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试验采用专用育苗基质,通过设置育苗基质和壤土不同混合比例进行苎麻种子育苗效果比较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探究苎麻种子出苗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苗床土全部采用基质育苗的效果最好,基质和壤土复配,基质占的比例越大,育苗效果越好。
关键词:杂交苎麻;基质;育苗试验
苎麻又称“中国草”,属荨麻科苎麻属作物,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纤维作物,具有抑菌、透气、凉爽、防腐等优点。中国苎麻种植面积和原材料占世界的90%以上,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天然纤维制造天然纺织产品备受人们喜爱,使得对苎麻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加,杂交苎麻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
在生产中,由于苎麻种子很小,1kg种子约有1500万粒左右,苎麻种子发芽势弱且麻苗纤细,导致杂交苎麻种子育苗难度大,因此,苎麻育苗时对苗床土壤要求较高。目前,有关苎麻育苗基质的筛选研究很少,本研究以全价育苗基质为基础,混合不同比例的壤土,探索苎麻种子基质育苗方法,为集约化设施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全价育苗基质:(有机质+腐殖酸)>50%,pH值(水浸)5.5~6.5,电导率0.5~2.0dS/m,阳离子交换量10~100eq/m3,总孔隙度:70%~80%。此基质采用纯天然矿物原料配合十六种植物所需的大、中、微量营养元素,运用现代工业手段制备生产的高营养、多元缓释育苗基质。壤土:柳家坝试验基地菜地的土壤。川苎16杂交苎麻种子:50g。塑料穴盘:4个,每个穴盘含60孔。
1.2试验方法
1.2.1处理设置
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播种前按照每15kg基质兑水3kg的比例把基质调和均匀后,再根据不同比例加入壤土复配成混合基质,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把混合基质调到湿润状态。各处理土壤与基质配比如表1所示。
表1 处理土壤与基质配比
1.2.2播种
播种前每个穴盘的基质均保持湿润状态,播种时每个处理和对照均播种一个穴盘,每个穴盘共60个穴孔,每个穴孔播种5粒,共计播种300粒种子。
1.2.3试验管理
播种后把所有处理放进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6℃左右,每天保持16h的光照,8h的黑暗环境。播种后,每天进行观察,如发现穴盘中的土表层发干则立即用喷壶进行喷水,喷至湿润状态即可。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苎麻种子发芽时长统计
苎麻种子播种10d对每个处理的出芽时长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
2.2不同处理苎麻出苗结果
苎麻种子播种17d对每个处理的出苗率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从表2、3可以看出,T1的发芽时长比其它处理都短。
表2 处出芽时长统计
表3 不同处理出苗率
2.3不同处理幼苗农艺性状表现
每个处理选取5株长势均匀的幼苗,在播种46d进行测定。测定苎麻幼苗植株株高:测量植物地面的裸露部分到植株叶心之间的距离。测量苎麻幼苗植株茎粗:利用游标卡尺测量距离栽培基质上方1cm处的茎部直径。各处理的株高、茎粗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T1的平均茎粗和平均株高均高于其它处理。
表4 不同处理株高、茎粗
表5 移栽后成活率调查表
2.4移栽成活率
将4个处理经过一周炼苗后,按照常规移栽方法移栽到大田,10d后再进行田间调查,移栽后成活率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移栽大田后,由于T1根系粗壮,T1处理的田间成活率最高,T3>T2>CK。
试验表明,CK直接采用壤土育苗的出苗率为11.0%,T1、T2、T3的出苗率均比CK高,分别为56.0%、26.0%、32.6%,而且T1、T2、T3的长势均优于CK,其中,T1表现最好。在试验过程中发现,T1、T2、T3处理增强了幼苗抵御外界环境干旱胁迫的能力,保水性较好,相对含水量、孔隙度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CK,其中,T1的保水性最好,T3>T2。苎麻作为多年生作物,在育苗生长的全过程需水量大,对水分的反应非常敏感,全部用基质育苗为苎麻幼苗提供了良好生存环境。T1、T2、T3复配基质比CK适合育苗,其中,处理T1更适合苎麻育苗。T1处理全部采用基质育苗出芽时间比其它处理短,移栽在大田后,调查发现T1处理的成活率最高。因此,通过试验可知,基质比例含量越大,保水性和出苗率就越高,移栽在大田后,机质配比高的处理,根系发达、苗子粗壮、成活率高。大田育苗中,通常杂交苎麻种子的出苗率约百分之十几,通过该试验表明苗床土如果全部采用全价育苗基质,出苗率可达56%,能够节约用种量。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全部采用基质进行育苗,能够减少浇水次数,且苗床土基本上无杂草,节约了除草劳动力和物资成本;全部采用基质育的苎麻苗根系粗壮,取苗时可以带土移栽,可提高麻苗移栽的成活力。如需进一步节约成本,可适量加入一定比例壤土复配进行育苗,其中,基质配比越大,出苗率就越高,长势越好。
文章摘自:李萍,杨燕,崔忠刚,唐朝霞.杂交苎麻种子基质育苗试验研究[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0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