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苎麻不仅是我们国家一种特色的农业产品,而且是四川省大竹县一种非常核心的产业,拥有极广阔的产业集群,由于产品大多都是初级加工品,因此已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使苎麻产业能够发展得更好,本文选择了四川省大竹县的苎麻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深层次研究分析。
关键词:苎麻;夏布原材料;产业化;经济价值;经营模式
中国西南部是苎麻的原产地,该区及其苎麻纺织被誉为“民族纺织的发源地,万年纺织的祖宗”。大竹县种植的苎麻凭借面积广阔、质量优异以及生产数量庞大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里生产的苎麻平均每纤有1800以上的支数,在苎麻产业中有非常重要的关键地位,其原麻交易数目以及价格的变化会对我国甚至全球的苎麻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大竹苎麻价值及产业现状
1.大竹苎麻价值
(1)饲用价值
苎麻嫩茎的叶子具有苜蓿,是相当丰富的营养价值,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同时还含有大量维生素以及氨基酸,是优良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材料。在我国南部,因为夏季温度湿度都比较高,所以不适合栽培苜蓿等北方优良牧草,但是苎麻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即使在温度湿度都比较高的环境下,苎麻也可以良好的生长,并且具有相当高的生物产量,所以在我国南方区域,有利于对苎麻展开蛋白质饲料的研发工作,还有非常美好的市场前景。
(2)药用价值
苎麻具有凉血止血、处理骨折、外伤止血以及安胎的作用。①凉血止血:苎麻叶味道甘甜、性质寒凉且没有毒性,可以起到凉血止血的作用,临床上还可以用在治疗咯血、吐血、血淋、尿血以及跌打损伤等多方面,可以起到疏散瘀结、消退肿块的作用,针对女性月经期出血量大也能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②处理骨折:当出现骨折状况之后,可以将新鲜的苎麻叶片做成泥状,涂抹在骨折,对断开的骨头进行固定处理,换药频率是一天一次,不仅可以消退肿块防止再痛,还可以帮助断开的骨头重新生长。③外伤止血:将苎麻叶片和地衣毛按照1比1进行配比,置于阳光处,晾干以后处理成粉状,涂抹在出血,可以迅速止血。④安胎:将苎麻根部进行入药,可以拥有安胎、消散孕妇生产前后烦躁心情的作用。
(3)纺织功能苎麻拥有吸收和疏散湿气、透气性好且舒服、防止发霉抑制病菌、贴近肌肤防止发痒、抵抗臭氧以及预防紫外线照射等作用,具有“千年不烂软黄金”的美誉,纺织工艺上经常会用到苎麻这类韧皮纤维,它属于一种优良的自然纺织纤维。将其和相同规格的棉织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使用苎麻制造的产品在透气性能、散湿性能以及坚硬性能方面有显著优势,由于这些不可替代以及不能超越的特性,苎麻成了尤其珍贵的自然纤维,在民用、军用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4)水土保持在我国北方种植沙棘,在南方种植苎麻。人们往往会选择在坡地上栽培苎麻,因为其枝叶非常茂盛,根系也比较发达,所以对水土流失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根据相关观察以及试验研究发现,不管是缓坡或者是陡坡,在栽培苎麻的第二年开始,其每年的径流系数均在0.06之下,每年的土壤侵蚀强度也都在19t/km2之下,是一种轻度的侵蚀,因此苎麻对水土保持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苎麻是一项节省费用、效果强大、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备且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治理南方坡耕地的植物技术,具有推广价值。
2.大竹苎麻产业现状
(1)大竹苎麻种植现状大竹是我国其中一处种植苎麻产量很高的区域,目前其种植面积以及总产量占到了全国范围的40%之上,占到了整个四川省的60%之上,一直以来都是全国高品质苎麻原麻的核心生产基地以及交易市场。在2007—2016年,由于金融风暴、环保理念、生产工艺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苎麻产业一直处在比较低迷的环境中,我国的苎麻种植面积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趋势,而四川的苎麻种植地区因为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以及农户对种植苎麻所保持的热情,种植面积减少的速度要明显慢于国内其他区域。根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14)》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播种面积约为5.95万hm2,其中湖南的播种面积减少到了0.73万hm2,约为全国的12.20%;湖北的种植面积减少到了1万hm2,约是全国的16.88%;江西的种植面积减少到了0.46万hm2,约是全国的7.74%。然而四川的种植面积约为2.93万hm2,约是全国的49.13%,其中大竹占到了65%以上,已经成为实际上我国种植苎麻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域,并且成为原麻价格的参照标准。自2017年初以来,随着我国苎麻出口比重的提升,我国的苎麻市场开始逐步回暖,农户重新燃起了种植苎麻的热情,大竹县种植面积扩大到了0.9万hm2,每年可以生产2万t原麻。主要品种有:川苎8号(0.73万hm2)、川苎11号(0.13万hm2)、川苎16号(22hm2)、玉竹1号(11hm2)。其中,玉竹1号苎麻平均每纤能够达到大约2800的支数,在全国范围内是第一名。
(2)大竹苎麻产业化经营现状
