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洪等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29   Tag:   点击:
[麻专利]一种育秧膜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麻纤维)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育秧膜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生产装置包括混棉帘子开棉机、凝棉器,凝棉器、喂入辊、刺辊开松机、气流成网机、两台喷涂装置等。使用方法为:将粘合剂加料到两台喷涂装置中;将超短麻纤维与粗长麻纤维经过混棉帘子开棉机打手开松混和后,输送至凝棉器,由凝棉器下方剥落,经输送管飘落到输网帘上;输网帘上的麻纤维再次开松,在铺网帘上形成麻纤维网;麻纤维网进入第一喷涂装置进行喷涂,正面喷洒粘合剂的麻纤维网的反面进入第二喷涂装置进行喷涂。本发明赋予超短麻纤维网以所需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满足育秧膜使用性能要求。整个生产装置紧凑、高效、产量高,满足农业育秧膜低成本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要点

1.一种育秧膜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并联连接的开包称量机一(1)和开包称量机二(2),开包称量机一(1)、开包称量机二(2)的出口依次连接混棉帘子开棉机(3)、风机(4)、凝棉器(5),凝棉器(5)的出口位于输网帘(6)的上方,输网帘(6)的输出端设有一对喂入辊(7),喂入辊(7)依次连接刺辊开松机(8)、气流成网机(9)的正压气流管道,气流成网机(9)的出口上方设有圆网滚筒(10),下方设有铺网帘(11),铺网帘(11)底部设有抽吸风机(12);铺网帘(11)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喷涂装置(13),第一喷涂装置(13)的输出端连接烘箱(14)的第一输入端,烘箱(14)的第一输出端通过转向辊(15)连接第二喷涂装置(16)的输入端,第二喷涂装置(16)的输出端连接烘箱(14)的第二输入端,烘箱(14)的第二输出端外设有卷绕装置(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膜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棉器(5)为打手凝棉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膜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辊(7)为沟槽式喂入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膜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网滚筒(10)的内部设有两个遮风板,其用于调整负压工作区角度与气流成网机(9)的正压气流管道的出口与铺网帘(11)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膜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涂装置(13)、第二喷

涂装置(16)均采用超声波喷涂装置,其包括计量泵和超声发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膜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4)内有上、中、下三条平行输网帘,第一输入端设于下输网帘的一端,第一输出端设有下输网帘的另一端,第二输入端设于中输网帘的另一端,第二输出端位于上输网帘的另一端。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育秧膜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粘合

剂按比例混合均匀,成为所需浓度的水溶液,加料到第一喷涂装置(13)、第二喷涂装置(16)中;将超短麻纤维与粗长麻纤维按比例分别经开包称量机一(1)、开包称量机二(2)开包称重后,经过混棉帘子开棉机(3)打手开松混和后,由风机(4)输送至凝棉器(5);经凝棉器(5)尘笼排除部分尘杂和短绒然后,由凝棉器(5)下方剥落,经输送管飘落到输网帘(6)上;输网帘(6)上的麻纤维在喂入辊(7)的作用下进入刺辊开松机(8)再次开松,开松机出口的纤维进入气流成网机(9)的正压气流管道,在圆网滚筒(10)与抽吸风机(12)的作用下,在铺网帘(11)上形成麻纤维网;麻纤维网在铺网帘(11)的托持下进入第一喷涂装置(13)进行喷涂,通过控制其计量泵速度和超声波频率,合适喷雾粒径的粘合剂水溶液按照所需上胶量喷洒到麻纤维网的正面;正面喷洒粘合剂的麻纤维网进入烘箱(14)中烘燥,从烘箱(14)的第一输出端出来后,通过转向辊(15)使其反面朝上,然后进入第二喷涂装置(16)进行喷涂,通过控制其计量泵速度和超声波频率,合适喷雾粒径的粘合剂水溶液按照所需上胶量喷洒到麻纤维网的反面;二次喷洒粘合剂的麻纤维网再次进入烘箱(14)烘燥,从烘箱(14)的第二输出端出来后进入卷绕装置(17),即得育秧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秧膜的生产装置,特别是超短麻纤维的气流成网和粘合剂加固的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倒逼,一种称为育秧膜的麻类非织造布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麻育秧膜的育秧效果好,由于良好的盘根效果,秧苗可以随意卷起、提起也不散盘,非常便于起秧、运秧和机插秧,与没使用麻育秧膜的秧苗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但麻类育秧膜作为一种农业用膜材料,如果售价太高,就会影响农民推广使用的积极性。我国的麻资源较为丰富,麻类纺织品也逐年增多,因此所产生的麻类下脚料也较多。利用麻纺厂的落麻下脚料,可以降低育秧膜的成本,提高麻纺厂的盈利能力。

