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方法及装置:收割后的工业大麻茎秆经由侧输送装置输送,根部在放倒齐根部件作用下对齐的同时被放倒装置放倒,工业大麻植株整齐的导入下输送带上;下输送带和上输送带对向旋转,夹持工业大麻向后输送;切段齐根装置将大麻茎秆根部对齐的同时锯片将工业大麻切割分段,分段后继续向后运行,分成两铺均匀的铺放到地面,完成作业。
技术要点
1.一种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方法,采用下收割装置(1)将工业大麻收割,通过侧输送装置(5)及放倒装置(9)将工业大麻输送到后输送装置(8),下输送带(806)和上输送带(810)对向旋转夹持工业大麻向后输送,切段齐根装置(12)将工业大麻根部对齐的同时切段装置(11)将工业大麻切割分段,最后分成两铺均匀的铺放到地面,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第一步,下扶禾器(106)扶持大麻茎秆配合下拨禾齿(107)向后拨送,下收割器(102)割断大麻茎秆,同时上分禾器(301)扶持工业大麻头端,上拨禾器(302)将其向后输送,上收割部件(309)将其顶端割断送至上输送部件(310),上输送部件(310)将物料送至右端出料口,大麻种子在出料装置(311)作用下进入储料仓(312)。
3.第二步,前输送带(111)将收割后的工业大麻茎秆输送到侧输送装置(5),侧输送液压马达(704)对向旋转带动输送带(502)将工业大麻输送到放倒装置(9),大麻茎秆根部在齐根传送带(1002)作用下对齐,工业大麻植株顺着顺麻板(805)整齐的倒入下输送带(806)上。
4.第三步,下主动输送辊(802)带动下输送带(806)将其上的工业大麻植株向后输送,下输送带(806)和上输送带(810)对向旋转,工业大麻在双作用力下被夹持向后输送。
5.第四步,工业大麻在上下输送带夹持下向后输送,切段齐根装置(12)将大麻茎秆根部对齐的同时锯片(1106)将工业大麻切割分段,分段后继续向后运行,分成两铺均匀的铺放到地面,完成作业。
6.一种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装置,包括下收割装置(1)、底盘(2)、上收割装置(3)、前悬挂装置(4)、侧输送装置(5)、主控系统(6)、动力装置(7)、后输送装置(8)、放倒装置(9)、放倒齐根装置(10)、切段装置(11)、切段齐根装置(12)。
7.所述后输送装置(8),包括下输送顺梁(801)、下主动输送辊(802)、下输送中间辊(803)、下输送前侧立梁(804)、顺麻板(805)、下输送带(806)、固定支梁(807)、上主动输送辊(808)、纵向调节部件(809)、上输送带(810)、锯片固定梁(811)、横向调节部件(812)、上被动输送辊(813)、下被动输送辊(814)、锯片固定梁支梁(815)、下输送前横梁(816)、下输送后横梁(817)、加强梁(818)。所述的下输送顺梁(801)前端上侧与下输送前侧立梁(804)固定,前端内侧与下侧下输送前横梁(816)固接,后端上侧与固定支梁(807)固定,后端内侧与下输送后横梁(817)固接,下端与底盘(2)固接,左右对称。所述的下主动输送辊(802),包括包括传动轮(8021)、轴头(8022)、轴端挡板(8023)、轴头接盘(8024)、轴管(8025)。所述的下主动输送辊(802)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下输送顺梁(801)上。所述的传动轮(8021)套在左端轴头(8022)上,所述的轴端挡板(8023)直径为88mm,套在轴头(8022)上顶在轴管(8025)外端,在直径65mm处均布三个间距120°直径为9mm固定通孔,由螺栓固定在轴头接盘(8024)上,所述的轴头接盘(8024)套在轴头(8022)轴肩并焊合固定,轴头接盘(8024)插在轴管(8025)支口内焊合固定,所述的轴管(8025)内径为70mm长度2000mm,中间限位台直径88mm长度40mm,轴管(8025)两端外径82mm长度980mm,两端内支口外径76mm,所述的各传动辊结构相同。