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刚结束,邢家三兄弟争当经销商的事就在黑龙江虎林地区传开了。他们争着代理的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而是一项农业新技术产品——麻育秧膜。
事情还得从今年开春说起。时值水稻育秧季节,一家公司来到虎林市虎林村推广麻育秧膜。邢家三兄弟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但只有大哥邢开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用了1000亩。机插秧的时候两个弟兄就红了眼,“那根盘得特别好,不散秧,机插起来不补苗、速度快。”由于秧苗质量好、返青快,收获时邢开德的水稻产量愣是比俩弟兄高了10%,每亩达到1300多斤,一下子增收了十几万元。
“哪想到一层膜起了这么大作用!刨去买膜花的1万元,投入产出比超过1∶10。”邢开德兴奋地说。
“麻育秧膜解决了机插散秧、漏插的大难题。在秧盘底下铺上这层膜,秧苗就像长在地毯上似的,原来一提溜儿就散,现在使手拎也成张儿,保水、保肥、保温,还环保。”黑龙江省水稻推广专家孙新功告诉记者。
便宜、好用又神奇的麻育秧膜到底啥来历?其实,这种薄膜创始于湖南,它的前身是“麻地膜”。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记者见到了麻育秧膜创始人——王朝云副所长。
1998年,王朝云在国外杂志上偶然看到“麻地膜”这一概念,相比塑料地膜,它升温平缓、保水均匀、可降解、增产效果好。但成本是塑料地膜3-4倍,推广范围有限。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王朝云萌生了用麻地膜育秧的念头。“2008年前后,湖北省农科院的专家跟我聊天,说起了水稻机插散秧的难题。我就想,能不能在秧盘上动动脑筋,铺张膜看看怎样?”
经过大量试验和改良配方,2011年,麻地膜的“姊妹产品”麻育秧膜诞生了。王朝云在湖北咸宁、湖南沅江等地免费向农民推广,第二年,使用过的农民纷纷打来电话要求购买。到2014年,全国已累计应用600万亩。
这一结果出乎王朝云的意料,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开始考虑产业化的问题。
而更让王朝云没有想到的是,消息一出引来多家公司洽谈。“我们跟踪这个产品好几年,见过农民骑着摩托车追着要示范的,确实是用了划得来。”最终获得独家授权生产的井竹公司总经理丁友虎道出高价买断真相。
“检验科研成果的标准之一就是企业和农民买不买账,如果我们当初只局限于发个论文,搞个奖,可能就没有麻育秧膜的今天了。”王朝云感慨道。
点评
采访中,王朝云科研团队的同事透露了一个信息,“麻育秧膜的授权转让费在麻类行业是创历史的,麻类所任何一个产品的转让费都不及它的十分之一。”
没有国家级奖项的光环,企业却抢着高价买断;没有国家给补贴,农民却都说用了“划得来”。农民叫好、企业买账的秘密是什么?就是“用户思维”——用户需要什么我研究什么,怎样满足用户需求我就怎样创新。
王朝云的感慨道出了科研的初衷和归宿,也是对“用户思维”的一种诠释:体现在创新方向上,就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不是来自于实验室,而是来自于农民需求和产业难题;体现在成果评价上,就是“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评价“指挥棒”不是“唯论文、唯奖项”,而是让农民说话,让市场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