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专家:
此次会议圆满闭幕了。首先我想用三句话来评价此次会议:
一是准备充分效果好。此次会议包括会务、各团队的汇报材料等都有充分的准备。汇报的内容很丰富,讨论过程思路清晰,取得了很好的交流效果。
二是讨论积极思路宽。在会议讨论中,各位专家不仅仅在关注自己的任务与进展,大家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建议,与其他团队交流,达到了相互启迪的效果。
三是认真参与效率高。各团队都在积极参会、认真讨论,有很多后备人才也参与了汇报工作。一天半的时间,对各团队的委托协议进行了两次深入的讨论和修订,全面总结了体系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对体系运行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并遴选了典型团队,进行了经验交流,会议效率很高。
通过会议,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岗位专家之间研究任务与本岗位职责之间的关系不清晰、岗位专家与试验站之间联合协作的关系不清楚、参与体系任务区别于参与其他项目的运行模式的认识不清楚和工作量不平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谈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三农问题面临越来越严峻地考验,老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大片农田荒芜、农村劳动力缺乏等问题越来越凸显。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迅速向现代农业推进的进程中,农业的发展方式在实现温饱后由注重粮食安全逐步向食品安全、农业安全、生态安全转变,科技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体系专家所承担的任务也应该围绕这个基本思路开展相关工作,推动麻类产业升级。
二是对麻类产业的认识。苎麻目前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湖南省的苎麻种植面积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虽然湖南省人大、湖南省政协都在关注这个问题,但是麻农仍然因为低迷的国际市场和麻价而不愿恢复生产。亚麻越来越依赖于进口,红麻尚未找到大宗的用途。但大麻和剑麻由于与企业的紧密联系而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这显示出市场正在复苏。而且我们研发了麻类作物饲料用、栽培食用菌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新技术,为麻类产业找到了一条新出路。抓住市场复苏的机遇,加强麻类作物新用途的研发以及与企业等技术用户的合作,是麻类产业再创辉煌的契机。
三是对体系任务的认识。麻类作物是一个小作物群,通过体系的纽带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个国家团队里,我们要做的是国家指定的研究任务。体系专家要适应这种模式来开展工作。麻类体系凝练的任务关键点就是“多用途”、“非耕地利用”和“固土保水”,这是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各团队要紧密围绕体系的各项重点任务积极参与、合理分工、细化量化任务与考核指标,一定要在重点任务中有明确的方向、明确的任务和明确的考核指标。
在认识清楚这三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处理好岗位专家与试验站之间、依托单位的要求与体系的要求之间、体系任务与原来从事的工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我们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明确任务分工,鼓励团队成员承担体系外的项目等方式来解决好这些问题。
今年下半年,在体系管理方面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修订委托协议
各团队的委托协议已经经过执行专家组两次审核,目前还存在着形式千差万别、任务承担不平衡、在对待岗位专家与试验站联合协作方式问题上不明确等问题。
岗位专家的研发工作一般要求在本单位完成。如果有些工作还没有完成,还处于研究阶段,没有提出完善的、成型的技术模式,不能直接拿到试验站去。试验站的主要工作是对体系形成的成型的技术模式进行简化、熟化、筛选、示范与培训工作,职责并不是承担岗位专家的研发任务。因此,岗位专家如果有一些针对特定生态区域的技术研发工作,就应该向试验站支付相应的工作经费。
二、举办成果汇编活动
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张国良处长在几次会议上都强调了通过成果汇编的方式,检查各团队的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的进度,促进各团队形成并展示技术成果。通过执行专家组讨论决定,麻类体系成果汇编将与10月份召开的“麻类专业委员会代表大会”相结合,要求每个团队制作两个易拉宝展示各团队的依托单位和体系技术成果。还要将这些技术成果先行汇编成册,进行宣传。
三、开展体系机构挂牌工作
挂牌工作是农业部对体系机构再认可的过程。农业部要求执行专家组进行评估和审核,必要时还要进行现场评估。进度安排在8月份完成一批,11月份完成一批。如果在第二批还没有达到挂牌要求,将视作不承担依托单位建设职责,将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相应调整。
四、督查各团队运行情况
暂定分期分批地对各团队的运行情况进行督查。重点依据年度的委托协议和“十二五”任务书的要求,进行督查。督查的目的不仅是看各团队的工作开展情况,更要引起依托单位对麻类体系研发团队的重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