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操作:大麻二酚溶解,制备油脂体分散液,包封和离心分离:包封过程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离心处理,分离上层膏体,得到负载CBD的油脂体。本发明提出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实现了对大麻二酚(CBD)的高效包封,并显著提高了CBD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1)大麻二酚溶解:大麻二酚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均匀的CBD乙醇溶液;
2)制备油脂体分散液:将CBD乙醇溶液缓慢加入到油脂体分散液中,所述油脂体分散液是油脂体分散于水中形成的;
3)包封: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50~500rpm搅拌速率下进行包封,使大麻二酚溶均匀分布并被油脂体捕捉;
4)离心分离:包封过程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离心处理,分离上层膏体,得到负载CBD的油脂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大麻二酚与乙醇的质量比例为0.01~1: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中油脂体的质量浓度为5~15%;所述油脂体中脂质的质量比例为7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体是从大麻籽中提取的油脂体,脂质的质量比例为70~80%,蛋白质的质量比例为4~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大麻二酚与乙醇的质量比例为0.01~1:7~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包封的温度为20℃~60℃,包封的时间为8~6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搅拌速率为50~100rp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CBD乙醇溶液添加方式为一次性添加或多次逐步添加;CBD乙醇溶液与油脂体分散液的质量比例为5~10:90~11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1)大麻二酚溶解:大麻二酚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均匀的CBD乙醇溶液;
2)制备油脂体分散液:将CBD乙醇溶液缓慢地一次性加入到油脂体分散液中,油脂体分散液中油脂体的质量含量为9~11%;
3)包封: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100~120rpm搅拌速率下进行包封,包封的时间为9~12分钟,包封的温度为20~22℃;
4)离心分离:包封过程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在4~6℃条件下以5000~8000g的离心速度进行25~35分钟的离心处理;
5)二次分散与pH调节:将步骤4)所得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按1:8~10(w/w)的比例再次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并调节pH至6~8。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品的生物学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大麻二酚的生物学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物。
背景技术
大麻二酚(CBD)是从大麻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非精神活性化合物,近年来因其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CBD具有抗炎、镇痛、抗焦虑、抗抑郁、抗癫痫等多种药理作用,已在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CBD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CBD具有疏水性,难以溶解于水基环境中,这使得其在体内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较低。此外,CBD在暴露于空气、光线和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稳定性较差。因此,如何提高CBD的溶解性、稳定性以及在体内的传递效率,成为CBD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系列纳米载体技术,如脂质体、纳米乳液、固体脂质纳米粒等,这些载体可以通过包封CBD,提高其水溶性、稳定性,并实现缓释效果。然而,许多现有技术采用的载体材料或制备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某些载体需要使用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可能引入毒性或残留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或药物领域的应用。此外,现有载体的包封效率和传递效率尚不理想,无法充分满足实际需求。
油脂体(oleosome)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种子中的脂质结构,由单层磷脂分子层、界面蛋白和中性脂肪组成,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天然稳定性。油脂体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植物基的新型载体,可以通过包封疏水性活性成分,如CBD,来提高其在水基环境中的分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与其他人工载体相比,油脂体来源天然,无需引入有机溶剂或合成化学品,安全性高且制备成本低,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因此,利用油脂体作为CBD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CBD溶解性差、稳定性低以及生物利用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产物。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大麻二酚溶解:大麻二酚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均匀的CBD乙醇溶液;
2)制备油脂体分散液:将CBD乙醇溶液缓慢加入到油脂体分散液中,所述油脂体分散液是油脂体分散于水中形成的;
3)包封: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50~500rpm搅拌速率下进行包封,使大麻二酚溶均匀分布并被油脂体捕捉;
4)离心分离:包封过程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离心处理,分离上层膏体,得到负载CBD的油脂体。
取适量的大麻二酚(CBD),将其溶解于特定量的乙醇中,形成均匀的CBD乙醇溶液。乙醇作为共溶剂能够有效帮助CBD溶解并分散在水基环境中,同时在后续工艺中易于分离和挥发,便于去除,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
以下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其中,步骤1)中大麻二酚与乙醇的质量比例为0.01~1:5~10。
其中,步骤2)的中油脂体的质量浓度为5~15%。
所述油脂体中脂质的质量比例为70%以上。所述油脂体是从大麻籽中提取的油脂体。提取自大麻籽的油脂体与大麻二酚的相容性最高;油脂体提取自大麻籽,可以让配料表更干净,实现clean label(清洁标签)的目的,环境代价低。
进一步地,所述油脂体是从大麻籽中提取的油脂体,脂质的质量比例为蛋白质的质量比例为5~8%。
油脂体分散液能够提供稳定的载体系统,使CBD能够进行有效包裹。
其中,步骤1)中大麻二酚与乙醇的质量比例为0.01~1:7~8。
将上述混合物在特定的搅拌速率、包封温度及包封时间下进行包封,确保CBD能够均匀分布并被油脂体捕捉。包封过程完成后,将样品进行离心处理。通过离心,可以将负载CBD的油脂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收集上层膏状物质,获得负载CBD的油脂体。
进一步地,步骤3)中包封的温度为20℃~60℃,包封的时间为8~60分钟。
更进一步地,步骤3)中搅拌速率为50~100rpm.