大竹在2006年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苎麻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体系,存在23个原麻脱胶、梳、纺、织等苎麻企业。整个县城的加工苎麻企业,每年能够使用1万t原麻,占到了全县每年生产原麻的1/3,有60%的原麻被销售到了湖北、湖南、江西以及四川等地区的企业,大竹的公司主要生产精干麻、苎麻条、纯麻纱以及混纺纱等中端麻织品,四川玉竹麻业公司生产的04、05高档苎麻条以及高支纱线,在国内外都有很好的销售市场,研制的苎麻新型原料,已经应用到了和军工企业的合作中。令人惋惜的是,大竹著名的、具有民族风格且历史悠久的麻类制品——“夏布”,其生产规模极其小,加工工艺正处于消亡的边缘。
二、大竹苎麻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1.打剥手段落后
苎麻种植让其自然生长的情况依旧比较常见,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极大地影响了苎麻的产量情况。剥麻的工艺比较落后,还主要停留在手工剥麻,既费时间又费工力,严重影响了种植的效率。使用人工形式对苎麻进行打剥,其工作强度较高,且效率相对较低,人工费用占到了全部利润的35%以上,导致苎麻的相对效益出现了低下的情况。另外,除了苎麻的价格在2021—2022年有所上升并且保持稳定之外,最近10年的苎麻市场环境一直都是低沉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苎麻打剥设备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少。目前,在市场中使用的打剥设备具有工作效率低、强度高、性能不够稳定、打剥品质低劣等问题,而且不适合在丘陵区域进行打剥工作,因此,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使用。另外,因为使用设备对原麻进行打剥工作,导致清洁性以及色度不能够得到苎麻加工企业的认可,所以市场价格与人工原麻相比降低了大约5元,严重影响了苎麻打剥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开发过程。
2.苎麻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
苎麻具有丰富的价值作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苎麻的纤维价值作用已经被充分利用,但关于苎麻嫩茎和叶片的高蛋白、麻骨可以作为食用菌的基质,麻骨可以制作纤维板,麻蔸可以入药使用等方面,暂时还没有被完全发掘出来。目前,因为人们对苎麻的认知偏差,劳动力的缺乏,以及政策制度的支撑等原因,使苎麻的应用价值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因此,要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苎麻的综合利用,就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苎麻的综合利用价值为出发点。
3.苎麻产业链发展不足
即使四川苎麻的生产数目庞大、质量优异,然而因为存在企业技术能力薄弱、产品档次不够高、没有优异的自我创新能力、产业链条不够长等原因,使产品以初加工以及半成品为主,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没有很强的竞争优势。①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程度不高,不能发挥全部加工能力。②加工装备陈旧,技术结构落后,生产工艺低下,没有强烈的竞争优势。③产品的开发水平低下,加工产品的档次低下。④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动力不足。⑤苎麻加工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处理污水的费用比较高,目前使用的几种生物脱胶技术都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大竹的苎麻被销售给了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等多个苎麻加工企业,但是只占到了原麻消费总量的20%,其余部分都被销售到了湖北、湖南、江西还有绵阳等区域。这几家企业加工的麻类品种不够丰富、产业链条不够长、品牌知名度不够高、销售数量存在一定限制性,因此难以提高经济利润。另外,苎麻加工企业与麻农、苎麻经纪人之间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在种植、加工和销售的每个步骤中都相互独立,很难形成产业的合力,对农户的收入拉动作用不大。
三、大竹苎麻产业化经营对策
1.提升苎麻生产中的机械化程度
由于种植生产苎麻的环节中严重缺少了青壮年劳动力,传统的种植苎麻方式和手工打剥苎麻的方式成本费用非常高,效率却非常低下,平均每名娴熟的技术工人每天只能够收获5~6kg原麻。由于人手不足,无法第一时间收获原麻,从而影响了其产量以及质量。使用目前的设备对原麻进行收获,存在外观质量差、脱胶以及梳理困难等问题,很难在田间进行大范围推广。同时,考虑到大竹种植苎麻的现实地形情况,想要实现全过程使用设备的可能性比较小,对已有的苎麻收割机械进行改造优化,使其达到半机械化。选择培育适合设备收获的苎麻优势品种,并与设备收获苎麻栽培新型技术相匹配,研发出设备收获原麻的脱胶、梳理等新兴技术,并在田间生产管理中进行大量推广与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缓和种植苎麻地区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收获原麻耗费力气的矛盾,还可以减少生产费用成本,提升苎麻的经济利润,而且可以促进土地流转、麻区股份运作、苎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的形成,从而推进苎麻的集约化、规范化生产,为进一步提升原麻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另外,大力研发打剥设备,对苎麻收获加工设备进行研究和开发,以已有的设备为基础,支持科研单位、种植生产企业进行更多独立或合作研发,关键是要研发出适合山区特点的苎麻收获设备。鼓励和支持构建出专业的设备化收获苎麻团队,实行社会化服务,使农民摆脱劳动束缚,提升收获效益。
2.开发苎麻多用途产品
