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发明涉及纺织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包括对苎麻纤维的以下步骤:预处理酶洗、前处理、蒸丝、复合酶洗、编线、染涤、烘干、皂洗、纱线整经、上机纺织、切边、后处理,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预处理酶洗、前处理、蒸丝、复合酶洗工序,提高对苎麻纤维的酶洗效果,同时具有对苎麻纤维的软化作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编线、染涤、烘干、皂洗工序,浸油处理软化苎麻纱线,提高苎麻纱线的耐磨度,采用生物酶皂洗剂皂洗染色后织物,提高纺织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而且用量少、节水节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要点
1.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苎麻纤维的以下步骤:预处理酶洗、前处理、蒸丝、复合酶洗、编线、染涤、烘干、皂洗、纱线整经、上机纺织、切边、后处理;
S1、预处理酶洗:选取苎麻原料,放入反应釜内部,加入含量比例为1:1:1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其中酶剂浓度4%,浴比1:20,温度45摄氏度,加入醋酸调节pH值在4.5?5.5之间,通过反应釜内置搅拌器均匀混合60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对苎麻原料进行洗涤后形成苎麻纤维;
S2、前处理:将苎麻纤维在浓度1.0?2.5g/L稀硫酸溶液中常温漂洗3min,浴比1:15,酸洗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采用离心脱水机去水,使苎麻纤维含水率降到约50%;
S3、蒸丝:将苎麻纤维放入在高温蒸汽设备内进行蒸丝软化处理,蒸丝温度设定在90?95摄氏度,蒸丝时间为30?40min;
S4、复合酶洗:选取复合酶制剂A,主要由碱性果胶酶或酸性果胶酶、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蛋白酶、木聚糖酶、角质酶及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将上述复合酶制剂A溶解水槽内部去离子水中,对步骤S3的苎麻纤维进行浸泡处理,酶剂浓度4%,浴比1:25,温度45?55摄氏度,加入醋酸调节pH值在4.5?5.5之间,浸泡时长为20?25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
S5、编线:将步骤S4得到的苎麻纤维进入油槽进行油浴浸泡处理5?10min,油分子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纤维进行干燥处理,随后使苎麻纤维静置在车间内进行自然回潮5?8h,随后经过纺线设备进行梳麻、并条、粗纱、细纱和捻线工序,形成苎麻纱线;
S6、染涤:采用经轴浸染方式对苎麻纱线进行染色处理,按色织物经纱色相和数量的要求,在松式整经机上将原纱卷绕在有孔的盘管上形成松式筒状经轴,再将其装在染色机的载纱器上,并放入经轴染色机内,借主泵的作用,使染液在经轴纱线或纤维之间穿透循环,实现对苎麻纱线的浸染;
S7、烘干:随后采用离心脱水机对多余液体染剂进行去除,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纱线进行干燥处理,随后使苎麻纱线静置在车间内进行自然回潮1?2h,控制苎麻纱线的潮湿度在7%?8%;
S8、皂洗:浸泡复合酶制剂B,主要由漆酶、过氧化氢酶、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对步骤S7的苎麻纱线进行浸泡皂洗处理,酶剂浓度5%,浴比1:15,温度50?55摄氏度,pH值在6?6.5之间,浸泡时长为15?30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纱线进行干燥处理;
S9、纱线整经:利用整经机将若干个烘干的纱线卷分布套装在立架一侧矩形分布的轴杆上,再将牵拉一定根数的纱线一端先穿过夹纱器与立柱间的间隙经过断头探测器,向前穿过导纱瓷板,再经导纱棒,穿过伸缩筘,绕过测长辊后卷绕到经轴上,启动整经机开始纱线整经;
S10、上机纺织:将整经后再处理的纱线均安装在纺织机设备上,并穿过相应的纺织结构上,且纱线穿过打蜡装置,纺织设备运行将苎麻纱线纺织成胚布;
S11、切边:运行的切刀将收卷纱布边料切割掉,且切掉的边料通过纺织机设备的收卷装置收卷聚集;
S12、后处理:收卷好的纱布经牵拉展开,经过汽蒸定型,将织物卷绕在有孔辊上进行汽蒸处理,处理5?10分钟,随后通过烘干机进行热风干燥,同时缓慢将烘干部分收卷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复合酶制剂A的主要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碱性果胶酶或酸性果胶酶60?80%、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5?10%、蛋白酶5?10%、木聚糖酶5?10%、角质酶3?5%、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S8步骤中,复合酶制剂B的主要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漆酶40?50%、过氧化氢酶40?50%、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称之为纺织品,纺织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天然纺织纤维主要包括毛、麻、棉三类短纤维以及长纤维蚕丝,以对苎麻纤维的纺织处理为例。