所述的下主动中间辊(803)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下输送顺梁(801)上。所述的下输送前侧立梁(804)由上下一对下输送前横梁(816)固接,其前端与机架固接。所述的顺麻板(805)上端与上侧下输送前横梁(816)固定,下端覆在下输送带(806)上。所述的下输送带(806)为一对宽度980mm厚度4mm的橡胶输送带,套在下主动输送辊(802)、下输送中间辊(803)、下被动输送辊(814)上,卡在轴管(8025)限位台与轴头接盘(8024)中间,所述的固定支梁(807)前后间距400mm左右各一对,尾部固定支梁(807)下端与下输送顺梁(801)末端固定,上端与锯片固定梁(811)尾端固定。所述的上主动输送辊(808)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锯片固定梁(811)上。所述的纵向调节部件(809)固定在锯片固定梁支梁(815)内。所述的上输送带(810)为一对宽度980mm厚度4mm的橡胶输送带,套在上主动输送辊(808)和上被动输送辊(813)上,卡在轴管(8025)限位台与轴头接盘(8024)中间。所述横向调节部件(812)固定在下输送顺梁(801)上,调节螺栓顶在下被动输送辊(814)的固定轴承座外侧,轴承座孔为长孔。所述的上被动输送辊(813)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锯片固定梁(811)上。所述的下被动输送辊(814)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下输送顺梁(801)上。所述的锯片固定梁支梁(815)与锯片固定梁(811)焊合固定,并卡在固定梁(807)内侧,锯片固定梁支梁(815)与固定梁(807)设有螺栓孔,由螺栓与固定梁807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装置,所述切段装置(11),包括短轴(1101)、轴管(1102)、中间轴(1103)、固定板(1104)、隔热垫(1105)、锯片(1106)。所述短轴(1101)外端与轴承座固定在锯片固定梁(811)上,内端设有台肩插入轴管(1102)外端,并焊合固定,所述中间轴(1103)插入轴管(1102)内端,由紧定螺钉将其固定,所述的固定板(1104)内孔直径为30mm外径200mm壁厚16mm,在一侧端面直径180mm处均布三个间隔120°直径8mm高度5.5mm的凸起圆柱形固定轴,其余端面厚度10.5mm,固定轴端侧中心设直径为150.5mm深度4.5mm沉孔,固定板(1104)套在中间轴(1103)上,左端顶在中间轴(1103)轴肩,固定轴安装在锯片(1106)固定孔内,所述隔热垫(1105)内孔直径30mm外径150mm壁厚7mm,在一侧端面设外径39.5mm高度2mm凸台,隔热垫(1105)套在中间轴(1103)上,并贴合在左端固定板(1104)沉孔内,所述锯片(1106)内孔直径40mm外径355mm厚度4.5mm,直径180mm处均布六个间隔60°直径8.5mm固定通孔,锯片(1106)套在隔热垫(1105)凸台外侧贴合隔热垫(1105)侧壁,并通过固定通孔与在左侧固定板(1104)上的固定轴固定,对称安装隔热垫(1105),右侧固定板(1104)旋转60°安装使其上的固定轴固定在锯片(1106)固定通孔内。右侧固定板(1104)外侧设轴用弹性挡圈,将其固定在中间轴(1103)上,右侧结构和左侧对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收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纤用型工业大麻收获模式:传统的收获方式是用镰刀贴地平割,随即打净麻叶,削去梢头,并按麻茎高矮粗细和成熟度分级束捆,当天切割的麻捆不宜露天曝晒,以免影响质量,所以当天准备沤麻。