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黑亚3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的原茎产量为6779.63 kg/hm2,比对照品种黑亚16号增产1.79%;全麻产量为1778.10kg/hm2,比黑亚16号增产14.09%;种子产量为1002.67kg/hm2,比黑亚16号增产11.37%。该品种的全麻率为31.67%,纤维强度为263N,生长势强,抗旱性好。该品种于2024年4月2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亚麻(胡麻)(2024)230006。
关键词:亚麻;品种;纤维型;黑亚31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是一种生长在北温带地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一种喜欢冷凉多湿、长日照的作物[1]。亚麻纤维具有强度高、吸湿性强、散热快、耐摩擦、耐高温、不易燃、不易裂、导电性小、吸尘率低、抑菌保健等特性[2]。因此,亚麻纤维被誉为“纤维皇后”,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之一[3]。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质肥沃,非常适合亚麻的生长发育和纤维的形成。此外,黑龙江省土地辽阔、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种植。因此黑龙江成为我国纤维亚麻的重要生产基地[4-6]。2023年我国亚麻种植面积为1.3万公顷,其中黑龙江亚麻种植面积为0.5万公顷,占全国的40%。同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控制亚麻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逐渐被挖掘,为亚麻品种改良和分子育种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先后确定了与亚麻株高、工艺长度、单株蒴果数、分枝数相关位点[7],并预测出了亚麻出麻率、株高和种子重量等相关候选基因[8-9]。此外,在病害分子研究方面已达世界同行业领先水平[10]。但在亚麻产量、品质和纤维利用方面,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为我国生产的亚麻纤维存在品质差、长麻率低、梳成率低等问题,导致其不适合纺高支纱,影响了亚麻制品的质量,同时限制了纺纱的效果和纺纱机械的工作效率[11]。这些因素导致我国高品质的亚麻纤维原料供应严重短缺,黑龙江亚麻纤维原料占全国亚麻纤维的70%,而我国亚麻纤维原料约85%以上依赖进口[2]。因此,培育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亚麻新品种,对实现我国亚麻原料自给,提升我国亚麻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选育程序
为了满足生产中对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纤维型亚麻新品种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前期对大量资源的精准鉴定后,筛选出的母本为1993年从法国引进的ARGOS,其具有高纤、抗旱、抗倒伏性强以及高抗锈病、炭疽病、枯萎病的特点。筛选出的父本为2005年从法国引进的CAESR Augustus,其具有高纤维的特点。2007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现代示范园区(哈尔滨市,道外区,东经126°48′55″,北纬45°49′44″)以这两个品种为父母本配置杂交组合,2008―2015年根据育种目标进行系谱选择,组合号为07783。2016年决选出一个品系,品系号为07783-1-8-10。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现代示范园区进行鉴定试验。2021―2022年分别在哈尔滨、绥化、克山进行了黑龙江省亚麻品种适应性试验,并最终命名为黑亚31。选育过程如图1所示:
图1黑亚31选育过程
2 材料与方法
母本: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1993年从法国引进的ARGOS;
父本: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5年从法国引进的CAESR Augustus;
申报品种名称为黑亚31,育种方法为常规杂交选育,详见选育程序。
2.1 鉴定方法
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现代示范园区内进行品种鉴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三次重复,小区面积3m2,10行,行长2m,行距0.15m,每平方米有效播种粒数2000粒。区间道0.5m,组间道1m。
2.2 适应性试验
按黑龙江省亚麻品种认定要求,以黑亚16号为对照品种,2021―2022年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市,道外区,东经126°48′55″,北纬45°49′44″)、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市,阿城区,阿城农场,东经127.03°,北纬45.52°)和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市,东风农场,东经12.21°,北纬46.65°)开展适应性试验工作。适应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三次重复设计,小区面积6m2,8行,行距0.15m,区长5m,区间道0.5m,组间道1m。