部分苎麻纤维的纺织处理工艺对苎麻纤维的酶洗效果不足,同时对苎麻纤维的软化改性较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以解决部分苎麻纤维的纺织处理工艺对苎麻纤维的酶洗效果不足,同时对苎麻纤维的软化改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包括对苎麻纤维的以下步骤:预处理酶洗、前处理、蒸丝、复合酶洗、编线、染涤、烘干、皂洗、纱线整经、上机纺织、切边、后处理;
S1、预处理酶洗:选取苎麻原料,放入反应釜内部,加入含量比例为1:1:1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其中酶剂浓度4%,浴比1:20,温度45摄氏度,加入醋酸调节pH值在4.5?5.5之间,通过反应釜内置搅拌器均匀混合60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对苎麻原料进行洗涤后形成苎麻纤维;
S2、前处理:将苎麻纤维在浓度1.0?2.5g/L稀硫酸溶液中常温漂洗3min,浴比1:15,酸洗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采用离心脱水机去水,使苎麻纤维含水率降到约50%;
S3、蒸丝:将苎麻纤维放入在高温蒸汽设备内进行蒸丝软化处理,蒸丝温度设定在90?95摄氏度,蒸丝时间为30?40min;
S4、复合酶洗:选取复合酶制剂A,主要由碱性果胶酶或酸性果胶酶、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蛋白酶、木聚糖酶、角质酶及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将上述复合酶制剂A溶解水槽内部去离子水中,对步骤S3的苎麻纤维进行浸泡处理,酶剂浓度4%,浴比1:25,温度45?55摄氏度,加入醋酸调节pH值在4.5?5.5之间,浸泡时长为20?25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
S5、编线:将步骤S4得到的苎麻纤维进入油槽进行油浴浸泡处理5?10min,油分子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纤维进行干燥处理,随后使苎麻纤维静置在车间内进行自然回潮5?8h,随后经过纺线设备进行梳麻、并条、粗纱、细纱和捻线工序,形成苎麻纱线;
S6、染涤:采用经轴浸染方式对苎麻纱线进行染色处理,按色织物经纱色相和数量的要求,在松式整经机上将原纱卷绕在有孔的盘管上形成松式筒状经轴,再将其装在染色机的载纱器上,并放入经轴染色机内,借主泵的作用,使染液在经轴纱线或纤维之间穿透循环,实现对苎麻纱线的浸染;
S7、烘干:随后采用离心脱水机对多余液体染剂进行去除,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纱线进行干燥处理,随后使苎麻纱线静置在车间内进行自然回潮1?2h,控制苎麻纱线的潮湿度在7%?8%;
S8、皂洗:浸泡复合酶制剂B,主要由漆酶、过氧化氢酶、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对步骤S7的苎麻纱线进行浸泡皂洗处理,酶剂浓度5%,浴比1:15,温度50?55摄氏度,pH值在6?6.5之间,浸泡时长为15?30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纱线进行干燥处理;
S9、纱线整经:利用整经机将若干个烘干的纱线卷分布套装在立架一侧矩形分布的轴杆上,再将牵拉一定根数的纱线一端先穿过夹纱器与立柱间的间隙经过断头探测器,向前穿过导纱瓷板,再经导纱棒,穿过伸缩筘,绕过测长辊后卷绕到经轴上,启动整经机开始纱线整经;
S10、上机纺织:将整经后再处理的纱线均安装在纺织机设备上,并穿过相应的纺织结构上,且纱线穿过打蜡装置,纺织设备运行将苎麻纱线纺织成胚布;
S11、切边:运行的切刀将收卷纱布边料切割掉,且切掉的边料通过纺织机设备的收卷装置收卷聚集;
S12、后处理:收卷好的纱布经牵拉展开,经过汽蒸定型,将织物卷绕在有孔辊上进行汽蒸处理,处理5?10分钟,随后通过烘干机进行热风干燥,同时缓慢将烘干部分收卷入库。
优选的,S4步骤中,复合酶制剂A的主要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碱性果胶酶或酸性果胶酶60?80%、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5?10%、蛋白酶5?10%、木聚糖酶5?10%、角质酶3?5%、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5%。
优选的,S8步骤中,复合酶制剂B的主要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漆酶40?50%、过氧化氢酶40?50%、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苎麻纺织品的纺织工艺,通过设置的预处理酶洗、前处理、蒸丝、复合酶洗工序,提高对苎麻纤维的酶洗效果,同时具有对苎麻纤维的软化作用,通过设置的编线、染涤、烘干、皂洗工序,浸油处理软化苎麻纱线,提高苎麻纱线的耐磨度,采用生物酶皂洗剂皂洗染色后织物,提高纺织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而且用量少、节水节能,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包括对苎麻纤维的以下步骤:预处理酶洗、前处理、蒸丝、复合酶洗、编线、染涤、皂洗、烘干、纱线整经、上机纺织、切边、后处理;