此种收获方式效率低,用工量大,成本高,而且沤制后的水源污染严重,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另一种收获方式是拖拉机前悬挂式收割工业大麻侧放铺作业,然后进行雨露沤制,这种方法节省燃料,减少废水污染,且操作程序简单。沤制好的麻杆再人工打捆,但是因为工业大麻植株比较长,打捆工作不好进行,更不利于下一步梳麻工作,限制了工业大麻规模化种植。JOHNDEERE生产的HEMPFLAXT660型双割台收获机,将种子、大麻叶及茎秆一起收获,大麻茎秆都被切碎处理。因此主要用于收获大麻种子和茎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工业大麻切割作业的实际需求,在于提供一种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方法及其装置,利用本发明进行工业大麻收获,通过收割装置割断大麻茎秆,夹持输送装置夹持输送,锯片转动切段方式将工业大麻茎秆按工艺要求分段。达到提高收割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放铺均匀,麻铺薄,更有利于下一步雨露沤制大麻及打捆和梳麻的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此种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方法,采用下收割装置将工业大麻切割,通过侧输送装置,放倒装置将工业大麻输送到后输送装置,下输送带和上输送带对向旋转夹持工业大麻向后输送,切段齐根装置将大麻茎秆根部对齐的同时切段装置将工业大麻切割分段,分成两铺均匀的铺放到地面,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下扶禾器扶持大麻茎秆配合下拨禾齿向后拨送,下收割器割断大麻茎秆,同时上分禾器扶持工业大麻头端,上拨禾器将其向后输送,上收割部件将其顶端割断送至上输送部件,上输送部件将物料送至右端出料口,大麻种子在出料装置作用下进入储料仓。
第二步,前输送带将收割后的工业大麻茎秆输送到侧输送装置,侧输送液压马达对向旋转带动输送带将工业大麻输送到放倒装置,大麻茎秆根部在齐根传送带作用下对齐,工业大麻植株顺着顺麻板整齐的倒入下输送带上。
第三步,下主动输送辊带动下输送带将其上的工业大麻植株向后输送,下输送带和上输送带对向旋转,工业大麻在双作用力下被夹持向后输送。
第四步,工业大麻在上下输送带夹持下向后输送时,切段齐根装置将大麻茎秆根部对齐的同时锯片将工业大麻切割分段,分段后继续向后运行,分成两铺均匀的铺放到地面,完成作业。
用于实施前述方法的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装置,包括下收割装置、底盘、上收割装置、前悬挂装置、侧输送装置、主控系统、动力装置、后输送装置、放倒装置、放倒齐根装置、切段装置、切段齐根装置。
所述后输送装置,包括下输送顺梁、下主动输送辊、下输送中间辊、下输送前侧立梁、顺麻板、下输送带、固定支梁、上主动输送辊、纵向调节部件、上输送带、锯片固定梁、横向调节部件、上被动输送辊、下被动输送辊、锯片固定梁支梁、下输送前横梁、下输送后横梁、加强梁。所述的下输送顺梁前端上侧与下输送前侧立梁固定,前端内侧与下侧下输送前横梁固接,后端上侧与固定支梁固定,后端内侧与下输送后横梁固接,下端与底盘固接,左右对称。所述的下主动输送辊,包括包括传动轮、轴头、轴端挡板、轴头接盘、轴管。所述的下主动输送辊通过轴头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下输送顺梁上。所述的传动轮套在左端轴头上,所述的轴端挡板直径为88mm,套在轴头上顶在轴管外端,在直径65mm处均布三个间距120°直径为9mm固定通孔,由螺栓固定在轴头接盘上,所述的轴头接盘套在轴头轴肩并焊合固定,轴头接盘插在轴管支口内焊合固定,所述的轴管内径为70mm设长度为2000mm,中间限位台直径88mm长度40mm,轴管两端外径82mm长度980mm,两端内支口外径76mm,所述的各传动辊结构相同。