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冬等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3   Tag:   点击:
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黄麻纤维进行预处理;S2,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并进行编织,获得麻绳初品;S3,在麻绳初品的表面涂覆一层防水剂涂层,再在防水剂涂层外涂覆一层防紫外线涂层,获得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麻绳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并对麻绳初品涂覆防水剂涂层和防紫外线涂层,能够增强麻绳的耐久性,确保竹结构建筑节点之间绑扎的安全性和稳固性,从而能够保证竹结构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进一步还可以助力零碳乡村建设

 

技术要点

1.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黄麻纤维进行预处理;

S2,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并进行编织,获得麻绳初品;

S3,在麻绳初品的表面涂覆一层防水剂涂层,再在防水剂涂层外涂覆一层防紫外线涂层,获得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预处理包括,采用清水对黄麻纤维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黄麻纤维采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漂白,将漂白后的黄麻纤维自然晾干,得到干燥后的黄麻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后的黄麻纤维的含水量为8%~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将多根麻线通过合股机合并成一股粗麻线,将多股粗麻线通过编织机编织成麻绳初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股粗麻线通过编织机编织成麻绳初品的过程中,每股粗麻线按照设定螺旋方向交织在一起,形成紧密麻绳初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并进行编织后,采用机械压制方式进行定型处理,获得麻绳初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防水剂涂层为聚氨酯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水剂涂层的厚度为0.2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防紫外线涂层为硅酮树脂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紫外线涂层的厚度为0.20.4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麻绳是由麻类植物的纤维制成的绳子。麻绳通常用于捆绑、牵引或悬挂物体,具有耐用、抗拉强度高且价格相对较低的特点;麻绳的制作原料包括多种麻类植物的纤维,如白麻、中麻、黄麻、槿麻、苘麻等。民间常用的麻绳多为白麻制成的,这种植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此外,麻绳还可以根据原料和编织工艺进行分类,如粗麻绳、细麻绳和圆麻绳等;麻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捆绑家具、捆扎货物、悬挂装饰品等。由于其环保特性,麻绳也被视为一种可持续的材料,因为麻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竹结构建筑需要用麻绳将关键结构点进行稳定绑扎,对麻绳的性能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了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黄麻纤维进行预处理;

S2,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并进行编织,获得麻绳初品;

S3,在麻绳初品的表面涂覆一层防水剂涂层,再在防水剂涂层外涂覆一层防紫外线涂层,获得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麻绳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并对麻绳初品涂覆防水剂涂层和防紫外线涂层,能够增强麻绳的耐久性,确保竹结构建筑节点之间绑扎的安全性和稳固性,从而能够保证竹结构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进一步还可以助力零碳乡村建设。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S1中,所述预处理包括,采用清水对黄麻纤维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黄麻纤维采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漂白,将漂白后的黄麻纤维自然晾干,得到干燥后的黄麻纤维。

进一步,干燥后的黄麻纤维的含水量为8%~12%。

进一步,S2中,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将多根麻线通过合股机合并成一股粗麻线,将多股粗麻线通过编织机编织成麻绳初品。

进一步,将多股粗麻线通过编织机编织成麻绳初品的过程中,每股粗麻线按照设定螺旋方向交织在一起,形成紧密麻绳初品结构。

进一步,S2中,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并进行编织后,采用机械压制方式进行定型处理,获得麻绳初品。

进一步,S3中,防水剂涂层为聚氨酯涂层。

进一步,防水剂涂层的厚度为0.20.5mm

进一步,S3中,防紫外线涂层为硅酮树脂涂层。

进一步,防紫外线涂层的厚度为0.20.4mm

 

附图说明

1为本发明制得的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2、竹杆。

  

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黄麻纤维进行预处理;

S2,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并进行编织,获得麻绳初品;

S3,在麻绳初品的表面涂覆一层防水剂涂层,再在防水剂涂层外涂覆一层防紫外线涂层,获得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

