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企华   来源:洞庭湖文化研究会会长, 沅江苎麻产业协会会长   发布时间:2008-03-30   Tag:   点击:
加强苎麻特色产业 加速我省协调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整个世界经济总量大大增长,市场更加开放,全球化速度加快,国与国、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个国家,一个省或者一个县(市),要想在世界市场之林有立足之地,必须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产业经济。发展象“瑞士手表”、“浏阳花炮”式的以地域名称作为产品和产业的品牌,形成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地域性品牌经济。已成为不少地方的首选。这也就是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区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温州打火机、嵊州领带、濮阳羊毛衫、东莞电子、中山古镇灯饰等都是做得十分成功的地域性品牌经济。他们通过这种集群化产业生产的特色产品,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实现了劳动力的大转移,推进了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把自己的经济做强了,使城乡经济社会也得到了协调发展。在这个“世界全球化了,我在哪里?”的时代,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对照榜样省思自己,调整思路明确方向。我们应齐心协力做大做强湖南自己的地域性品牌经济——中国苎麻纺织产业将其列为湖南湘北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产业;列为我省新兴工业化的集群产业;列为湖南实践科学发展战略的产业;列为湖南还能做成世界第一的特色产业。以苎麻纺织产业为支撑,全面推进洞庭湖区县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苎麻纺织产业为什么能做强大

1、特殊的自然资源。苎麻纤维是中间空腔、管壁多孔型纤维,透气性能比棉花纤维高三倍以上;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与抑制作用;苎麻纤维具有拉力大、吸湿性强、散水快、耐腐蚀、防菌霉等特效功能,适合纺织各种既卫生又保健的高档服饰与产品,被人类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用生物脱胶处理好的苎麻纺织品,有棉的柔软、毛的透气、丝的光泽、化纤的挺括等优点。 国内外市场对麻织品一致看好,十分受消费者欢迎;据说欧洲人每年消费麻织品达3·1公斤以上,欧美市场麻类产品代替其他纤维的市场容量,正呈直线上升之势。人们把苎麻称为“中国草”。在去年的全国麻业峰会上农业部的领导说“仅它和水果蔬菜是我国能创汇的农产品。”

2、悠久的产业文化。洞庭湖区的历史相当悠久,种植、加工苎麻的历史也相当悠久。赤山岛发现的旧石器证明,我们祖先在10万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的古城墙、水稻、麻布证明,6000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已创造了以麻的种植加工为主的服饰文明;春秋时期范蠡、西施在洞庭湖中心赤山岛苎萝山隐居种的麻,称苎麻,(即“苎萝山麻”的简称);马王堆汉墓出土“素纱禅衣”的领和袖是麻织的,证明2100多年以前麻织品已成为我国纺织品的“领袖”; 几千年来,湖区人们积累了成熟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唐代有“君山茶,朗山麻,年年朝贡到京华、宋代有“无沅麻不成庄”、明清有“君山茶,朗山麻,药山草,蠡山花为洞庭四珍”、民国有苎麻织出的“浏阳夏布”闻名中外。以后历代湘北都是“麻兴,经济兴”。大革命时期,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行业协会——沅江县麻作协会,选出了会长陈功模。建国后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苎麻产业,尤其八十年代初,湖南把握了机遇,大力发展了苎麻的种植与加工,农村工业化也因此而辉煌了一段。沅江因此农民大大增收,实现了撤县建市。

3、良好的产业基础。湖南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苎麻生长,尤其洞庭湖区泥沙淤积的土壤,生长的苎麻品质更好,单纤维支数高,质地柔软,脱胶制成率高,历史以来为优质苎麻的主产区。建国后,中国农科院麻科所等科研院所、湖南的大专院校、和农业部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苎麻品种得到了很大的改良,“湘苎二号”、“湘苎三号”和“中苎一号”等优良品种,不光产量高,而且品质极好,中苎一号苎麻单纤维支数高达2700支。先进的“苎麻嫩梢扦插育苗”等技术在农村广泛普及。目前,世界苎麻产量的95%在中国,中国苎麻产量的60%在湖南。湖南有以华升集团的洞庭苎麻纺、株洲苎麻纺、益鑫泰公司,银洋集团的沅江明星麻业,以及汉寿广元麻业等规模企业20多家,基本形成了以沅江市城区工业园、沅江共华镇、沅江黄茅洲镇、汉寿蒋家嘴镇等为中心的四个苎麻纺产业集群地,苎麻纺织企业近百家。整个苎麻的加工体系和工艺水平提升较快,动力机械剥麻、生物脱胶、纯麻色织布、纯麻纺短竹节纱、竹节布、麻棉牛仔布、面料布、衬衫、西服、鞋袜和棉麻印染与后整理、农用麻地膜及其它终端产品开发的力度较大。“益鑫泰”品牌的成功推出,服装企业的纷纷兴起,整个产业已基本构成体系,位居全国领先地位。我们历年获国家、省级的苎麻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奖近百项。目前,沅江市已建有“中国苎麻纺织城”为主体的工业园区,有规划建设之中的“中国苎麻轻纺产品交易城”。尤其,明星麻业的苎麻生物脱胶,全面运用于工业化大生产,是对制约产业发展瓶颈的一个突破,而且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级鉴定。这一些都是我们发展的良好基础。

