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宇等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30   Tag:   点击:
[麻进展]油用亚麻新品种内亚十三号的选育

  要:油用亚麻新品种“内亚十三号”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以核不育材料H128为母本,加拿大高油材料J-08-2为父本进行杂交,再以杂交后代中的不育株做母本,与父本连续3代回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9~103d,含油率最高可达45.4%,其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55.7%,抗枯萎病、抗倒伏,适应性强,品质优。

关键词:油用亚麻;内亚十三号;品种选育

 

油用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俗称“胡麻”,一年生草本植物[1-2],主要种植于我国西北华北区域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该区域不可或缺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3]。油用亚麻具有抗旱、耐瘠薄的特点,是旱地农业不可取代的作物之一。油用亚麻营养丰富,有“陆地上的深海鱼油”之称,其籽内所含的α-亚麻酸易于人体吸收,长期适量食用有助于缓解人体衰老,提高免疫力,还能预防“三高”[4]。亚麻籽中的木酚素对人体前列腺癌、乳腺癌有显著的防治效果[5-10],因此,油用亚麻在医疗保健和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油用亚麻加工产业生产原料主要依赖进口,自产份额不高,这对我国油用亚麻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内蒙古地区是我国油用亚麻第二大产区,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25%。面对当今发展趋势,理应充分发挥好区域特色,抓住机遇,推动油用亚麻产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选育的油用亚麻新品种内亚十三号,其母本是核不育材料H128,父本为加拿大高油材料J-08-2。该品种生育期99~103d,含油率最高可达45.4%,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55.7%,抗枯萎病、抗倒伏,适应性强,品质优,可在内蒙古自治区≥10℃年积温1800~3200℃的前山中等肥力水地、后山旱坡地以及周边同等土壤气候条件地区种植。

 

1选育目标及育种程序

1.1育种目标

含油率>42%,α-亚麻酸含量>53%,抗枯萎病,同时可在水旱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收获材料。

1.2育种方法及流程

首先,以核不育材料H128(78K83B×宁亚18号)为母本,加拿大高油材料J-08-2为父本进行杂交。其次,连续三年以分离群体中的不育株为母本,与父本(J-08-2)进行回交。

然后,种植回交后代,分离出衍生可育株。最后,经过田间选择优良单株后进行株行、株系、品系观察、鉴定、筛选试验,于2014年筛选出高油、高亚麻酸的品系材料“13-SX57”。同时该品系材料参加了2015—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抗病鉴定、DUS测试、转基因检测等一系列试验、鉴定,最终命名为内亚十三号。

1.3试验材料及来源

本次试验所用材料除CK晋亚七号来自山西省农科院外,其余材料均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亚麻研究室提供。

2品种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

内亚十三号生育期99~103d,为中熟型品种。株高59.04~71.17cm,工艺长度44.08—48.36cm,主茎分枝数5~6个,全株有效果数15~25个,千粒重5.8g。内亚十三号种皮为褐色,花瓣为浅蓝色,田间生长整齐,成熟一致,落黄好,不贪青,宜在水旱地两地种植。

2.2品质性状

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对该品种进行了品质检测分析。如表1所示,内亚十三号粗脂肪含量41.20%~45.40%,比对照晋亚七号增加0.90~2.70个百分点;α-亚麻酸含量55.59%~55.72%,比对照晋亚七号增长0.56~2.47个百分点。

1内亚十三号粗脂肪和亚麻酸含量

  

:CK为晋亚七号。

2.3抗枯萎病鉴定

鉴定方法:供试材料种植在连作41年的油用亚麻抗枯萎病鉴定病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份材料5行,行距0.2m,行长1.5m,3次重复。生育期分三次调查,分别是在枞形期、现蕾期和青果期,调查第二行和第四行的枯死株数,并将其拔除。统计调查期内总枯死株数,计算发病率(Dr)。

发病率(Dr,%)=3次调查枯死株总数/总株数×100%

抗枯萎病程度按发病率值(Dr)大小划分为5个级别:高抗(HR),Dr<5%;抗病(R),5%≤Dr<20%;中抗(MR),20%≤Dr<50%;感病(S),50%≤Dr<80%;高感(HS),80%≤Dr。

