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5-6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农业部原副部长路明教授、农业部财务司邓庆海巡视员、农业部科教司张国良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内的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等11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到会现场报道。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副所长王朝云同志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致欢迎词,黑龙江省兰西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秀平同志和湖南农业科学院巡视员蔡立湘研究员分别代表主产麻区和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在大会上发言。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作了题为“我国麻类产业现状与对策”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我国麻业步入强劲的发展阶段,2007年麻类收获面积已达到194万公顷。同期麻纺工业步入快车道,麻纤维的加工总量达到60万吨,占天然纤维加工总量的8-10%;麻类出口创汇突破20亿美元;麻类科研实现了“三大跨越”:由传统常规育种向分子育种跨越、由农业微生物加工向酶加工跨越、由传统纺织原料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材料跨越。报告对我国麻类产业的发展前景、包括麻类产业的新变化、麻类育种的新成果、麻类栽培技术的新进展、麻类加工面临的新问题等麻类产业现状进行了全面阐述,从而从规划种植区域布局,优化产业带建设;加速生物法麻纤维提取的研究和应用;加大麻类新用途的研发力量;开发多功能产品,依托麻类品牌取胜国际市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麻类产业的发展对策。报告还介绍了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筹备和团队构建情况。
路明理事长就如何发挥行业协会在科技中的作用作了重要指示;张国良处长详细阐明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任务、作用和要求。他指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要着力于发现并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产业发展的立项建议,搜集各种产业基础性资料,紧密跟踪产业发展动态,为政府部门的应急性工作提供科技支撑;要求参加体系建设的专家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诚信意识,形成调研方案和工作细则,成立执行专家组,讨论制定今年的工作计划,按质按量、又快又好地完成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根据会议要求,国家现代农业工程信息中心专家对参会代表进行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网络培训。
会议期间,财政部教科文司宋秋玲副巡视员与农业部科教司刘艳副司长专程到会指导,并与功能研究室主任等专家进行了座谈。
会议分组学习了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讨论了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细则、技术需求调研方案、产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学科领域前瞻性研究等内容。强调要摸清麻类产业的现状,稳定产业,增加麻农收入,推进机械化生产,正确处理市场、企业、农户的关系和撑握国家相应的政策体系等;对现有的成果,进行组合,形成一条龙服务,重点解决麻类病虫害的防治等种植技术等。
会议认为,当前正值全球遭遇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麻类生产处于低谷,麻纺企业承受巨大的压力,出口受阻。麻类产业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优质麻率低,原料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二是机械收获设备落后,劳动成本较高;三是原麻脱胶污染严重,治理成本过高;四是产品附加值较低,纤维变性和产品后整理技术亟待加强。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要坚定信心,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科技含量,加快麻类纺织加工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增加麻类产品附加值,提高麻类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会议就岗位设定和增补、麻类综合利用与新用途研究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通过了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建议名单。
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专家还具体提出了如下建议:麻类作物种类多、区域广,应考虑增加科学家岗位特别是麻类后加工处理方面的科学家岗位;制订相关制度,科学协调好岗位科学家与实验站之间、体系内人员与其依托单位的关系;将示范县纳入产业体系,并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
在闭幕式上,首席科学家熊和平研究员对讨论中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解释,特别是麻类生产目前处于低潮,更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纺织原料对天然纤维的需求较大,麻类可以补充这一不足。他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团队成员要提高整体意识,做好岗位科学家、试验站、依托单位等方面的对接工作。二是分步骤完成规定的工作,及时提交工作报告:先分组分赴全国主产麻区进行调研,
会议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标志着麻类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也标志着麻类科研有了名正言顺的国家队,这将为我国麻类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