但纺纱过程中产生的麻下脚料中的麻纤维较短,一般来说,亚麻和苎麻在纺纱过程中产生的落麻长度只有几个毫米,很难采用传统的非织造成网和加固工艺将其加工再利用。

育苗基布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授权号CN 101889489 B)公开了一种育苗基布及其制造方法,利用罗拉牵伸将纤维随机排列形成网状纤维,再用变性淀粉胶将纤网粘合在一起。但正像其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该装置只适合麻纤维原料长度为50-70mm的麻纤维。

一种利用铺网-抄造联合法制备环保型麻地膜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711361976.1)公开了一种利用铺网-抄造联合法制备环保型麻地膜的方法,即将长度大于20mm的麻纤维铺网,同时将长度小于20mm的麻纤维采用造纸抄造打浆方法制成浆液,然后将该浆液浇撒到纤维长度大于20mm的麻纤维网上,随后再上粘合剂加固。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利用长度小于20mm的麻纤维,但其中的抄造设备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来将麻纤维制浆,存在循环水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一种加强型机插育秧膜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710827496.3)公开了采用梳理机和铺网机将麻纤维梳理铺网,再采用无规机气流杂乱成网的装置方法,但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说,该方法适合的麻纤维长度为50-70cm

因此,目前还未有成熟的适合超短麻纤维成网的相关设备。另外,超短麻纤维间没有抱合力,麻纤维网在转移过程中也不能受到额外牵伸,否则麻纤维网就会破损,因此也无法采用传统的化学粘合加固设备进行加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纺织工业所产生的超短落麻纤维加工成为可以用作水稻育秧膜的麻类非织造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秧膜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并联连接的开包称量机一和开包称量机二,两台开包称量机的出口依次连接混棉帘子开棉机、风机、凝棉器,凝棉器的出口位于输网帘的上方,输网帘的输出端设有一对喂入辊,喂入辊依次连接刺辊开松机、气流成网机的正压气流管道,气流成网机的出口上方设有圆网滚筒,下方设有铺网帘,铺网帘底部设有抽吸风机;铺网帘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喷涂装置,第一喷涂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烘箱的第一输入端,烘箱的第一输出端通过转向辊连接第二喷涂装置的输入端,第二喷涂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烘箱的第二输入端,烘箱的第二输出端外设有卷绕装置。

优选地,所述凝棉器为打手凝棉器,两种麻纤维在打手的作用下开松混合。

优选地,所述喂入辊为沟槽式喂入辊,麻纤维在喂入钢丝的作用下,通过滚筒上的沟槽顺利进入刺辊开松机。

优选地,所述圆网滚筒的内部设有两个遮风板,其用于调整负压工作区角度与气流成网机的正压气流管道的出口与铺网帘对应,使得麻纤维从气流管道出口出来后在负压控制下转移至铺网帘,实现麻纤维均匀、高速、平稳铺网,获得单位面积质量均匀的麻纤维网。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涂装置、第二喷涂装置均采用超声波喷涂装置,其包括计量泵和超声发生器。超声波喷涂装置可以形成无压、低速粘合剂喷雾,在麻纤维网上无反弹沉淀,只在麻纤维网单面形成粘合层。

优选地,所述烘箱内有上、中、下三条平行输网帘,第一输入端设于下输网帘的一端,第一输出端设于下输网帘的另一端,第二输入端设于中输网帘的另一端,第二输出端位于上输网帘的另一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育秧膜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粘合剂按比例混合均匀,成为所需浓度的水溶液,加料到第一喷涂装置、第二喷涂装置中;将超短麻纤维与粗长麻纤维按比例分别经开包称量机一、开包称量机二开包称重后,经过混棉帘子开棉机打手开松混和后,由风机输送至凝棉器;经凝棉器尘笼排除部分尘杂和短绒后,由凝棉器下方剥落,经输送管飘落到输网帘上;输网帘上的麻纤维在喂入辊的作用下进入刺辊开松机再次开松,开松机出口的纤维进入气流成网机的正压气流管道,在圆网滚筒与抽吸风机的作用下,在铺网帘上形成麻纤维网;麻纤维网在铺网帘的托持下进入第一喷涂装置进行喷涂,通过控制其计量泵速度和超声波频率,合适喷雾粒径的粘合剂水溶液按照所需上胶量喷洒到麻纤维网的正面;正面喷洒粘合剂的麻纤维网进入烘箱中烘燥,从烘箱的第一输出端出来后,通过转向辊使其反面朝上,然后进入第二喷涂装置进行喷涂,通过控制其计量泵速度和超声波频率,合适喷雾粒径的粘合剂水溶液按照所需上胶量喷洒到麻纤维网的反面;二次喷洒粘合剂的麻纤维网再次进入烘箱烘燥,从烘箱的第二输出端出来后进入卷绕装置,即得育秧膜。