S1、预处理酶洗:选取苎麻原料,放入反应釜内部,加入含量比例为1:1:1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其中酶剂浓度4%,浴比1:20,温度45摄氏度,加入醋酸调节pH值在4.5?5.5之间,通过反应釜内置搅拌器均匀混合60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对苎麻原料进行洗涤后形成苎麻纤维,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1,利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的生物活性,降解苎麻纤维外包裹的胶质复合体,从而使大部分苎麻纤维分离出来;
S2、前处理:将苎麻纤维在浓度1.0?2.5g/L稀硫酸溶液中常温漂洗3min,浴比1:15,酸洗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采用离心脱水机去水,使苎麻纤维含水率降到约50%,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2,用于酸化苎麻纤维,溶除苎麻自身色素,使得苎麻纤维洁白,同时对步骤S1中的残留生物酶进行去除;
S3、蒸丝:将苎麻纤维放入在高温蒸汽设备内进行蒸丝软化处理,蒸丝温度设定在90?95摄氏度,蒸丝时间为30?40min,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3,降低苎麻纤维硬度,使纤维变得柔软;
S4、复合酶洗:选取复合酶制剂A,主要由碱性果胶酶或酸性果胶酶、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蛋白酶、木聚糖酶、角质酶及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将上述复合酶制剂A溶解水槽内部去离子水中,对步骤S3的苎麻纤维进行浸泡处理,酶剂浓度4%,浴比1:25,温度45?55摄氏度,加入醋酸调节pH值在4.5?5.5之间,浸泡时长为20?25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4,进一步对苎麻纤维进行二次酶洗处理,对苎麻纤维外残留的胶质复合体进行去除,同时使苎麻纤维变得更加蓬松柔软;
S5、编线:将步骤S4得到的苎麻纤维进入油槽进行油浴浸泡处理5?10min,油分子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纤维进行干燥处理,随后使苎麻纤维静置在车间内进行自然回潮5?8h,随后经过纺线设备进行梳麻、并条、粗纱、细纱和捻线工序,形成苎麻纱线;
S6、染涤:采用经轴浸染方式对苎麻纱线进行染色处理,按色织物经纱色相和数量的要求,在松式整经机上将原纱卷绕在有孔的盘管上形成松式筒状经轴,再将其装在染色机的载纱器上,并放入经轴染色机内,借主泵的作用,使染液在经轴纱线或纤维之间穿透循环,实现对苎麻纱线的浸染;
S7、烘干:随后采用离心脱水机对多余液体染剂进行去除,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纱线进行干燥处理,随后使苎麻纱线静置在车间内进行自然回潮1?2h,控制苎麻纱线的潮湿度在7%?8%;
S8、皂洗:浸泡复合酶制剂B,主要由漆酶、过氧化氢酶、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对步骤S7的苎麻纱线进行浸泡皂洗处理,酶剂浓度5%,浴比1:15,温度50?55摄氏度,pH值在6?6.5之间,浸泡时长为15?30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纱线进行干燥处理,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8,采用生物酶皂洗剂皂洗染色后织物,提高纺织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而且用量少、节水节能,提高生产效率;
S9、纱线整经:利用整经机将若干个烘干的纱线卷分布套装在立架一侧矩形分布的轴杆上,再将牵拉一定根数的纱线一端先穿过夹纱器与立柱间的间隙经过断头探测器,向前穿过导纱瓷板,再经导纱棒,穿过伸缩筘,绕过测长辊后卷绕到经轴上,启动整经机开始纱线整经;
S10、上机纺织:将整经后再处理的纱线均安装在纺织机设备上,并穿过相应的纺织结构上,且纱线穿过打蜡装置,纺织设备运行将苎麻纱线纺织成胚布;
S11、切边:运行的切刀将收卷纱布边料切割掉,且切掉的边料通过纺织机设备的收卷装置收卷聚集;
S12、后处理:收卷好的纱布经牵拉展开,经过汽蒸定型,将织物卷绕在有孔辊上进行汽蒸处理,处理5?10分钟,随后通过烘干机进行热风干燥,同时缓慢将烘干部分收卷入库。
S4步骤中,复合酶制剂A的主要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碱性果胶酶或酸性果胶酶80%、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5%、蛋白酶5%、木聚糖酶5%、角质酶3%、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
S8步骤中,复合酶制剂B的主要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漆酶50%、过氧化氢酶40%、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
实施例2:
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包括对苎麻纤维的以下步骤:预处理酶洗、前处理、蒸丝、复合酶洗、编线、染涤、烘干、皂洗、纱线整经、上机纺织、切边、后处理;