所述的下主动中间辊通过轴头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下输送顺梁上。所述的下输送前侧立梁由上下一对下输送前横梁固接,其前端与机架固接。所述的顺麻板上端与上侧下输送前横梁固定,下端覆在下输送带上。所述的下输送带为一对宽度980mm厚度4mm的橡胶输送带,套在下主动输送辊、下输送中间辊、下被动输送辊,卡在轴管限位台与轴头接盘中间,所述的固定支梁807前后间距400mm左右各一对,尾部固定支梁下端与下输送顺梁末端固定,上端与锯片固定梁尾端固定。所述的上主动输送辊通过轴头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锯片固定梁上。所述的纵向调节部件固定在锯片固定梁支梁内。所述的上输送带为一对宽度980mm厚度4mm的橡胶输送带,套在上主动输送辊和上被动输送辊上,卡在轴管限位台与轴头接盘中间。所述横向调节部件固定在下输送顺梁上,调节螺栓顶在下被动输送辊的固定轴承座外侧,轴承座孔为长孔。所述的上被动输送辊通过轴头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锯片固定梁上。所述的下被动输送辊通过轴头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下输送顺梁上。所述的锯片固定梁支梁与锯片固定梁焊合固定,并卡在固定梁内侧,锯片固定梁支梁与固定梁设计有螺栓孔,由螺栓与固定梁固接。
所述切段装置,包括短轴、轴管、中间轴、固定板、隔热垫、锯片。所述短轴外端与轴承座固定在锯片固定梁上,内端设有台肩插入轴管外端,并焊合固定,所述中间轴插入轴管内端,由紧定螺钉将其固定,所述的固定板内孔直径为30mm外径200mm壁厚16mm,在一侧端面直径180mm处均布三个间隔120°直径8mm高度5.5mm的凸起圆柱形固定轴,其余端面厚度10.5mm,固定轴端侧中心设直径150.5mm深度4.5mm沉孔,固定板套在中间轴上,左端顶在中间轴轴肩,固定轴安装在锯片固定孔内,所述隔热垫内孔直径30mm外径150mm壁厚7mm,一侧端面设有外径为39.5mm高度2mm凸台,隔热垫套在中间轴上,并贴合在左端固定板沉孔内,所述锯片内孔直径40mm外径355mm厚度4.5mm,直径180mm处均布六个间隔60°直径8.5mm固定通孔,锯片套在隔热垫凸台外侧贴合隔热垫侧壁,并通过固定通孔与在左侧固定板上的固定轴固定,对称安装隔热垫,右侧固定板旋转60°安装使其上的固定轴固定在锯片固定通孔内。右侧固定板外侧设轴用弹性挡圈,将其固定在中间轴上,右侧结构和左侧对称。
工作时,液压三联泵将动力输送给下收割液压马达,下收割液压马达带动下收割装置割断大麻茎秆,前输送液压马达带动输送带将割断后的工业大麻茎秆输送到侧输送装置,侧输送液压马达对向旋转带动夹持输送部件,将工业大麻输送到放倒装置,放倒装置液压马达带动放倒装置将工业大麻茎秆放倒,大麻茎秆根部在放倒齐根装置作用下对齐,工业大麻植株整齐的进入下输送带上。上下主动液压马达带动主动输送辊、输送带及被动输送辊旋转,下输送带和上输送带对向旋转,工业大麻在双作用力下被夹持向后输送。切段齐根装置将大麻茎秆根部对齐的同时锯片将工业大麻切割分段,分段后的工业大麻继续向后运行,分成两铺均匀的铺放到地面,完成作业。
该装置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满足了现代化农业的生产需求,达到提高切割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放铺均匀麻铺薄,更有利于下一步雨露沤制大麻及打捆和梳麻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装置主视图;
图1
图2为本发明一种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装置俯视图;
图2
图3为本发明下收割装置主视图;
图3
图4为本发明上收割装置主视图;
图4
图5为本发明上收割装置俯视图;
图5