其中,步骤2)中CBD乙醇溶液添加方式为一次性添加或多次逐步添加;CBD乙醇溶液与油脂体分散液的质量比例为5~10:90~110。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大麻二酚溶解:大麻二酚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均匀的CBD乙醇溶液;
2)制备油脂体分散液:将CBD乙醇溶液缓慢地一次性加入到油脂体分散液中,油脂体分散液中油脂体的质量含量为9~11%;
3)包封: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100~120rpm搅拌速率下进行包封,包封的时间为9~12分钟,包封的温度为20~22℃;
4)离心分离:包封过程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在4~6℃条件下以5000~8000g的离心速度进行25~35分钟的离心处理;
5)二次分散与pH调节:将步骤4)所得的负载CBD的油脂体按1:8~10(w/w)的比例再次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并调节pH至6~8。
调节pH值可采用NaOH和HCl溶液,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pH调节剂。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调控关键参数,如油脂体浓度、CBD浓度、乙醇浓度、包封温度、搅拌速率等,实现了高效包封CBD,极大地提高了其包封率和稳定性,为CBD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实现了对大麻二酚(CBD)的高效包封,并显著提高了CBD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工艺环保安全:本发明采用天然油脂体作为载体,避免了使用人工合成成分及有机溶剂残留等问题,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特别适用于食品和药物等领域。
2.包封效率高且稳定性好:本发明通过合理选择包封参数,显著提高了CBD在水基环境中的溶解性,从而提高其在油脂体中的包封效率,所制备的负载CBD油脂体在存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延长了产品的有效期。
3.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工艺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4.广泛应用领域:负载CBD的油脂体可以应用于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负载CBD油脂体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1
图2为负载CBD的油脂体的长期物理稳定性比较图。
图2
图3为负载CBD的油脂体的CBD保留率比较图。
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无特别说明,说明书中使用的试验原料、测试仪器均可市购。
实施例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负载大麻二酚油脂体中CBD的含量。各实施例所得产物的包封效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所用油脂体是从大麻籽中提取的油脂体,按质量比例计为74.9±3.5wt%脂质和5.9±0.4wt%蛋白质,余量为23.2±2.2wt%的水分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流程见图1。
包括如下步骤:
1)大麻二酚溶解:将0.1g的CBD溶解于7.5g的无水乙醇中,室温下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到均匀的CBD乙醇溶液。乙醇的作用不仅在于溶解CBD,还能够增加油脂体与CBD的相互作用。
2)制备油脂体分散液:取92.4g已纯化的油脂体的分散液,分散液中含5g的油脂体,并调节pH至7。此时油脂体呈现稳定的分散液滴,适合进行CBD的包封。
3)包封:将上述CBD乙醇溶液缓慢一次性滴加至油脂体分散液中,在100rpm的搅拌速率下搅拌10分钟,温度设定为20℃。
4)离心分离:将包封后的混合物在4℃下以5000g的离心速度离心30分钟。分离得到负载CBD的油脂体,上层膏状物即为成功包封CBD的油脂体。
5)二次分散:将上层膏状物按1:9(w/w)的比例分散于去离子水中以再次稀释油脂体,并调节溶液pH至7,获得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
将获得的负载CBD的油脂体按1:9(w/w)的比例再次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并调节pH至7,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包封效率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测定包封CBD的油脂体中的CBD含量,并计算其包封效率。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优化包封条件,确保包封效率达到最佳。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采用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油脂体的质量的不同,分别为添加量10g和15g。
试验例1
将实施例1~3负载CBD的油脂体进行对比;
步骤2)中油脂体的添加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由下表可知,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不会随油脂体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保持相对稳定。
油脂体的添加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包封率的影响:由下表可知,当油脂体的添加量从5g增加到10g,CBD的包封率由75%增加到86%,然而,当油脂体的添加量从10g增加到15g,油脂体中CBD的包封率降低到74%,说明油脂体的添加量在10g时所得的包封率最高,所以选择油脂体的添加量为10g为最佳。
表1 不同油脂体的添加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的影响
实施例4~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采用实施例2基本相同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CBD的质量的不同,分别为添加量0.01g和1.0g。步骤2)中油脂体添加量为10g。
试验例2
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4~5负载CBD的油脂体进行对比;
步骤1)中CBD的添加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由下表可知,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不会随CBD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保持相对稳定。
CBD的添加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包封率的影响:由下表可知,随着CBD的添加量的增加,油脂体中CBD的包封率则随之降低。当CBD的添加量为1.0g时,CBD的包封率降低到64%,说明当体系中CBD的含量过高时,CBD无法更多的进入油脂体,从而达到一种饱和。考虑到尽可能载有更多的CBD在油脂体中,因此选择0.1g的CBD作为最佳添加量。
表2 不同CBD的添加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的影响
实施例6~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采用实施例2基本相同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乙醇的质量的不同,分别为添加量5g和10g。
试验例3
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6~7负载CBD的油脂体进行对比;
