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登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5-02   Tag:   点击:
“麻时尚”何时归来

 

■中国产麻最多,自己却用得少,95%出口

■湖南曾经大发“麻财”,而今优势正被赶超

■国家启动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重振麻业

                                 

麻织品,曾经是中华民族最时尚的服饰。可时尚流转,最早尚麻爱麻的中国而今一地尴尬。15,人们涌进省展览馆服装展销会,看锦绣服饰,悦在心头。纯棉服饰总那样时尚火爆,而纯麻服饰却难觅踪影。记者搜遍全场,仅看到几条混纺的裤子,含麻80%45%20%不等,售价200元上下。

中国产麻第一,每年60万吨,尤其被称为“中国草”的苎麻产量占全球90%,但产销极不对称。中国麻产品仅5%在国内消费,95%出口,产值达700亿元。中国人冷落的麻时尚,却在国外风靡。

遗落的东方“衣祖”

麻是中国最古老的时装,素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麻织物的源头可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据考证,麻的使用比丝绸早5000年,比毛早6000年,比棉早9000年。

炎黄时代,男耕女织,麻纺形成规模,衣着区分男女。澧县彭头山遗址曾出土6000多年前的麻织品。战国时,精细的苎麻布已和丝绸媲美,是贵族馈赠的珍品。但大麻粗衣一直是普通大众的日常衣着。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麻纺技术达到成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麻织精品和稀世珍宝“素纱禅衣”,成为麻纺工艺的里程碑。当时的湖南民谣这样唱到:“君山茶,崀山麻,年年朝供到京华”。也在此时,麻织精品与丝织精品沿“丝绸之路”西进,进入中东、欧洲。

但时尚永远在变,数千年来蔚为大观的中华麻文化,在宋元时式微。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和利用,棉纤维粉墨登场,逐步取代了麻纤维作为大宗衣料的地位。近代以来,西风东渐,生活情趣、服饰观念发生“革命”。服装面料光亮、华丽、挺括的时髦风标,取代了传统麻面料的古朴、粗犷、易折皱,西服、牛仔裤、休闲装等西方服饰占据衣橱。洋洋大观的“麻装霓裳”淡出江湖,棉纺成为服饰主流。

记者曾遍寻长沙街头,寻求当下的人们“爱麻穿麻”的理由。爱美的赵兰萍女士告诉记者:“我前年花700多元买了一条麻料的裤子,但不爱穿,一直压在箱底。麻面料容易起皱,不成型,熨烫打理很费事。”人们既爱之且烦之,就是时下对待麻料服饰的普遍心态。

麻制品风光不再,甚至被视为麻绳、麻袋等粗陋之物。原因有二,一是技术问题,国内麻纺技术滞后,只能生产低支、粗糙、厚重的初级面料,穿着时刺痒“扎肉”。二是价格问题,由于原料成本、加工难度等原因,麻面料比棉贵,每米50元至100元,高档纯麻制品更是价格不菲,再加易起皱“伺候”难,消费者“望麻却步”。

中国麻产业受制于人

说起麻,不少专家津津乐道:麻织物散热、散气味、散湿气,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它与棉丝毛进行混纺,可以弥补缺陷,达到最佳织物功效。麻衣料冬暖夏凉,透气滑爽。所以贴身穿麻布,等于随身携带“天然空调”。

麻类的种种妙处,唤不回国人对麻的追捧。但“麻时尚”在国外却被发扬光大,这绝不仅仅是消费习惯,更重要的还有文化、传统等原因。在西方,麻制品一直被看作品位和高贵的象征,深受有身份、有地位者喜爱。埃及的法老服饰,日本的传统服饰,韩国的国服,甚至阿拉伯头巾,伊斯兰长袍,基督教庭的圣经、圣袍等,都是精美的麻织物。尤其是麻类作为天然纤维,其抑菌杀菌的绿色特性备受推崇,欧美人喜爱着麻装、盖麻被、用麻具。

而我们却冷落了自己的宝贝。这种“外俏内冷”现状,使得作为产麻大国的中国受制于人,甚至横遭盘剥。在国际麻纺产销链上,中国大量生产麻纱、坯布,出口发达国家,利润微薄。而人家通过织造、染色和后整理,织成高支轻薄的面料,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件件精美麻制品。一件高档纯麻服装卖上千美元,一套麻制床上用品卖几千欧元。

中国失落的不仅仅是传统,从当今时代来看,更有科技的失落。织出布卖给人家,人家整理后再买回来,自己辛苦孕育的种子在别人那里开花、结果。对此,工程院院士周国泰说:“中国人就是给别人打工,出卖劳动力挣一点血汗钱。原因就是技术不在我们手里。”

