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苎麻作为一种优质牧草,营养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强。利用苎麻园作为一种天然的牧场,采用苎麻种养结合养羊模式,既解决苎麻单一种植的经济效益不高、南方地区肉羊养殖牧草紧缺等问题,又能为草食家畜提供优质饲草,还能节省苎麻制作饲料的收获、加工、运输等成本,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关键词:苎麻;种养结合;养羊;规程
长期以来,苎麻主要是作为一种纺织原料被人们所利用,但所利用的纤维仅占其植株的15%,而近85%的苎麻副产物很少能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1,2,3]。数百年来,苎麻被用作优质纺织品原料[4],其副产物苎麻嫩茎叶却被丢弃,但是苎麻嫩茎叶含有22%左右粗蛋白和适度的中性洗涤纤维[5],还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2和钙。苎麻蛋白质品质较好,主要表现在其氨基酸组成较为合理,且赖氨酸含量较高,多数苎麻品种的赖氨酸含量超过1%[5]。苎麻作为饲料原料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等国家就针对苎麻的营养价值及其作为饲料原料对畜禽生长性能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还将苎麻鲜叶晒干制成干粉进行商品化生产[6,7,8]。但国内在苎麻及其副产物作为畜禽饲料原料的高效利用方面缺乏系统地研究和开发[8]。2016农业部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将饲用苎麻列为南方地区饲草作物[9]。目前,在优质饲料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开发苎麻及其副产物作为非常规饲料原料应用于畜禽养殖中意义重大[10]。
青绿饲料是一种来源广、鲜嫩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饲料[9,10],然而,不同畜禽种类对青绿饲料有着特殊要求,如何进行适畜适草的种养模式,寻求青绿饲料的最佳利用效果,延长青绿饲料的利用时间,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中并未报道。鉴于此,将苎麻园作天然牧场开发利用,采用种养结合养羊,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现总结苎麻种养结合养羊技术规程,为苎麻种养结合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麻园种养结合的术语和定义;麻园轮牧养羊设计管理方案及养羊方法等。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苎麻园种养结合养羊轮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237,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NY/T 1343,草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NY/T 635-2015,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DB51/T 1973-2015老芒麦人工草地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规程。
3.1划区轮牧
草畜平衡前提下,苎麻生长到100cm,有计划地将季节放牧草原分成若干个轮牧小区,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区放牧采食、轮回利用的放牧制度。
3.2栽畜量
在一定的麻园面积内,在适度放牧(可配合割草)利用并维持草场可持续生产的条件下,能满足放牧及生产需要,所能承养的羊畜头数和时间。
3.3放牧时期
麻园在牧草生长季适宜被家畜放牧利用的开始至终止时间。
3.4轮牧周期
一次轮流放牧全部轮牧小区所需的时间。
3.5放牧频率
各轮牧小区一个放牧时期内可轮回放牧利用的次数。
3.6小区放牧天数
各轮牧小区一个轮牧周期内可放牧利用的天数,苎麻再生率确定小区放牧天数。
小区放牧天数=轮牧周期(d)/小区数目(个)
3.7轮牧小区数目
一个放牧单位划分的轮牧小区数,由放牧周期和小区内放牧天数所决定。
4轮牧设计
轮牧设计方案采用NY/T 1343。
4.1轮牧面积
利用测量工具勘察标定草场界限并计算面积。
4.2估算麻园产草量
用样方法描述植物群落特征,测定轮牧区可食牧草产量,确定草原类型和生产力。
4.3划分季节放牧场及计算载畜量
根据放牧麻园的总产量划分季节放牧草场,计算草场总载畜量,并计算轮牧草场的载畜量。按不同季节麻园产草量及打储草所提供的饲草量,与现有载畜量所需饲草进行比较,达到草畜平衡。载畜量采用NY/T 635-2015。
4.4轮牧小区的确定
季节放牧麻园面积确定后,根据轮牧周期、放牧天数计算轮牧小区数目。
5轮牧麻园基础设施
5.1围栏
轮牧区围栏建设采用NY/T 1237。
5.2牧道及门位
牧道宽度根据放牧羊群种类、数量而定。门位的设置要尽量减少家畜进出轮牧区游走时间,既不可绕道进入轮牧区,同时也要考虑水源的位置。
5.3羊舍建造
麻园轮牧养羊同样需要羊舍,以供羊晚上补饲、饮水、休息用。可因地制宜,采用依山靠崖、将旧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羊舍。以2~3只/m2计算棚舍建筑面积,棚内放置舔砖、料槽和饮水槽。
6轮牧管理方案
轮牧管理方案采用NY/T 1343。
6.1制定畜群轮牧计划
依照放牧草原轮牧设计方案,根据草原类型、牧草再生率,确定轮牧周期、轮牧频率、小区放牧天数、始终牧期、轮牧畜群的饮水、补盐及疾病防治等日常管理方案。
6.2制定放牧小区轮换计划
放牧小区轮换是按每一放牧单位中的各轮牧小区每年的利用时间、利用方式按一定规律顺序变动,周期轮换,使其保持长期均衡利用。
7麻园种养结合轮牧养羊方法
7.1划定轮放区