图6为本发明悬挂装置主视图;
图6
图7为本发明悬挂装置俯视图;
图7
图8为本发明侧输送装置主视图;
图8
图9为本发明动力装置示意图;
图9
图10为本发明后输送装置主视图;
图10
图11为本发明后输送装置俯视图;
图11
图12为本发明下主动输送辊结构图;
图12
图13为本发明放倒齐根装置结构图;
图13
图14为本发明切段装置结构图。
图14
附图标记:1、下收割装置;2、底盘;3、上收割装置;4、前悬挂装置;5、侧输送装置;6、主控系统;7、动力装置;8、后输送装置;9、放倒装置10、放倒齐根装置;11、切段装置、12切段齐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下收割装置1将工业大麻切割,通过侧输送装置5及放倒装置9将工业大麻输送到后输送装置8,下输送带806和上输送带810对向旋转夹持工业大麻向后输送,切段齐根装置12将工业大麻根部对齐的同时切段装置11将工业大麻切割分段,最后分成两铺均匀的铺放到地面,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液压三联泵703将动力输送给前输送液压马达702,前输送液压马达702带动前输送部件103将动力输送给前输送带111,前输送带111上的输送拨板将动力输送给下拨禾齿107,下扶禾器106扶持大麻茎秆配合下拨禾齿107向后拨送,液压三联泵703将动力输送给下收割液压马达707,下收割液压马达707带动下收割动力箱101,下收割动力箱101带动下手割器102割断大麻茎秆,同时液压三联泵703将动力输送给上收割液压马达709及上排种液压马达708,上收割液压马达709驱动上主动链轮306,上主动链轮306带动上拨禾链轮304、上切割链轮303、上输送链轮305,上分禾器301扶持工业大麻头端,上拨禾器302将其向后输送,上收割部件309将其顶端割断送至上输送部件310,上输送部件310将物料送至右端出料口,上排种液压马达708驱动出料装置311旋转,大麻种子在出料装置311作用下进入储料仓312。
第二步,前输送液压马达702带动前输送带111将切割后的工业大麻茎秆输送到侧输送装置5,液压三联泵703将动力输送给侧输送液压马达704,侧输送液压马达704对向旋转带动输送带502将工业大麻输送到放倒装置9。液压双连泵710将动力输送给放倒装置液压马达705,放倒装置液压马达705带动放倒输送装置9,同时液压双连泵710将动力输送给放倒齐根液压马达706,放倒齐根液压马达706带动放倒齐根部件10,大麻茎秆根部在齐根传送带1002作用下对齐,工业大麻植株顺着顺麻板805整齐的倒入下输送带806上。
第三步,液压三联泵703将动力输送给下主动液压马达711,下主动液压马达711驱动下主动输送辊802,下主动输送辊802带动下输送带806将其上的工业大麻植株向后输送,液压双连泵710将动力输送给上主动液压马达713,上主动液压马达713带动上主动输送辊808、上输送带810及上被动输送辊813旋转,下输送带806和上输送带810对向旋转,工业大麻在双作用力下被夹持向后输送。
第四步,工业大麻在上下输送带夹持下向后输送,液压三联泵703将动力输送给切断液压马达714,切段液压马达714驱动切段装置11旋转,锯片1106将工业大麻切断分段,同时液压双连泵710将动力输送给切段齐根液压马达712,切段齐根液压马达712驱动切段齐根装置12,切段齐根装置12将大麻茎秆根部对齐的同时锯片1106将工业大麻切割分段,分段后继续向后运行,分成两铺均匀的铺放到地面完成作业。
用于实施前述方法的工业大麻(纤维)分段收获装置,包括1、下收割装置;2、底盘;3、上收割装置;4、前悬挂装置;5、侧输送装置;6、主控系统;7、动力装置;8、后输送装置;9、放倒装置10、放倒齐根装置;11、切段装置;12切段齐根装置。
所述下收割装置1,包括下收割动力箱101、下收割器102、前输送部件103、下拨禾齿支臂104、支臂固定管105、下扶禾器106、下拨禾齿107、挡板108、钢筋109、固定夹板Ⅰ110、前输送带111、固定夹板Ⅱ112。所述的固定夹板Ⅰ110、固定夹板Ⅱ112成对使用间距30mm,且左右对称。固定夹板Ⅰ110与固定夹板Ⅱ112间距700mm,所述下收割装置1下侧由固定夹板Ⅰ110与悬挂架下油缸Ⅰ408固定,且左右对称。上侧由固定夹板Ⅱ112与悬挂架下支臂411固定,且左右对称。