4、最大的就业渠道。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劳动力的转移是各国遇到的难题,尤其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矛盾更加突出。现在不少地方上了些大型项目,高科技含量也多,虽然经济发展了,但土地减少了,失业的人增加了,就业更加困难,因此,社会并不和谐。国家认为,纺织行业是我国的民生产业、传统产业、涉农产业、创汇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谐产业,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名片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中小企业多、产业集聚等特点。全国大约有17万户企业,就业人数至少1000万以上,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国的40%。如果将乡镇小企业全部计算在内,其产值至少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纺织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等作用十分重大。所以中央在考虑国际贸易磨擦方面,首先考虑的就是纺织行业。中央领导提出“要像保护农业一样保护纺织产业”。 国家对纺织产业特别重视,去年1月起,服装生产企业广告费税前扣除比重由2%提高到了8%,中央财政还有史以来第一次拿出关税收入5·6亿元设立纺织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纺织关键装备、新型纤维、节能环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337项目;今年国债又启动了对产业化的支持。为什么,就是看重纺织行业的就业优势。湖南虽然纺织行业方面在全国不强,但在苎麻纺织产业是可以成为全国最强的,从解决就业来讲还是最大的产业工程

5、最好的两化途径。各地政府都把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视为一种发展地域经济的战略手段。我省的苎麻纺织业如果象浙江的绍兴、江苏吴江发展麻纺产业那样,这种“双轮驱动”的速度就会加快。如江苏吴江震泽镇,政府从营造整体环境、构筑公共服务平台入手,兴建了统一的污水处理厂收费排污,降低了环境成本,引来众多企业落户。五年前根本没有麻纺产业的震泽镇,如今麻纺产业做成了特色产业、品牌产业和富民产业。全镇有麻纺企业250多家,产值25多亿元。镇党委书记顾海东说:五年前,我们不认识你,五年后我们是朋友。再过五年,我们要你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他们的农村工业化大大推进了,他们的城镇化也大大推进了,因为,他们有强大的产业作为支撑。我们以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展不快,实质性的水平不高,主要是没有强势的产业作支撑。我们如果把苎麻产业,做成家家户户都从事的产业,它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最有效的途径。

6、最响的特色产业。麻类纤维有杀抑细菌的作用,属自然环保产品,解放军总后的装备研究所的张建春将军,与西双版纳州合作开发大麻纤维,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发展非棉纤维的纺织业,可规避贸易摩擦,增加外汇收入,是国家扶持的方向。仅30万人口的江西新余县,他们与武汉大学合作,政府以6000/亩的低价给地140亩,财政划拨560万元扶持款,并担保贷款3600万元,新建了年产10000吨的苎麻生物脱胶厂,2008年年底将正式投入了生产。他们还从我省的沅江市聘请了大量农民技术员帮助农户发展苎麻,采取扩种苎麻不收种苗费,每扩一亩苎麻补助80元,以保底价8000/吨订单收购农户原麻等手段,以此做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大项目,提出要打造中国最大的麻纺原料基地。湖北咸宁的书记、市长亲自到北京向国务院汇报,要把苎麻产业做成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产业。湖南纺织产业在全国纺织行业的地位并不高,但是,苎麻的产量占全国苎麻产量的60%,如果把苎麻纺织产业做大做强,湖南的麻纺产业就可做成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特色产业。苎麻纺织业同样能引起国家的关注,在世界市场占到一席之地。我们建议省委、政府一定要做大做强苎麻纺织产业,打响这张湖南最有特色的产业品牌。

