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海军,潘其辉   来源:江西省麻类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9-12-29   Tag:   点击:
宜春市城区苎麻加工现状调查纪要

 

宜春的夏布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纺织业的发展,传统的夏布加工业就不断萎缩。90年代中期袁州区三阳镇建成江西第一个夏布市场,年交易量100多万匹各类规格的夏布,多数夏布以坯布销往日、韩、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年夏布消费急速下滑,麻区家家户户纺纱、织布的繁荣景象消失了,只有极少数家庭作坊在加工夏布,其产品一部分转销到分宜开发为床上用品及装饰用品,极少部分夏布坯布通过其他渠道出口韩国。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的国有麻纺企业宜春麻纺厂,1994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江西苎麻纺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后又改制为江西苎麻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为大二型企业,公司总资产2.5亿元,员工1700余人,拥有脱胶、长纺、短纺、织布、染纱、织袜等生产线,年生产精干麻1000吨,坯纱、色纺纱3350吨,染色纱1200吨,白坯布、色织布650万米,服装40万件(套),苎麻保健袜300万双。创建了井竹系列品牌的衬衫、床上用品、保健袜等产品。2005年之后股份制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后经转买,现该企业为一从事纺织的浙商所有,因去年经济危机影响,已经停产。不过,原股份制企业转制后有几位骨干另起炉灶搞起了家庭式的麻纺加工或销售业。

宜春的苎麻产业经济曾经有过比较辉煌的时期,近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一产业经济已经跌入低谷。当前宜春市城区的麻纺业究竟如何?我们于近期作了初步调查。

我们此次调查了宜春市城区现有各类麻纺加工民营企业6家,具有苎麻袜机100台、织布机94台,从业人员400余人,年耗机制麻纱250吨,手工纱30吨,折合年消耗原麻约900吨。加工麻凉席13000床、苎麻保健袜860万双、衬衫1万件以及各种门帘、窗帘、座垫、餐垫、坯布、夏布等。年销售额4700万元,税收300万元。已注册的商标有“井竹”、“立达康”两个品牌的苎麻凉席、保健袜、衬衫和委托加工的红豆、波士登、鳄鱼、老爷车、相思鸟等品牌苎麻保健袜。麻凉席、苎麻保健袜、麻衬衫、汽车座垫等在国内20多个省、市、区销售,麻门帘、麻窗帘、麻餐垫、各种规格(夏布规格)的麻坯布、夏布转口至韩国、日本、东南亚。

当前苎麻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与需求。首先,这些民营麻纺企业普遍规模小,他们的加工设备简单、技术还很落后,没有产品的开发能力,多数产品品种少、档次低。如井竹、春意浓、二家企业均生产和销售苎麻保健袜、麻凉席、麻衬衫,麻袜加工工艺较简单的自已加工,麻凉席、麻衬衫加工工艺复杂则委托其他麻纺企业做。恒康麻业公司全部生产苎麻保健袜,除自己注册的“立达康”品牌外还接受委托加工红豆、波士登、鳄鱼、老爷车、相思鸟等品牌麻袜。日德、和众两个民营企业以订单生产和收购夏布,加工门帘、窗帘、座垫、餐垫。其次,这些民营麻纺企业使用的原料绝大多数从外地购进,机纺麻纱主要来源于湖南洞庭、湖北咸宁少数为江西瑞昌、上高、永新。手工纱购自本地(袁州)或上高、分宜、湖南浏阳、重庆荣昌。第三,利润低。由于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品花样单一、档次低下,市场开拓难,销售利润低,特别是麻谅席、衬衫必须到外省委托别人加工,加工费被人家赚了,产品销售价高、市场小、利润低。麻纱染色难也是影响产品加工成本高的一大原因,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麻纺厂销售染色纱,因此,企业所用色纱只有将所购的麻纱根据自己的需要请人染色,既增加了麻烦又加大了成本。宜春朝阳麻纺制品厂主要加工苎麻汽车座垫,由于买不到色纱今年则改做化纤汽车座垫。第四,企业发展“三缺”。一是缺资金,企业的资金少,想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但贷款难特别是大额贷款难;二是缺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方面没有支持,就税收来说,据企业反映他们的负税比江浙、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多出二个百分点。三是缺信息,一方面政府没有为他们提供好的信息,本省、本市政府出台的好政策这些企业都一无所知(如江西省政府有关农产品对外设窗口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缺乏交流,他们相互之间很少来往,相互间的信息自我封闭。第五,政府对具有本地特色的麻纺企业关心不够。由于这些民营企业规模小,年税收约占全市地方总税收的千分之一点六左右,对于政府来说这样一个小数可能是一粒芝麻。况且绝大多数企业加工产品的原料来源于外地,对当地的苎麻生产未起到推动作用。第六,苎麻纤维本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产品毛羽多、弹性差易皱折等也是影响麻纺织产品开发和市场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这些小型麻纺织企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但他们的产品还是有一定市场,他们还希望发展,希望政府在各方面给予支持。一是政策上的支持,如税收上给予适当减免,土地使用上给予支持,加大配套服务力度;二是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给予相关的经济补贴;三是媒体加强麻产品的宣传,扩大麻纺织产品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麻纺企业的调查,目前对我市苎麻产业经济的发展引起我们的思考。苎麻是我国特有优势的天然纤维作物,而苎麻产业经济是包涵了苎麻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加工的一个产业,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当前的产业经济情况看,对我们的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带来有很大的压力。麻纺加工企业没有龙头带动作用,原料生产就是问题,我们体系中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就很难推广,就没有经济效益。因此,个人认为,如能发展一些科技水平较高、麻纺设备先进、技术实力强的麻纺企业进入我们的产业体系,将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开展。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