所述底盘2固定在主控系统6下侧机架上,前侧轮胎固定在主控系统6下方,后侧轮胎固定在后输送装置8下方。
所述上收割装置3,包括上分禾器301、上拨禾器302、上切割链轮303、上拨禾链轮304、上输送链轮305、上主动链轮306、固定夹板Ⅲ307、固定夹板Ⅳ308、上收割部件309、上输送部件310、出料装置311、储料仓312。所述的固定夹板Ⅲ307、固定夹板Ⅳ308成对使用间距30mm,且左右对称。固定夹板Ⅲ307、固定夹板Ⅳ308间距430mm,所述上收割装置3由固定板夹Ⅳ308与悬挂架上油缸Ⅰ固定,且左右对称。所述固定夹板Ⅲ307与悬挂架上支臂415固定,且左右对称。所述前悬挂装置4,包括悬挂架加强梁Ⅰ401、悬挂架顺梁402、悬挂架支撑梁403、悬挂架加强梁Ⅱ404、悬挂架加强梁Ⅲ405、悬挂架加强梁Ⅳ406、悬挂架立梁407、悬挂架下油缸408、悬挂架固定夹板Ⅰ409、悬挂架油缸Ⅰ410、悬挂架下支臂411、悬挂架固定夹板Ⅱ412、悬挂架上油缸413固定,悬挂架油缸Ⅱ414、悬挂架上支臂415、悬挂架固定夹板Ⅳ416、悬挂架固定夹板Ⅲ417、悬挂架油缸夹板Ⅰ418、悬挂架油缸夹板Ⅱ419、支臂固定梁420、悬挂架横梁Ⅰ421、悬挂架横梁Ⅱ422、悬挂架横梁Ⅲ423。所述的前悬挂装置4通过悬挂架顺梁402、悬挂架横梁Ⅱ422、悬挂架横梁Ⅲ423固接在主控系统6下方的机架上。
所述的侧输送装置5,包括输送辊501,固定梁502,侧输送带503,托板504。所述的侧输送装置5前端内侧输送辊501与前输送部件103挂接,下端通过固定梁502与机架固接,尾端输送辊与放倒装置9相邻。所述主控系统6坐落在机架上,下侧与前悬挂装置4固接。
所述动力装置7,包括发动机701、前输送液压马达702、液压三联泵703、侧输送液压马达704、放倒装置液压马达705、放倒齐根液压马达706、下收割液压马达707、上排种液压马达708、上收割液压马达709、液压双连泵710、下主动液压马达711、分段齐根液压马达712、上主动液压马达713、切断液压马达714,所有连接液压油管、各种阀及控制装置。各液压部件与其对应装置固接。
所述后输送装置8,包括下输送顺梁801、下主动输送辊802、下输送中间辊803、下输送前侧立梁804、顺麻板805、下输送带806、固定支梁807、上主动输送辊808、纵向调节部件809、上输送带810、锯片固定梁811、横向调节部件812、上被动输送辊813、下被动输送辊814、锯片固定梁支梁815、下输送前横梁816、下输送后横梁817、加强梁818。所述的下输送顺梁801前端上侧与下输送前侧立梁804固定,前端内侧与下侧下输送前横梁816固接,后端上侧与固定支梁807固定,后端内侧与下输送后横梁817固接,下端与底盘2固接,左右对称。所述的下主动输送辊802,包括包括传动轮8021、轴头8022、轴端挡板8023、轴头接盘8024、轴管8025。所述的下主动输送辊802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下输送顺梁801上。所述的传动轮8021套在左端轴头8022上,所述的轴端挡板8023直径为88mm,套在轴头8022上顶在轴管8025外端,在直径65mm处均布三个间距120°直接为9mm固定通孔,由螺栓固定在轴头接盘8024上,所述的轴头接盘8024套在轴头8022轴肩并焊接固定,轴头接盘8024插在轴管8025支口内焊接固定,所述的轴管8025内径为70mm长度2000mm,中间限位台直径88mm长度40mm,轴管8025两端外径82mm长度980mm,两端内支口外径76mm,所述的各传动辊结构相同。所述的下主动中间辊803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下输送顺梁801上。所述的下输送前侧立梁804由上下一对下输送前横梁816固接,其前端与机架固接。所述的顺麻板805上端与上侧下输送前横梁816固定,下端覆在下输送带806上。