二、做强做大苎麻纺织产业的思路

1、传统优势不能丢。苎麻的种植和加工业,一直是湖南地方的传统优势,我们不能轻易的放弃这个优势。实践证明不少经济相当发达的地方,都是利用传统产业的技术优势做大做强的,浙江、广东的不少地域性品牌经济就是如此。因为它不光是我们的一种原料资源优势,而且还是一种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技术性的人力资源优势,比原材料资源优势更重要,这种优势来自于我们的传统产业,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丢弃传统产业,丢弃优势。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竞争也显得格外突出。在苎麻纺织原料方面,湖南一直是执“牛耳”的。在纺织行业中,湖南与发达地区比没有优势,唯一能在苎麻纺织产业方面,湖南能做得出全国第一,世界第一。这种优势是千万不能丢的,这关系着湖南的特色产业能否稳健发展,关系到在世界纺织行业中湖南能否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大事。以往我们怕上大型的精干麻企业,担心把家园污染了。这个问题应当重新认识。现在不管多大的企业,按照国家的环保政策,都必须在环保上要过关,再不会让企业污染我们的家园了。如今,我们应当欢迎那些大的投资者,来我们的种植区兴办精干麻加工企业。湘北应当由“原麻基地”变成“精干麻基地”。这也是保住传统优势的战略措施。

2、发展思路不能歪。一是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立足于民的经济。民本经济的特点是社会投资以民间为主,经济形式以民营为主,社会事业以民办为主,政府管理以创造环境为主的经济。只有立足发展民本经济,老百姓真正富裕了,地方的经济才能真正强大,社会才能真正和谐。二是坚持小产品,大产业思路。浙江人择业,从不专门挑选高科技产品,不贪大求洋。而是专挑适合自己生产力水平的、各家各户都能从事生产的、能直接消费的终端产品创立品牌,做大产业,拉大价值空间。其实,生产工艺越简单的产业,越容易传播与推广,越能够驱动大批劳动力从事这个产业,这个产业才能很快做大。这就像唱大合唱一样,旋律越简单的歌越容易形成大合唱。要让农民能参与到产业的工业环节中获取可观的利润,从而促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浙江人把领带、打火机、纽扣都做成巨大的产业。三是坚持小企业,大集群思路。要引导老百姓发展工业,一旦老百姓从工业环节中尝到了甜头,他们的钱就会自动出来,家家办厂,人人经营,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这就把老百姓的心思引导到创业上来了,这就是了不起的政绩,不把招商引资作为唯一选择。比如大唐镇的袜业,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大的工厂,(投资28万左右年产100万双的袜厂占相当多的比例)都是老百姓用自己的钱干起来的,到现在他们也没有特别大的企业,但家家都有袜厂,做成了很大的产业集群,年产袜子116亿双,占全国产量的65%,实现税利20多亿元,成为全国排名12位的强镇。中国是十多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让更多的人们就业就要走这种发展的路子。没有就业的发展是无意义的发展。那些单一只追求效益和政绩的发展,不是和谐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不是科学发展。

3、集群发展不能变。不少经济学家们认为,地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唯一出路在于发展产业集群。只有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产业才具有竞争力。产业做大,靠群众运动和全民参与;产业做强,靠科学技术和文化品牌,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我们的产业要“整合乡镇(企业),扩展明星(银洋集团的明星麻业),壮大华升(华升集团),做强集群”,把沅江市为中心的苎麻产业集散地打造成真正的“中国苎麻纺织城”。 我们应当向浙江人学习,选择容易普及的、适合集群化工业生产的终端产品,走地域性品牌经济之路。

3、专业市场不能缺。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落后地区的失败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市场,就构不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牛鼻子”就是市场。原材料的销售需要专业市场规范,农民和企业的利益才能得到保护,产业才能稳定发展;生产的产品需要专业市场交换利润才能体现。产业的市场在哪里,这个产业的利润就流向哪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缺失了做苎麻产业的专业市场,产品大都销到浙江绍兴和广东新塘的市场,利润也流走了,所以我们的产业始终难以强大。现在我们下决心打造专业市场还不晚,如果整个苎麻产业的国内外市场能被我们牢牢牵住,我们成了“国际麻纺产品销售中心”,我们的产业就肯定能强大。在这方面国家发改委、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的领导,希望湖南加大力苎麻纺织品专业市场的建设力度,他们也一定给予配合支持。

4、终端产品不能少。一个产业要形成优势,必须要有完整的产业链,尤其需要自己产业的终端产品。产业没有终端产品,就没有支撑产业发展的价值空间,产业就不可能稳定向前发展。比如,1公斤苎麻原麻只能卖6元,1公斤原麻纺的纱可以卖16元,而1公斤原麻的纱,织出来的袜子至少可以卖100元,这中间还有94元的价值空间。以沅江为例,如今全市8万吨左右的苎麻,都织成袜子就有75亿多元的价值和5亿元的税收可供我们争取。如果开发其他更赚钱的终端产品形成产业 ,价值空间更大,更有前景。我们的苎麻纺织产业,不能按常规一步步拓展产业链,那太慢了。要来一些超常规手段,要从产业链的终端逆向思考问题。从创立文化品牌、建设专业市场、构建营销系统、开发终端产品入手,到再考虑大规模生产产品,这才是我们的正确思路,才能称得上叫超常发展。生产袜子、内衣、衫袄等麻类混纺针织产品,也应当是我们的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好思路。因为,我们的纺出纱来后,可跨越一些产业链直接生产终端产品,缩短了产业链,拿大了价值空间。如果我们把生产袜子的项目,设法推广到乡村,让农民家家户户都来生产袜子,让“麻袜”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闻名世界的地域性品牌经济,那么我们的新农村一定会建设得十分漂亮。有人会说,益鑫泰公司的衬衫是消费品,是终端产品,价值空间也很大,为什么没有壮大我省的苎麻产业。我们认为益鑫泰的品牌建设是有成就的。但企业至今还没有改制,机制不行;其二,这个公司建造在缺少苎麻产业的人文、技术基础的地方;其三,公司没有集群化生产的意识,其周围也形成不了产业的集群化生产氛围。它的运作是“曲高和寡”,没有成为产业的真正龙头。

