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沅江市委与政府、市农业局   发布时间:2011-07-22   Tag:   点击:
2011年湖南沅江苎麻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地处洞庭湖腹地,是国家重要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素有“苎麻之乡”之美誉。全市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呈“三分水面三分洲,三分垸田一分丘”的湖乡地貌特征。总人口75万,其中农业人口57万,辖16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耕地面积85万亩,主要农作物为粮、棉、油、麻、桔、菜,是一个农业资源较丰富的农业市。

一、我市苎麻产业有着辉煌历史

我市是全国和亚洲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享有“无沅麻不成庄”的称誉。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总产6万多吨,其面积与产量占湖南的40%、占全国的20%2003年被省人民政府列入了“湖南省优势区域农作物产业带”;2004年又被省人民政府定为全省唯一的“万亩苎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同年“洞庭青苎”原麻品牌还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的注册认可;2005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 “中国苎麻之乡”荣誉称号;2008年“沅江苎麻”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尤其是我市的苎麻嫩梢扦插技术全国独一无二,生物脱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市苎麻种植面积历经了三个高峰,即19861987年,面积达36.67万亩,产量达5万吨;19941995年,面积达到12万亩,产量达1.7万吨;2004年~2006年,面积达到32万亩,产量达6.2万吨。这三次高峰的原麻收购价格分别为12.7/公斤、9/公斤、9/公斤。其苎麻品种也历经了四次更新,即70年代以黄壳早为主,80年代以芦竹青为主,90年代以湘苎二号、湘苎三号为主,2000年以后以中苎一号为主,每次品种更新,单产提高20%以上。

沅江市19782010年苎麻生产统计表

                                      单位:万亩、吨、万元、公斤/

年度

面积

产量

产值

亩产

年度

面积

产量

产值

亩产

1978

4.22

4150

 

98.3

1995

12.01

16121

10640

134

1979

4.88

5620

 

115.2

1996

12.31

12821

6411

104

1980

5.45

5785

 

106.1

1997

9.09

11098

3329

122

1981

6.18

7190

 

116.3

1998

7.97

11080

3960

126

1982

6.23

7950

 

127.6

1999

8.49

13414

5902

158

1983

4.98

6750

 

135.5

2000

15.46

22620

15381

146

1984

4.63

6280

 

135.6

2001

20.01

31016

19230

155

1985

10.73

10800

 

100.6

2002

25.02

45282

27988

181

1986

23.04

27525

35000

119.0

2003

28.00

46201

27442

165

1987

36.68

50036

15011

136.0

2004

32.03

54399

49194

170

1988

22.04

31111

6222

141.0

2005

32.04

61196

48890

191

1989

11.12

15471

3841

139.0

2006

32.26

62465

43791

194

1990

5.68

7132

1451

125.0

2007

30.00

52500

27300

175

1991

3.58

4193

1006

117.0

2008

20.00

35200

21120

176

1992

5.30

6946

2501

131.0

2009

15

23250

10695

155

1993

6.67

9498

5699

142.0

2010

10

13900

9280

139

1994

12.94

16911

15220

131.0

2011

5

 

 

 

二、目前我市苎麻产业现状

1、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原麻价格疲软。

2006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受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苎麻收购价格由每公斤8.4元下降至2009年底的每公斤4.6元,苎麻亩产值降到了每亩600800元左右,导致我市绝大部分麻农挥泪挖麻,至2010年底,我市苎麻面积维持在10万亩左右,年总产1.39万吨,全市麻农户平不足0.5亩麻地。20114月,市农业局对泗湖山镇华兴村、牛尾托村进行调查,两村仅有苎麻430亩。目前我市苎麻种植面积不到5万亩,其收购价格仅有6.4/公斤。

2、单产下降,三麻失收,种麻比较效益低,甚至出现倒亏。

2010年,由于苎麻收购价太低,仅6.4/公斤,麻农放松了对苎麻生产的培管,二麻、三麻基本未施肥,二麻有2030%的未收剥,三麻80%的弃收。全年单产不到150公斤。亩平产值960,种麻效益不及棉花的一半,较棉花亩平产值的2000元少了1040,较水稻亩平产值的1840元少了880,而且苎麻的收剥需要大量劳力。苎麻这一曾经使我市绝大部分农户发家致富的拳头产品在我市农民心中的位置下跌到了最低点,目前我市麻农一家一户保留的一点点苎麻面积大部分只留作种源用。

3、麻农库存的原麻数量大,虫害危害严重。

据调查,目前我市麻农手中的库存麻将达4.5万吨,加上麻贩及部分厂家的库存麻1万吨,全市库存原麻在5.5万吨左右。据实地调查,麻农手中的原麻有2030%普遍遭到了苎麻害虫大理窃蠹的危害,其中危害严重的占10%,个别严重的达到了厂家拒收的程度,按被毁10%的原麻来计算,全市5万吨原麻将造成25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4、麻纺企业数量减少、产能压缩、原麻大量积压。

据调查,目前我市开工生产的麻纺企业只有6家,而且只有60%的产能。年消耗原麻不足3.5万吨。原因有:

一是2007年国家对湖南省环洞庭湖加大了治污力度。益阳市的麻纺企业由48家减为8家,开工试生产的,我市仅剩6家,即明星麻业、荣信麻业、润泽科技、日兴麻业、浣溪沙麻业和泗鑫麻业,每年满负荷生产也只能消耗3.5万吨原麻。大量的精干麻厂的倒闭导致我市原麻大量积压。

二是麻纺企业开工不足。全国麻纺有38万绽,而目前生产的只有10万绽左右,我市明星麻业1万多绽,而明星麻业开工的人数只有700人,满负荷生产尚差200人,而目前工人的工资上涨了30%,原麻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加重了企业的成本,目前明星麻业由于劳动力、电力及资金的问题只开两班约7000绽,其产能只有60%左右。目前厂家库存的原麻只能生产一月左右,大部分在等米下锅。

5、麻纺企业销售利润下降。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麻纺企业出口数量和利润率下降。目前我国苎麻制品95%以上出口,以仿冒亚麻占领国际市场,2003年,1麻布能换回14.85元人民币;2009年,1布只能换回12.08元人民币,每米少了2.77元。沅江市明星麻业此项每月减少收入140万元,其中每月减少麻农收入47万元,企业每月减少利润97万元,一年企业减少收入1000多万元。

6、麻纺企业融资困难,得不到国家和银行的支持。

明星麻业2009年仅在农行贷款150万元,而荣信麻业作为棉纺企业极力争取省农发行的支持,在全省仅三家有贷款的麻纺企业中,益阳只有唯一一家得到贷款的。麻纺企业在污水治理、生物脱胶、设备升级(目前明星麻业纺纱还是日本50年代的设备,疏理是法国60年代的水平)、原麻收购储存等环节急需大量的资金,而这些都不在国家农发行贷款的范围内。

三、我市苎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麻农生产投入减少,经济效益降低。由于苎麻价格持续低迷,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投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下降,维持在低水平。据我们定点调查黄茅洲镇民心村,全年亩平施尿素20公斤,磷肥25公斤,病虫防治仅一次。

2、苎麻刮剥质量偏差。近年来由于刮剥质量太差,严重影响了沅麻声誉。不是沅江农民刮剥不出高质量的麻来,而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据市农业局试验:刮剥质量好的麻比差的麻要减产58%,多花工50%以上。

3、机动剥麻机技术未过关。苎麻收获花工费力,麻农迫切需要机动剥麻机。目前我市有三种机动剥麻机,一是新安农机厂生产的,一是泗湖山农机厂生产的,一是麻科所聂召丰生产的。前两种功效高,出麻率高,但带骨带壳多,质量差,还不宜大面积推广。聂召丰生产的功率高,质量也好,但出麻率偏低,农民不太欢迎,也很难一下子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4、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聚集度不高。全市44家纺织工业企业除明星麻业(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等6家企业投资过1000万元外,其余企业都是民间投资兴建,地域分布散,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规模偏小,发展动力不足,抗市场风险能力十分脆弱。受金融危机影响,加上环保整治因素,全市半数以上纺织企业举步维艰。

5、企业装备技术差,生产加速度不快。我市大部分纺织企业起步较晚,起点不高,装备比较落后,其中有部分企业一直沿用7080年代陈旧生产设备,生产效能十分低下。近年来,我市虽然加大了技术更新改造力度,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现代化、信息化、规模化程度较低,生产速度缓慢。同时,目前我市多数麻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少,企业迫切需要生产、财务、营销等管理方面的人才和技术骨干。

6、企业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大部分纺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初加工居多,深加工、精加工较少,产业链条延长不够,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较少,就连规模较大的明星麻业目前也只能生产出麻纱和坯布,无印染和成衣制造能力。

四、建议及对策

1、保留好优质种苗基地。建议以黄茅洲镇为中心建立种苗基地500亩,年育麻苗1000万株,为我市苎麻的第三次品种更新换代打下良好的技术与物质基础。

2、加快全自动机动剥麻机的研制。据调查,人工收剥苎麻每亩年用工12个,而机剥麻每亩年用工为2.1个,机剥比手工收剥每亩年节约劳动工日9.9个。机剥麻有三个优点:一是可以节省收剥用工,可减少收剥成本一半以上;二是可以培育苎麻种植大户,实现苎麻规模化生产;三是实现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3、开展试验示范,为苎麻产业搞好技术贮备。今年在中麻所、湖南农大的配合下,市农业局开展了《苎麻新品系0501的品比试验》,该品系大田示范比对照“湘苎二号”增产原麻55.36公斤,全年增产30.34%。为以后苎麻产业的发展搞好品种与技术贮备。

4、大力扶持合作社。合作社是我市从事麻业生产、加工和营销的农民自觉自愿自发组建起来的专业化合作组织。它的运作模式是:企业与基地签订产销合同,基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公司则进行精、深加工,生产最终产品。通过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改变以往松散、混乱、各自为战的局面,走集约化之路。

5、出台一些苎麻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银信部门信贷投放力度,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企业,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同时,能否对种麻实施政策性方面的补贴,提高苎麻的收购价格,让麻农种麻有所效益。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