所述的下输送带806为一对宽度980mm厚度4mm的橡胶输送带,套在下主动输送辊802、下输送中间辊803、下被动输送辊814上,卡在轴管8025限位台与轴头接盘8024中间,所述的固定支梁807前后间距400mm左右各一对,尾部固定支梁807下端与下输送顺梁801末端固定,上端与锯片固定梁811尾端固定。所述的上主动输送辊808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锯片固定梁811上。所述的纵向调节部件809固定在锯片固定梁支梁815内,通过旋转纵向调节部件809上的螺栓可以调整锯片固定梁811与固定梁801间距,使上下输送带之间距离达到作业需求。所述的上输送带810为一对宽度980mm厚度4mm的橡胶输送带,套在上主动输送辊808和上被动输送辊813上,,卡在轴管8025限位台与轴头接盘8024中间,所述横向调节部件812固定在下输送顺梁801上,调节螺栓顶在下被动输送辊814上的固定轴承座外侧,轴承座孔为长孔,调节部件812可以调整下被动输送辊814与下主动输送辊812间距,从而达到张紧下输送带806的作用。所述的上被动输送辊813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锯片固定梁811上。所述的下被动输送辊814通过轴头8022与轴承座及螺栓固定在下输送顺梁801上。所述的锯片固定梁支梁815与锯片固定梁811焊合固定,并卡在固定梁807内侧,锯片固定梁支梁815与固定梁807设计有螺栓孔,由螺栓与固定梁807固接。
所述放倒装置9前端与侧输送装置5外侧固接,后端与右端下输送顺梁801固接。
所述放倒齐根装置10,包括齐根部件1001、支架1002。前端由支架1002与右端下输送前侧立梁804固接,后端与加强梁820右端固接。
所述切段装置11,包括短轴1101、轴管1102、中间轴1103、固定板1104、隔热垫1105、锯片1106。所述短轴1101外端与轴承座固定在锯片固定梁811上,内端设有台肩插入轴管1102外端,并焊合固定,所述中间轴1103插入轴管1102内端,由紧定螺钉将其固定,所述的固定板1104内孔直径为30mm外径200mm壁厚16mm,在一侧端面直径180mm处均布三个间隔120°直径8mm高度5.5mm的凸起圆柱形固定轴,其余端面厚度10.5mm,固定轴端侧中心设直径150.5mm深度4.5mm沉孔,固定板1104套在中间轴1103上,左端顶在中间轴1103轴肩,固定轴安装在锯片1106固定孔内,所述隔热垫1105内孔直径30mm外径150mm壁厚7mm,在一侧端面设外径为39.5mm高度2mm凸台,隔热垫1105套在中间轴1103上,并贴合在左端固定板1104沉孔内,所述锯片1106内孔直径40mm外径355mm厚度4.5mm,直径180mm处均布六个间隔60°直径8.5mm固定通孔,锯片1106套在隔热垫1105凸台外侧贴合隔热垫1105侧壁,并通过固定通孔与在左侧固定板(1104)上的固定轴固定,对称安装隔热垫1105,右侧固定板1104旋转60°安装使其上的固定轴固定在锯片1106固定通孔内。右侧固定板1104外侧设轴用弹性挡圈,将其固定在中间轴1103上,右侧结构和左侧对称。
所述切割齐根装置12,通过支架与螺栓固定在右端锯片固定梁811下侧。
虽然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也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改进,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文章摘自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纤用型工业大麻田间切段收获方法及装置,发明人:袁玉龙,曹海峰,公衍峰,张晓青,高勇,王志远,李厚贵,朱士强,贾彪,刘伟光,申请号:202510131972.2,申请日:2025.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