5、文化品牌不可无。苎麻纺织行业的产品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它都是一种高档的消费品。我们产业的发展定位也只能追求高档的或者是奢侈品。只有这样产业才有利润空间,才有持续发展的效益。要想攒更多的钱就必须创立有文化品味的知名品牌,如何发掘、利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文化,很有文章可作。浙江萧山的大型服饰企业“汉帛国际”就是做的我们马王堆的文化。“益鑫泰”的品牌虽然耗资不少,但是其内在的文化含量不多,品味不高。按中国纺织协会的副会长陈树津同志说:“你们(益鑫泰)那还是一种小文化……”。它与我们传统文化的结合就比“汉帛国际”差的远。这个方面本人虽然有一些想法,但需要企业的投入和政府的支持,尤其需要我们的领导和企业家有这方面的意识。

6、科技创新不能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回顾我省苎麻产业发展之路,不管是“苎麻嫩梢扦插育苗”、“苎麻机械剥皮”还是“精干麻生物脱胶”,每每落后是科技的落后,每每进步是科技的支撑。特别是传统的苎麻纺织产业设备落后,工艺技术也落后;加之国外没有苎麻纺织产业,技术和设备也无先进的引进,还特别有待科技的攻关。矢志不渝的坚持科技创新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永恒动力,需要我们的企业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政府的引导、支持和鼓励。

三、加大支持产业发展的力度

党中央号召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质是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都富裕起来。而三农问题在三农里面是不能解决的,马克思曾阐述了农民是在产业化、工业化过程中要被消灭的阶级。农民被“消灭”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否则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目前,只有让大量的农民跳出“农门”搞工业,才能富裕。我们要立足农村,采用浙江地域性品牌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差别优势”的苎麻产业。把它做成湖南人在世界上取得第一的特色产业。希望省政府在发展苎麻产业上多给出台一些支持的政策,象保护和支持农民种粮一样种植苎麻。其二,在新农村建设和新兴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依靠龙头企业带动。靠龙头企业带头开发终端产品;靠龙头企业加速产业升级;靠龙头企业领先创建品牌;靠龙头企业率先开拓国内外市场;靠龙头企业领头整合资源壮大规模。我们省的华升集团、益鑫泰、洞麻厂、株麻厂,银洋集团的明星麻业,沅江市的明星棉麻、恩泽公司、汇源麻业、鸿润麻业、荣信麻业,汉寿县的广源麻业,浏阳县的浏阳河麻纺等,他们都可以培育成为行业的龙头。其三,加大对产业集群地的公共平台建设。对产业专业市场、质量标准检测、公共污水处理厂要加大建设的支持力度。其四,特别是苎麻种植和加工比较的集中的沅江市,更应当加大其的支持力度。今年整个纺织行业的在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景气下,发展十分艰难,苎麻纺织业更是严重,企业普遍减产停产,农民大量的挖麻、囤麻,收入减少。沅江估计苎麻种植面积减少了10万亩左右。囤积的苎麻在40%以上,一方面麻农生活困难,另一方面,苎麻质量将变差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希望政府部门要采取保护政策,拨出一定的资金帮助收购部分苎麻,对整个麻纺产业将起到十分关键你的作用。沅江市的明星麻业利用时机,正在做产业的各种准备,他们与农村乡镇村组的苎麻专业合作社及种麻大户签订合同,合作创建优质苎麻基地,对苎麻剥麻机抓紧攻关改造,新发明的剥麻机不光速度快,剥制质量好,而且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他们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苎麻研究所生物脱胶的工业化生产成功,在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正在上高标准的环保项目、后整理项目和针织生产项目;登记注册了“朗山”“苎萝山”商标;他们开发的纯天然编织袜和高档奢侈服饰(如内裤)正在筹划运作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希望能得到省政府的政策支持。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