振兴麻业“赛跑”开始

中国是麻类资源最多的国家,种植2000万亩,麻农上千万之众,仅湖南逾10万户。但麻用于纺衣织布、制造绳索渔网,已经老套。据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熊和平所长介绍,麻类纤维质含量达70%,燃料乙醇转化率达44%,其作为战略能源物质等,新用途很广泛,麻类开发在世界方兴未艾。

正因为此,国际上形成了一股对麻纤维的你追我赶之势。美国是麻制品的最大消费国,但其麻资源种植为零;欧洲是传统麻制品消费区域,不逊于美国;亚洲更是一个大市场,尤其中国未来20年,天然纤维消费量将超过40%。非洲、澳洲也在争抢麻纤维市场份额,与美欧亚“四分天下”。这种大趋势将持续影响整个21世纪。

对于中国而言,振兴麻产业除“外逼”因素之外,还有紧迫的内部需求:一是棉价飞涨,一度升至30000/吨,市场上棉花短缺,亟需麻纤维补充;二是麻产品去年出口产值增至700亿元,在启动内需的政策需求层面,能够拉动内需7000亿元。

“赛跑”刚刚开始,中国握有最丰富的麻资源,占得了先手。但与对手博弈,麻产业链条“短板”也明显。在上游,育种、生产水平滞后于国际麻制品市场的发展,收麻剥麻靠手工,优质率低,优质品种覆盖率低,纤维含量低;在下游,生物脱胶技术未充分推广,初加工、染整技术和后处理工艺仍薄弱,终端制成品短缺。

中国初露“麻时尚”

中国已在行动。2009年启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覆盖16个省(市)麻产区,目标是建成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技术支撑终端,且已形成环保麻地膜、麻类蛋白饲料等新技术产品。

麻业“十二五”规划也已绘就,始终贯穿三大原则:一是不与粮棉争地,实施苎麻山坡地、亚麻冬闲地、红麻滩涂地的“三地”战略,形成麻类区域特色;二是紧扣环保主题,利用山地、荒地、盐碱地等边际土地,培育高产、优质、高抗、专用新品种,创建生态麻园基地;三是攻克麻纺脱胶、加工的关键性难题,提高麻纤维可纺性能和工艺水平,造就多样化的麻产品。一些专家,尤其是纺织和消费专家呼吁,还要加强麻产品的科普宣传,让对麻陌生的年轻人喜爱麻织品。

湖南是中国产麻第一省,苎麻加工能力也居国内前列。但经历了上个世纪末的“发麻财”后,仍有不少限制因素。而今,优势正在被外省赶超,像一度领跑国内的麻纺精品“益鑫泰”,主业也没做得大,做强更是艰难。其实,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龙头单位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就在湖南,一些重要科技成果也在湖南问世。如果战略得当,麻产业的振兴必将带来麻时尚的回归。

对此,熊和平作为国内麻类研究首席科学家,他预言麻业崛起正当其时,中国麻时尚也初露端倪。就在一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研发的麻面料“四件套”:两个枕套、一张床单和一条被罩,标价19860元。

麻时尚蓄势待发,用现代科技脱去其粗,用现代经济褪去其贵,让越来越多的麻产品进入寻常门庭,汉朝的“麻裳翩翩”将不是绝唱。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2009年正式启动建设,是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的50个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之一,围绕麻类产业发展需求,进行苎麻、亚麻、红麻、黄麻、大麻、剑麻等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与示范,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

主要职能是:一、选育适合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二、研究并推广高效栽培、病虫草害防控、高效节能环保麻类生物脱胶和生物制浆技术;三、研发纤维乙醇、纤维基材料和麻类生物酶制剂;四、收集分析麻类产品及其技术发展的动态与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麻农开展技术示范与服务。

公益性、基础性是其核心。重点研发、基础性工作、前瞻性研究和应急性任务是四大工作重点。

该体系由麻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试验站组成,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研发中心下设育种、栽培与耕作、病虫草害防控、设施设备、加工、产业经济6个研究室;在全国麻类主产区设立了20个试验站。

整个体系建设共31个单位参加,由27个岗位专家团队(132人)、20个试验站团队(100人)、100个麻类主产县的300名技术骨干组成,532名成员分布在麻产业各个技术环节。

20个麻类主产区

苎麻:咸宁、张家界、达州、涪陵、宜春、沅江

亚麻:哈尔滨、长春、伊利、大理

/红麻:南宁、萧山、漳州、信阳

大麻:大庆、西双版纳、六安、汾阳

剑麻:南宁、湛江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