作为共溶剂的乙醇的添加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由下表可知,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不会随乙醇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保持相对稳定。
步骤1)中乙醇的添加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包封率的影响:由下表可知,随着乙醇的添加量的增加,油脂体中CBD的包封率先增加而后降低。当乙醇的添加量为7.5g时,CBD的包封率达到最高为86%。这是因为在低乙醇添加量的情况下,CBD无法充分溶解并分散在体系中,因为会有部分CBD析出或无法成功包封进入油脂体;在高乙醇添加量的情况下,乙醇的含量过高,会影响油脂体的界面特性,同时过多的乙醇会影响CBD与油脂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CBD的包封率会降低。因此选择7.5g的乙醇作为共溶剂会获得最高的CBD包封率且保持油脂体的稳定。
表3 不同乙醇的添加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的影响
实施例8~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采用实施例2基本相同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包封时间的不同,分别为30分钟和60分钟。
试验例4
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8~9负载CBD的油脂体进行对比;
步骤3)中的包封时间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由下表可知,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不会随包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保持相对稳定。
包封时间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包封率的影响:由下表可知,随着包封时间的增加,油脂体中CBD的包封率保持不变维持稳定。这是因为以乙醇作为共溶剂,CBD可以充分分散在体系中,整个包封过程迅速完成。延长包封时间对与CBD的包封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选择10分钟作为最佳包封时间。
表4 不同包封时间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的影响
实施例10~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包封温度的不同,分别为40℃和60℃。
试验例5
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10~11负载CBD的油脂体进行对比;
步骤3)中包封温度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由下表可知,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不会随包封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保持相对稳定。
包封温度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包封率的影响:由下表可知,随着包封温度的增加,油脂体中CBD的包封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虽然温度的增加会改变CBD与油脂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因为乙醇作为共溶剂,CBD迅速被油脂体捕捉,反而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选择20℃作为最佳包封温度。
表5 不同包封温度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的影响
实施例12~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采用实施例2基本相同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搅拌速率的不同,分别为300rpm和500rpm。
试验例6
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12~13负载CBD的油脂体进行对比;
搅拌速率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由下表可知,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不会随搅拌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并保持相对稳定。
搅拌速率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包封率的影响:由下表可知,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油脂体中CBD的包封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选择100rpm作为最佳搅拌速率。
表6 不同搅拌速率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的影响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采用实施例2相同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CBD乙醇溶液在包封过程中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分多次逐步加入油脂体分散液。
试验例7
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14负载CBD的油脂体进行对比;
CBD乙醇溶液的添加方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均无显著性的影响,并且油脂体保持相对稳定。因此,考虑到操作简单,选择一次性加入的添加方式。
表7 不同CBD乙醇溶液的添加方式对负载CBD的油脂体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
包封率的影响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CBD的油脂体,采用实施例2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将得到的样品在4℃密封避光储存。分别在第0、1、3、5、7天对样品进行平均粒径和CBD保留率的测量。CBD保留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试验例8
分别在不同的储存时间段对实施例2样品进行平均粒径和CBD保留率的测量。由图2和图3可知,发现在4℃的条件下,样品经过7天的储存仍保持较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样品的平均粒径无显著差异,同时CBD的保留率也在95%以上。说明油脂体有很好的长期物理稳定性,并能够很好的防止包封的CBD发生氧化等情况发生而导致的有效含量下降。
通过利用天然的油脂体作为载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CBD包封技术,能够有效提高CBD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适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虽然,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做的改进和变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文章摘自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大麻二酚的油脂体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物,发明人:马兆祥,韩明钊,周博洋,李翀,陈志超,申请号:202411918343.6,申请日:2024.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