经鉴定,“内亚十三号”两年平均枯死率为5.88%(见表2),抗枯萎病。

2内亚十三号抗枯萎病鉴定结果

  

注:CK为内亚六号,SD为标准差。

2.4产量性状

2015~2016年内亚十三号参加内蒙古油用亚麻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品种编号13-SX57,参试品种11份材料,以晋亚七号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重复3次,小区行长6.67m,行距20cm,10行区,面积13.34m2。每公顷播量900万粒(每行1200有效粒)。试验要求地力均匀,四周设保护区,田间管理同大田。

5家承试单位两年8个试验点中,内亚十三号在6个试验点表现增产,1个试验点平产,平均产量1986.45kg/hm2,比对照晋亚七号(1915.65kg/hm2)增产3.70%,居第4位(见表3、4)。

3 2015~2016年内蒙古油用亚麻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注:大写字母代表差异极显著,小写字母代表差异显著。

4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增减产统计表

  

 

 

注:“+”表示增产;“-”表示减产;“/”表示该年份数据缺失(2016年由于自然灾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和凉城县农业推广中心未能收获)。

 

3栽培技术方法

3.1精细整地

依据当地环境条件把控耕地的时间和质量,一般平整两次为宜,即深秋和播前。

3.2施加底肥。

在第一次翻地(秋翻)前,每公顷可施加30t以上农家肥。

3.3播前选种

播种前选择籽粒饱满、种皮光泽、纯净度和发芽率均在90%以上的内亚十三号种子进行播种。

3.4适时播种

依据当地积温情况,不宜过早播种,防止造成苗期遇冻。阴山南麓的水地播种时间适宜在4月下旬,而阴山北麓的旱地则要推迟到5月上旬进行播种。

3.5合理密植

确保水地每公顷450~600万株,播量一般在52.5~60kg/亩,旱地每公顷300~375万株,播量一般在45.0~52.5kg/公顷。耕种行距20cm,播深3cm为宜。

3.6田间管理

苗期浅锄,现蕾期深中耕,生育中后期拔除大草。水地种植第一水要早浇,一般在苗高5~7cm时浇灌。若开花前旱情严重,需再次浇水。

3.7耕种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大于10℃年积温1800~3200℃的地区。

3.8合理轮作倒

连作或迎茬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养分失衡、土传病害增多、杂草难以控制,建议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周期应在5年以上。

 

4小结

油用亚麻内亚十三号种皮褐色,花瓣浅蓝色,平均产量1986.45kg/hm2,生育期99~103d,株高59.04cm~71.17cm,工艺长度44.08~48.36cm,主茎分枝数5~6个,全株有效果数15~25个,千粒重5.8g。脂肪含量41.20%~45.40%,α-亚麻酸含量55.59%~55.72%。为抗枯萎病品种。

 

参考文献

[1]张辉,曲文祥,李书田,等.内蒙古特色作物[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27.

[2]张辉,贾霄云,高凤云,周宇,等.胡麻[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1-287.

[3]张辉,贾霄云,任龙梅,等.优质、高产、抗病胡麻新品种“轮选2号”的选育及其应用[J].北方农业学报,2012(1):105-106.

[4]孟甜.胡麻油营养分析及应用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5,28(5):5-8.

[5]周宇,张辉,叶春雷,等.甘肃省胡麻白粉病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15,37(1):26-29.

[6]马建富,刘栋,郭娜,等.加工专用油用亚麻新品种坝选4号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23,45(3):97-101.

[7]张辉,贾霄云,任龙梅,等.亚麻加工专用品种内亚六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经济作物2012(5):194-196.

[8]夏尊民,姜颖,李秋芝,等.油用亚麻新品种“双油麻1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6,38(5):193-196.

[9]高凤云,张辉,贾霄云,等.丰产、优质、抗病亚麻新品种“内亚九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7,39(6):283-287.

[10]周宇,张辉,贾霄云,等.油用亚麻新品种“内亚十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8,40(2):53-55.

 

文章摘自:周宇,高凤云,何瑞超,等.油用亚麻新品种内亚十三号的选育[J/OL].中国麻业科学,1-6[2024-07-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467.S.20240719.0912.004.html.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