产量,甚至会导致亚麻植株死亡,而即使是在土壤有效硼含量很高的情况下,低活性的硼也难以保证亚麻对其有效吸收,这是亚麻区别于其他作物的一大营养特点。

本发明采用有效成分为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的复合菌剂作为亚麻专用肥料的组分之一,该复合菌剂能调节土壤的养分平衡、保证植株健康,菌剂微生物繁殖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本发明所用复合菌剂与硼酸盐作用能显著提升亚麻的品质、实现增产效果,这可能与复合菌剂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够促进硼元素的吸收有关,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亚麻的增产。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亚麻专用肥料组分配比合理,有效保证了亚麻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实现了亚麻品质、产量的提升,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实施例复合菌剂制备所用的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均经购买途径得到,其中:细黄链霉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3442,侧孢芽孢杆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24130;产朊假丝酵母菌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5694。

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菌剂的活性成分为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菌剂中细黄链霉菌活菌数为0.7×1091.3×109cfu/g,侧孢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1091.5×109cfu/g,产朊假丝酵母菌活菌数为0.8×1091.4×109cfu/g。

实施例1

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复合菌剂1.5份、腐殖酸3份、海藻粉1.6份、牛粪30份、磷酸二氢钾7份、硼酸3份和尿素4份。

复合菌剂制备时,分别对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进行斜面培养、摇床培养、发酵罐培养后,将得到的发酵液混合、浓缩干燥,具体步骤如下:

a.斜面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0g/L、蛋白胨8g/L、肌酐0.2g/L、磷酸氢二钾2g/L、可溶性淀粉2g/L),在pH为7.07.2、28±1℃条件下培养36小时;

b.摇床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接种于摇床培养基上,在pH为7.27.5、温度28±1℃条件下,保持200r/min转速,摇床培养48小时;摇床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6g/L,蚕蛹粉5g/L,氯化钠15g/L,硫酸镁0.5g/L,玉米浆10g/L,硫酸锰0.05g/L,氯化亚铁0.08g/L;

c.发酵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b培养的菌种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上,在28±1℃、pH为7.07.5条件下,培养40小时;发酵罐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12g/L,蛋白胨7g/L,葡萄糖10g/L,硫酸铵5g/L;

d.将上述所得三种发酵液混合、浓缩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得到复合菌剂。

菌剂中细黄链霉菌活菌数为0.7×109cfu/g,侧孢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2×109cfu/g,产朊假丝酵母菌活菌数为1×109cfu/g。

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制备步骤如下:

将所述复合菌剂、腐殖酸、海藻粉、牛粪、磷酸二氢钾、硼酸和尿素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均匀,粉碎后造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复合菌剂1.3份、腐殖酸5份、海藻粉1.2份、牛粪25份、磷酸二氢钾6份、硼酸3份和尿素3.6份。

复合菌剂制备时,分别对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进行斜面培养、摇床培养、发酵罐培养后,将得到的发酵液混合、浓缩干燥,具体步骤如下:

a.斜面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2g/L、蛋白胨8g/L、肌酐0.1g/L、磷酸氢二钾1g/L、可溶性淀粉2.5g/L),在pH为7.07.2、28±1℃条件下培养48小时;

b.摇床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接种于摇床培养基上,在pH为7.27.5、温度28±1℃条件下,保持150r/min转速,摇床培养36小时;摇床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7g/L,蚕蛹粉5g/L,氯化钠12g/L,硫酸镁0.6g/L,玉米浆12g/L,硫酸锰0.05g/L,氯化亚铁0.06g/L;

c.发酵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b培养的菌种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上,在28±1℃、pH为7.07.5条件下,培养42小时;发酵罐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12g/L,蛋白胨7g/L,葡萄糖13g/L,硫酸铵6g/L;

d.将上述所得三种发酵液混合、浓缩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5%,得到复合菌剂。

菌剂中细黄链霉菌活菌数为1.1×109cfu/g,侧孢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3×109cfu/g,产朊假丝酵母菌活菌数为0.8×109cfu/g。

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制备步骤如下:

将所述复合菌剂、腐殖酸、海藻粉、牛粪、磷酸二氢钾、硼酸和尿素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均匀,粉碎后造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复合菌剂1.7份、腐殖酸3份、海藻粉1份、牛粪30份、磷酸二氢钾7份、硼酸2.5份和尿素5份。

复合菌剂制备时,分别对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进行斜面培养、摇床培养、发酵罐培养后,将得到的发酵液混合、浓缩干燥,具体步骤如下:a.斜面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1g/L、蛋白胨6g/L、肌酐0.2g/L、磷酸氢二钾2g/L、可溶性淀粉2g/L),在pH为7.07.2、28±1℃条件下培养38小时;

b.摇床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接种于摇床培养基上,在pH为7.27.5、温度28±1℃条件下,保持180r/min转速,摇床培养45小时;摇床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g/L,蚕蛹粉7g/L,氯化钠18g/L,硫酸镁0.4g/L,玉米浆14g/L,硫酸锰0.05g/L,氯化亚铁0.04g/L;

c.发酵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将步骤b培养的菌种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上,在28±1℃、pH为7.07.5条件下,培养40小时;发酵罐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10g/L,蛋白胨8g/L,葡萄糖12g/L,硫酸铵6g/L;

d.将上述所得三种发酵液混合、浓缩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3%,得到复合菌剂。

菌剂中细黄链霉菌活菌数为1.3×109cfu/g,侧孢芽孢杆菌活菌数为1.1×109cfu/g,产朊假丝酵母菌活菌数为1.4×109cfu/g。

提高亚麻产量的专用肥制备步骤如下:

将所述复合菌剂、腐殖酸、海藻粉、牛粪、磷酸二氢钾、硼酸和尿素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均匀,粉碎后造粒、干燥即得。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将硼酸替换为同等硼元素含量的硼酸酯。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所用菌剂为单一侧孢芽孢杆菌制备的菌剂,孢芽孢杆菌的接种量为实施例1中细黄链霉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之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肥料用于亚麻种植中:

试验设5个面积相同的区域,各区域土壤情况相同,播种前按照7kg/667m2的施用量分别将本发明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制备的肥料结合耕地施入田中,之后以8kg/667m2的播种量进行播种,试验期间各区域的田间管理、栽培措施均相同。

各组亚麻产量相关结果如表1所示:

1

  

由表1可以看出,对比例1的增产效果不理想,这可能与硼元素的加入形态改变有关,复合菌剂对硼元素的促吸收作用被打破;对比例2的增产效果同样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本发明的菌种复配方式被打破,菌剂代谢产物的促硼吸收功效被破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摘自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朱守晶,武小燕,史文娟,申请号:202211558015.0,申请日:2022.12.06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