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亚麻产业发展研讨会”
会上亚麻育种岗位专家关凤芝研究员介绍了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基本情况和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强调了体系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并对亚麻品种选育提出了建议,同时大家对我省亚麻产业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认为亚麻产业已全面进入了恢复期,并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亚麻品种麻率低、品质差
我国先后培育出20多个品种,但与国外品种相比,存在长麻率低、品质差等问题。
(2)亚麻机械化水平低
国外亚麻生产全程机械化,而我国亚麻仍是人工收获为主,成本高,效率低。加工机械陈旧,一直采用50-60年代从前苏联和比利时引进的加工技术。国外都采用自动喂入,数字监控。
(3)政策上缺乏支持
主要粮食作物都实现了农业补贴,而亚麻没有,失去了经济作物的价格优势,农民不愿种麻。
(4)纺织企业创新能力差,高档面料的研发水平低,产业链不完整。
(5)国内原料供应不足
我国亚麻纺织占世界纺织能力的70%,年需要原料10-14万吨,而国内只能供应3-4万吨,其余都从国外进口,从长远看将对产业优势构成潜在威胁.
为此对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亚麻育种水平,建立稳定的种子繁育基地。
建立稳定的种子繁殖基地,以抓种子为突破口,加速新品种的繁殖力度和推广力度, 培育出麻率高、品质好的品种。
(2)国家在政策上要加大对亚麻的扶持力度。
在欧洲每吨长纤维补贴160欧元;短纤维90欧元;农民每公顷120欧元。建议政府在政策上要加大扶持力度,实现亚麻原料生产本土化,以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亚麻机械化水平
亚麻收获机械化要提档升级,实现全程机械化。大规模集约化种植。雨露沤制,实现环保可持续发展。创新改造加工机械,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4)加强生物酶整理技术、无氯漂白技术、短麻工艺设备改造和终端产品的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