本实施例中,使用优质的麻纤维可以显著提高麻绳的耐久性。优质纤维通常更坚韧,杂质更少。本实施例优选黄麻绳,因其韧皮纤维胞壁比较木质化、纤维短,故可作为比较硬的绳带原料。

其中,S1中,所述预处理包括,采用清水对黄麻纤维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黄麻纤维采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漂白,漂白用过氧化氢浓度一般不超过15(例如5%左右),将漂白后的黄麻纤维铺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自然晾干,晾干温度为2030℃,得到干燥后的黄麻纤维。干燥后的黄麻纤维的含水量为8%~12%。

黄麻纤维预处理后进行抽丝,抽丝选用全自动纤维抽丝机,选用精细化黄麻纤维;抽丝标准《精细化黄麻纤维》FZ/T31003?2009,精细化黄麻纤维是指熟黄麻经精细化处理、细度达350公支以上,可纺性能显著提高的纤维;精细化黄麻纤维按细度分为三档,分别是16.7dtex及以下(600公支及以上)16.7dtex22.2dtex(450公支~600公支)22.2dtex28.6dtex(350公支~450公支)。每档根据物理指标分为一等、二等,低于二等的为等外品。物理指标包括长度、短纤率、残胶率、含油率、断裂强度等,感官特征包括脱胶程度、硬度、色泽、气味、手感、含杂等)

其中,S2中,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将多根麻线通过合股机合并成一股粗麻线,将多股粗麻线(优选四股粗麻线)通过编织机编织成麻绳初品。

将多股粗麻线通过编织机编织成麻绳初品的过程中,每股粗麻线按照设定螺旋方向(“Z”(顺时针))交织在一起,形成紧密麻绳初品结构。在编织过程中,麻线的接头需采用打结的方法,确保接头处强度与麻绳一致。

具体的,S2中,将经过预处理的黄麻纤维制成麻线并进行编织后,采用机械压制方式进行定型处理,获得麻绳初品。

具体的,S3中,防水剂涂层为聚氨酯涂层。防水剂涂层的厚度为0.20.5mm。防紫外线涂层为硅酮树脂涂层。防紫外线涂层的厚度为0.20.4mm

获得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还要对其进行后处理,即对获得的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进行防霉、防腐处理,以提高其耐久性。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需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接触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和高温环境降低其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张力,避免过度拉伸或过紧缠绕,这会减少磨损并延长使用寿命。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并清洁麻绳,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及时修复损坏的部分也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可36个月定期清理一次;清理步骤:①除尘:用软毛刷或干布清除表面灰尘和杂物;②清洗: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轻轻擦洗,避免过度用力,清洗后用清水冲洗,确保无洗涤剂残留;③晾干:清洗后自然晾干,防止黄麻绳变脆;④防腐处理:晾干后涂抹新的聚氨酯涂层和硅酮树脂涂层;⑤更换:如发现严重磨损或腐烂,及时更换。

本实施例制备的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抗拉强度能够满足行业标准(GB/T21328?2007)。本实施例制备的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1可用于绑扎竹杆2,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麻绳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并对麻绳初品涂覆防水剂涂层和防紫外线涂层,能够增强麻绳的耐久性,确保竹结构建筑节点之间绑扎的安全性和稳固性,从而能够保证竹结构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进一步还可以助力零碳乡村建设。

本实施例制得的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具有以下优势,①经过多股增强处理,强度显著提升,适合高负荷任务,可用于绑扎竹结构;②经过防水、防紫外线处理,抗老化能力更强,更加适合户外使用,寿命显著延长;③柔韧性良好,在保持强度的同时,便于绑扎操作;④较塑料、钢质材料,普通麻绳,环保可降解。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文章摘自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竹结构建筑用绑扎麻绳的制备方法,发明人:高冬,梁四涛,韩晓东,陆巍天,王世龙,王涵,陈颂,王亮,韩春鹏,申请号202510176893.3,申请日2025.02.18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