3 试验结果
3.1 鉴定结果
2019―2020年进行两年的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平均原茎产量为4492.05kg/hm2,比对照品种黑亚16号增产0.07%;全麻产量1169.63kg/hm2,比对照品种黑亚16号增产22.85%;全麻率31.51%,比对照品种黑亚16号高5.2个百分点;种子产量为823.21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3.1%。且该品种抗旱性强、抗倒伏能力强。
3.2 适应性结果
2021年试验结果表明:原茎产量达到6940.37kg/hm2,比对照品种黑亚16号增产1.90%;全麻产量为1866.70kg/hm2,比对照品种黑亚16号增产14.38%;种子产量为999.22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4.46%。全麻率为32.30%。
2022年试验结果表明:原茎产量为6618.89kg/hm2,比对照品种黑亚16号增产1.67%;全麻产量为1689.49kg/hm2,比对照品种黑亚16号增产13.77%;种子产量为1006.11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47%。全麻率达31.03%。
两年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原茎产量平均为6779.63kg/hm2,全麻产量平均为1778.10kg/hm2,种子产量平均为1002.67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16号增产1.79%、14.09%和11.37%。平均全麻率为31.67%。
表1黑亚31主要农艺性状和适应性
表2黑亚31产量试验结果
4 特征特性
亚麻新品种黑亚31亚麻新品种性喜冷凉,生育天数75d。始花期早,花冠中等蓝色,花中等大小,花药蓝色,花丝浅蓝色,花柱蓝色,花瓣相对位置重叠,萼片斑点数量极少(或无);蒴果无隔膜纤毛,种皮褐色;工艺成熟期茎秆为淡黄色。株高85.09cm,工艺长度70.07cm,单株分枝数4.29个,单株分茎数1个,单株蒴果数6.66个,蒴果小。高纤、抗倒伏性强。
5 栽培要点
黑亚31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前茬以杂草基数少,土壤肥沃的大豆、玉米、小麦等为宜。在黑龙江种植区域内,播期在4月20日至5月10日;15cm条播,播后及时镇压,每公顷有效播种粒数1875~1995万粒;使用m(N):m(P):m(K)=1:2:3的复合肥作为底肥,每公顷施肥量为150~225kg。苗高10~12cm时进行化学除草,工艺成熟期及时收获。
6 适宜区域
适宜在黑龙江省全区域,春季种植。
参考文献
[1]帅瑞艳,刘飞虎.亚麻起源及其在中国的栽培与利用[J].中国麻业科学,2010,32(5):282-286.
[2]王玉富,邱财生,龙松华,等.中国纤维亚麻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及建议[J].中国麻业科学,2013,35(4):214-218.
[3]王红梅.刍议亚麻的经济价值[J].防护林科技,2014(11):90-103.
[4]吴广文,袁红梅,宋喜霞,等.黑龙江亚麻产业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麻业科学,2018,40(2):92-94.
[5]熊和平.麻类作物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6-107.
[6]何伟坚,吴霭弟.亚麻纤维的特性及其应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9,48(4):40-42.
[7]邓欣.亚麻分子标记的开发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8]XIE D,DAI Z,ZHANG Z,et al.Genomic variations and association study of agronomic traits in flax[J].BMC Genomics,2018,19(1):512-535.
[9]GUO D,JIANG H,YAN W,et al.Resequencing 200 flax cultivated accessions identifies candidate genes related to seed size and weight and reveals signatures of artificial selection[J].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20,10(21):1682-1704.
[10]陈思,杨学,杨秀坤,等.亚麻抗派斯莫病种质资源筛选[J].作物杂志,2019(1):63-67.
[11]卢国超.亚麻纺织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黑龙江纺织,2015(1):32-33.
文章摘自:唐立郦,吴广文,刘丹丹,等.纤维型亚麻新品种黑亚31选育报告[J/OL].中国麻业科学,1-8[2024-12-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467.S.20241118.133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