对苎麻的多用性进行探究,开拓了其更广泛的使用领域,因其能够饲料化,从而使苎麻在饲料领域能够得到应用。利用苎麻骨进行食用菌栽培取得成果以后,可使苎麻在食用菌领域得到大量的需要,并将其发展成新兴的培养基质,实现了该技术的产业化,并对更多食用菌企业产生了极大益处。苎麻在传统的栽培方式下,属于一类纤维作物,只有其纤维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麻叶、麻骨等副产品不能被利用,其综合利用率还不能达到10%。达州市农科院麻类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苎麻副产物饲料化与食用菌基质化高效利用技术”,成功将苎麻的麻骨和麻叶直接制成了高质量的蛋白质饲料和食用菌基质,使其资源利用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84%之上。将苎麻用于饲养牛和鹅,可以达到一麻有许多用途的目的,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种麻的经济效能。大竹也可以借鉴达州市农科院麻类作物研究所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使苎麻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多用途的苎麻,从而能够为当地的麻农带来更大收益。
3.维护苎麻市场的稳定
将大竹苎麻的资源以及加工的基本优点凸显出来,增强对高品质苎麻的基地建造,大力培养龙头企业,针对苎麻深加工技术进行优化,打造知名品牌,努力使之成为四川省麻纺加工的“中心”。达州市近年在大竹苎麻的主要生产区域建造了许多高品质苎麻基地,充分展示了基地的表率作用,带领更多农户能够科学合理地种植苎麻。要主动推动企业的战略重组,将中大规模的优秀企业当作龙头,将苎麻相关产品当作纽带,以股份化产权、规模化经济、高度化产业、集约化经营、创新化产品为核心,针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改善,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纺织集团,形成一定的合力,加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另外,大力研发苎麻相关产品,并对服装、服饰等终端消费产品进行积极开拓。大力支持并培养龙头企业,对已有地区范围内基本加工环境较好、创新性研发能力较强、制造的产品在市场环境中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麻纺企业增强扶持力度,并对其进行持续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发展得更好,持续研发出新型材料以及著名产品。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采取收购、重新组合等市场化方式,对其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构建出新型企业集团。支持各种类型的民间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参加到对苎麻产业的研发工作中,并积极培养新型龙头企业。对不同所有制的相关企业,应该将税费相关制度、资源利用相关制度以及融资相关制度进行统一,为各个经营主体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条件,将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完善苎麻产业链
促进苎麻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创建特色的苎麻镇。在政府的主导下,依托特色的苎麻产业,积极申请国家特色小镇的打造工程,以“政策制度带领,企业积极参加”的方式,打造大竹的苎麻文化展览馆,让人们感受到农业文化的无限魅力。将文化旅游与工业旅游相结合,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球麻类展览活动,进行麻类技术交流、服装展示、新产品信息的展示活动,使公众能够步入苎麻文化的体验中心,认识到苎麻的丰富文化底蕴与文化背景,并带领消费者在工厂进行了解,展示出生产的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从而提高品牌的影响作用,提高消费者对苎麻产品的需要。另外,因为答主的麻纺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不先进、资金循环不通畅、产业链条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构建麻纺企业联合体,组成合而分的架构形式,使农民和企业一起谋求发展。联合体企业不单单指麻纺企业之间的联合,还牵涉整个麻纺产品产业链条的联合,包括物流企业、销售企业、农户、麻纺企业、零售代理商、成品企业、设备制造公司、织布企业、网络销售企业、外贸企业、印染企业、设计公司以及农户在内的众多家企业之间的联合,加快企业与学校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科学研究合作,关注农户、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网商、研究机构以及协会之间的联合情况,构建出一个从农田到衣橱的系统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1]黄红霞,郭小文,黄林芹.达州市达川区苎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3(4):71-72.
[2]李仁军,张维凤.大竹县苎麻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0(3):19-22.
[3]崔忠刚,朱贤芳,于萍,等.四川苎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2019(2):50-52.
[4]熊伟,汤涤洛,潘国雄,等.咸宁市苎麻产业化发展规划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8):128-131.
文章摘自:刘峻潇.我国特有农作物产业化经营模式探讨——以大竹县苎麻产业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5,(05):14-16.DOI:10.14013/j.cnki.scxdh.2025.05.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