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麻类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研究室   发布时间:2009-04-29   Tag:   点击: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黄红麻育种成果南繁现场展示会

为响应联合国“2009国际天然纤维年”活动,以及扩大国家麻类产业体系的宣传,经报请国家麻类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及体系办公室批准同意,由福建农林大学主办,于2009410日至1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福建省南繁基地召开了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黄红麻育种成果南繁现场展示会,体系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黄红麻遗传育种、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岗位专家以及相关试验站部分站长参加了会议,福建农业厅种子管理站、海南省农科院、福建省莆田市农业局、海南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等相关单位代表30人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福建农林大学黄红麻遗传育种岗位专家祁建民教授的超高产红麻新品种选育、航天育种、转基因育种、光钝感新品种选育等成果汇报,并就黄红麻遗传育种核心研究任务与2009年工作作了任务分解。福建漳州黄红麻综合试验站洪建基站长介绍了2009年度福建省黄红麻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计划及任务分解。与会代表对当前黄红麻遗传育种五年的重点任务、基础性、前瞻性、应急性研究重点进行广泛的讨论。会议期间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对当前麻类产业体系的工作重点、难点及瓶颈问题做了精辟的阐述,指出黄红麻遗传育种研究应与当前黄红麻生产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筛选和推广优质、高产、多抗以及广适应性黄红麻新品种,促进我国黄红麻的生产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代表们还参观了福建农林大学、中国麻类研究所海南三亚黄红麻南繁育种基地成果展示,并对福建农林大学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光钝感红麻新品种福红航1号、福红航952、福红航992育种技术成果进行现场鉴定,上述品种在海南冬季短日条件下至鉴定时止155天未出现开花结实,专家认为该育种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速上述品种的繁育,对解决我国北方红麻早花、促进南方低纬度地区红麻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