本发明装置中各工序设备间均采用无级变速和同步器控制,可控制生产速度,各工序设备即可单独运行,又可整套装置联动运行。

本发明采用打手加刺辊开松再气流成网的短流程成网装置,将麻纤维通过简单开松后气流成网,解决了常规针布梳理成网工艺技术中所造成的超短麻纤维落麻、粗长麻纤维卡机器的不足。其中的沟槽喂入辊解决了超短麻纤维和粗长麻纤维网难以均匀连续喂入的问题。带有负压区的圆网滚筒,可以保证麻纤维从气流管道出来后均匀、高速、平稳铺网,获得单位面积质量均匀的麻纤维网。两个超声波喷涂装置,可以形成无压、低速粘合剂喷雾,在麻纤维网上无反弹沉淀,只在麻纤维网一面形成粘合层。经过烘箱烘燥后,容易通过转向辊反面朝上,不因粘辊而破坏麻纤网结构。

本发明制备的育秧膜,可以将长度仅为几个毫米的超短麻纤维成网,通过超声波喷涂装置,赋予超短麻纤维网以所需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满足育秧膜使用性能要求。整个生产装置紧凑、高效、产量高,满足农业育秧膜低成本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1为本发明提供的育秧膜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育秧膜生产装置,其包括两台并联连接的开包称量机一1和开包称量机二2,开包称量机一1、开包称量机二2的出口依次连接混棉帘子开棉机3、风机4、凝棉器5,凝棉器5的出口位于输网帘6的上方,输网帘6的输出端设有一对喂入辊7,喂入辊7依次连接刺辊开松机8、气流成网机9的正压气流管道,气流成网机9的出口上

方设有圆网滚筒10,下方设有铺网帘11,铺网帘11底部设有抽吸风机12。铺网帘11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喷涂装置13,第一喷涂装置13的输出端连接烘箱14的第一输入端,烘箱14的第一输出端通过转向辊15连接第二喷涂装置16的输入端,第二喷涂装置16的输出端连接烘箱14的第二输入端,烘箱14的第二输出端外设有卷绕装置17

所述凝棉器5为打手凝棉器。所述喂入辊7为沟槽式喂入辊。圆网滚筒10的内部设有两个遮风板,其用于调整负压工作区角度与气流成网机9的正压气流管道的出口与铺网帘11对应。第一喷涂装置13、第二喷涂装置16均采用超声波喷涂装置,其包括计量泵和超声发生器。烘箱14内有上、中、下三条平行输网帘,第一输入端设于下输网帘的一端,第一输出端设有下输网帘的另一端,第二输入端设于中输网帘的另一端,第二输出端位于上输网帘的另一端。

一种育秧膜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将粘合剂按比例混合均匀,成为所需浓度的水溶液,加料到第一喷涂装置13、第二喷涂装置16中;将超短麻纤维与粗长麻纤维按比例分别经开包称量机一1、开包称量机二2开包称重后,经过混棉帘子开棉机3打手开松混和后,由风机4输送至凝棉器5;经凝棉器5尘笼排除部分尘杂和短绒然后,由凝棉器5下方剥落,经输送管飘落到输网帘6上;输网帘6上的麻纤维在喂入辊7的作用下进入刺辊开松机8再次开松,开松机出口的纤维进入气流成网机9的正压气流管道,在圆网滚筒10与抽吸风机12的作用下,在铺网帘11上形成麻纤维网;麻纤维网在铺网帘11的托持下进入第一喷涂装置13进行喷涂,通过控制其计量泵速度和超声波频率,合适喷雾粒径的粘合剂水溶液按照所需上胶量喷洒到麻纤维网的正面;正面喷洒粘合剂的麻纤维网进入烘箱14中烘燥,从烘箱14的第一输出端出来后,通过转向辊15使其反面朝上,然后进入第二喷涂装置16进行喷涂,通过控制其计量泵速度和超声波频率,合适喷雾粒径的粘合剂水溶液按照所需上胶量喷洒到麻纤维网的反面;二次喷洒粘合剂的麻纤维网再次进入烘箱14烘燥,从烘箱14的第二输出端出来后进入卷绕装置17,即得育秧膜。

本实施例所生产的育秧膜的单位面积质量为3060g/m2,粘合剂的含量为5%~10%,超短麻纤维和粗长麻纤维的混合比例为0:100100:0。超短麻纤维是麻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落麻短纤维,其平均长度小于20mm。粗长麻纤维为经过养生和开松后得到的细度大于50μm的麻纤维。

1

 

摘自国家发明专利,发明人王洪,许璐伟,薛荣龙,宋鎏,申请号:201811176353 .1申请日期:2018.10.10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