首先,划分轮牧区。要根据放养肉羊的数量及苎麻园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120cm的铁丝网或者钢丝网等围栏围成4个轮牧区,轮牧区内制定牧道,优选牧道宽度为5m;门位的设置也要尽量减少家畜进出轮牧区游走时间。
7.2放养密度
划分轮牧区后要通过苎麻园的规模确定放养密度。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每667m2苎麻园鲜草产量8t,干草1.6t,根据苎麻茎叶比约1∶1的特性[11],嫩茎叶占50%,鲜草为4t,干草为0.8t[12],苎麻园全年有6个月(180d)的生长周期,折算每天的鲜草量22.2kg/667m2。嫩茎叶部分为羊采食用,肉羊平均每天采食自身体重3%干草,按照肉羊20~25kg,每天采食干草0.60~0.75kg,相当3.00~3.75kg鲜草。进一步结合宜稀不宜密原则,确定每667m2苎麻园配置5~6只体重20~25kg的肉羊。
7.3放牧时期
根据湖北省的气候特点,在4月初苎麻长到100cm开始放牧,直到11月初霜期麻园停止生长时结束放牧。
7.4按时补饲
为补充饲草的不足,对放养羊群要适时补饲。早晚应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食次数和数量,促使羊自由采食。以放养为主期间,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
7.5补饲方法
对于晴天或阴天,上午9:00—10:00,将羊群赶入苎麻园自由采食1~2h,回羊舍补充代谢能为12MJ/kg,补饲精料为羊体重的1.0%;下午3:00—4:00,将羊群赶入苎麻园自由采食2~3h,然后赶回羊舍中,晚上补充代谢能为12MJ/kg,补饲精料为羊体重的1.5%;对于下雨天,将羊群圈养在羊舍中,上、下午投喂新鲜的苎麻嫩茎叶,直到羊吃饱为止,晚上补充精料;所述精料粗蛋白含量为12%~16%。
7.6羊群防疫
羊群防疫以疾病预防为主,采取防治并重的原则,羊舍在春秋两季驱虫、药浴各1次,发现畜群中病畜及时对症下药,如驱虫药阿苯达唑、双甲脒、溴酚磷、三氯苯唑等,可内服或注射;药浴石硫合剂、烯虫磷乳油、辛硫磷乳油等,可淋浴、池浴或盆浴。
7.7放牧麻园管理
待2个轮牧周期后,由于苎麻老化,再生能力降低,所有的轮牧区集中刹割,及时防除杂草、施肥、浇水并防治病虫害,以满足麻园生长发育的水肥需要。根据麻园土壤肥力状况,可适当追施尿素,建议用量20kg/667m2。根据天气和土壤水分含量,适时适量浇水,原则为少浇深浇,保证均匀灌溉,遇雨水过量应及时排涝。生长期间根据田间虫害和病害的发生情况,选择高效低毒的药剂适时防治,如白纹羽病、立枯病、炭疽病、褐斑病、茎腐病等。轮牧结束后,每年12月中下旬结合施肥中耕培土,施有机肥400kg/667m2,中耕深度10~15cm,培土蓄蔸,使其长期均衡利用。
7.8轮牧基础设施管护
对围栏及牧门设施要定期检查,围栏松动或损坏要及时进行维修,防止羊群放牧时穿越围栏,饮水设施要及时检修,羊舍的料槽、饮水槽等设施妥善保管以备来年使用。
参考文献
[1]熊和平.苎麻多功能深度开发利用系列报道之一苎麻多功能开发潜力及利用途径[J].中国麻业科学,2001(1):56-60.
[2]刘瑛,李选才.麻类作物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现状[J].棉花科学,2003,25(1):3-7.
[3]李雪玲,佘玮,白玉超,等.苎麻副产物利用及成龄麻园套作技术研究现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3:109-113.
[4]LIU F,LIANG X,ZHANG N,et al.Effect of growth regulators on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in ramie[Boehmerianivea(L.)Gaud.][J]. Field crops research,2001,69(1):41-46.
[5]魏金涛,杨雪海,严念东,等,苎麻营养成分分析及瘤胃降解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7,26(5):197-204.
[6]SQUIBB R L,GUZMAN M,SCRIMSHAW N S.Dehydrateddesmodi? um,kikuyugrass,ramie,and banana leaf forages as supplements of protein,riboflavin,and carotenoids in chick rations[J].Poultry sci? ence,1953(6):489-494.
[7]SQUIBB R L,RIVERA C,JARQUIN R.Ramie forages with sheep di? gestable nutrient content of kikuyu grass and digestion trial for deter? mination of the comparison of chromogen method with standard[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58,17(2):318-321.
[8]郭婷,佘玮,肖呈祥,等,饲用苎麻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2(6):730-734.
[9]付聪,杨雪海,汪红武,等,南方地区饲料苎麻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7(13):1-3,7
[10]姜涛,熊和平,喻春明,等.苎麻在饲料中的研究及开发应用[J].饲料工业,2008,29(3):53-55.
[11]汪红武,田宏,熊常财,等.牧苎0904饲用苎麻品种比较试验报告[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0):5080-5083.
[12]王延周,喻春明,唐守伟,等.纤用苎麻“中苎2号”饲草化刈割模式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17,39(3):120-129.
文章摘自:汪红武,徐敏,王维,熊伟,涂修亮.苎麻种养结合养羊技术规程[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1):301-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