S1、预处理酶洗:选取苎麻原料,放入反应釜内部,加入含量比例为1:1:1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其中酶剂浓度4%,浴比1:20,温度45摄氏度,加入醋酸调节pH值在4.5?5.5之间,通过反应釜内置搅拌器均匀混合60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对苎麻原料进行洗涤后形成苎麻纤维,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1,利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的生物活性,降解苎麻纤维外包裹的胶质复合体,从而使大部分苎麻纤维分离出来;
S2、前处理:将苎麻纤维在浓度1.0?2.5g/L稀硫酸溶液中常温漂洗3min,浴比1:15,酸洗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采用离心脱水机去水,使苎麻纤维含水率降到约50%,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2,用于酸化苎麻纤维,溶除苎麻自身色素,使得苎麻纤维洁白,同时对步骤S1中的残留生物酶进行去除;
S3、蒸丝:将苎麻纤维放入在高温蒸汽设备内进行蒸丝软化处理,蒸丝温度设定在90?95摄氏度,蒸丝时间为30?40min,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3,降低苎麻纤维硬度,使纤维变得柔软;
S4、复合酶洗:选取复合酶制剂A,主要由碱性果胶酶或酸性果胶酶、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蛋白酶、木聚糖酶、角质酶及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将上述复合酶制剂A溶解水槽内部去离子水中,对步骤S3的苎麻纤维进行浸泡处理,酶剂浓度4%,浴比1:25,温度45?55摄氏度,加入醋酸调节pH值在4.5?5.5之间,浸泡时长为20?25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4,进一步对苎麻纤维进行二次酶洗处理,对苎麻纤维外残留的胶质复合体进行去除,同时使苎麻纤维变得更加蓬松柔软;
S5、编线:将步骤S4得到的苎麻纤维进入油槽进行油浴浸泡处理5?10min,油分子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纤维进行干燥处理,随后使苎麻纤维静置在车间内进行自然回潮5?8h,随后经过纺线设备进行梳麻、并条、粗纱、细纱和捻线工序,形成苎麻纱线;
S6、染涤:采用经轴浸染方式对苎麻纱线进行染色处理,按色织物经纱色相和数量的要求,在松式整经机上将原纱卷绕在有孔的盘管上形成松式筒状经轴,再将其装在染色机的载纱器上,并放入经轴染色机内,借主泵的作用,使染液在经轴纱线或纤维之间穿透循环,实现对苎麻纱线的浸染;
S7、烘干:随后采用离心脱水机对多余液体染剂进行去除,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纱线进行干燥处理,随后使苎麻纱线静置在车间内进行自然回潮1?2h,控制苎麻纱线的潮湿度在7%?8%;
S8、皂洗:浸泡复合酶制剂B,主要由漆酶、过氧化氢酶、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对步骤S7的苎麻纱线进行浸泡皂洗处理,酶剂浓度5%,浴比1:15,温度50?55摄氏度,pH值在6?6.5之间,浸泡时长为15?30min,随后通过去离子水冲洗,使用烘干机对苎麻纱线进行干燥处理,通过上述设置的步骤S8,采用生物酶皂洗剂皂洗染色后织物,提高纺织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而且用量少、节水节能,提高生产效率;
S9、纱线整经:利用整经机将若干个烘干的纱线卷分布套装在立架一侧矩形分布的轴杆上,再将牵拉一定根数的纱线一端先穿过夹纱器与立柱间的间隙经过断头探测器,向前穿过导纱瓷板,再经导纱棒,穿过伸缩筘,绕过测长辊后卷绕到经轴上,启动整经机开始纱线整经;
S10、上机纺织:将整经后再处理的纱线均安装在纺织机设备上,并穿过相应的纺织结构上,且纱线穿过打蜡装置,纺织设备运行将苎麻纱线纺织成胚布;
S11、切边:运行的切刀将收卷纱布边料切割掉,且切掉的边料通过纺织机设备的收卷装置收卷聚集;
S12、后处理:收卷好的纱布经牵拉展开,经过汽蒸定型,将织物卷绕在有孔辊上进行汽蒸处理,处理5?10分钟,随后通过烘干机进行热风干燥,同时缓慢将烘干部分收卷入库。
S4步骤中,复合酶制剂A的主要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碱性果胶酶或酸性果胶酶60%、中性纤维素酶或酸性纤维素酶10%、蛋白酶10%、木聚糖酶10%、角质酶5%、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
S8步骤中,复合酶制剂B的主要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漆酶40%、过氧化氢酶50%、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
通过设置的预处理酶洗、前处理、蒸丝、复合酶洗工序,提高对苎麻纤维的酶洗效果,同时具有对苎麻纤维的软化作用,通过设置的编线、染涤、烘干、皂洗工序,浸油处理软化苎麻纱线,提高苎麻纱线的耐磨度,采用生物酶皂洗剂皂洗染色后织物,提高纺织品的耐摩擦色牢度,而且用量少、节水节能,提高生产效率。
文章摘自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品的纺织工艺,发明人:陈焕煜,申请号:202510349338.6,申请日:2025.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