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涤环
来源:沅江市农村办
发布时间:2006-10-22
Tag:
点击:
苎麻四大害虫的防治
1.苎麻夜蛾俗称摇头虫、摆头虫。在我省一年发生3代。幼虫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E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危害麻叶。苎麻夜蛾成虫是一种褐色蛾子,老熟幼虫有黄色带黑线、黑色带黄线、淡绿色带红线等体色,头部呈红色或棕黄色。蛹茶褐色,卵扁圆形米黄色。苎麻夜蛾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大发生时,局部田块的I1 片在7天内能被其取食而光。它还可危害黄麻和大豆。幼虫受惊后,常摇头不止,土故称摇头虫。老熟幼虫在麻蔸附肥 近枯枝落叶内化蛹。
2.黄蛱蝶俗称麻毛虫。一年保 发生2代。以幼虫危害麻叶,一条= 老龄幼虫在24小时内可取食麻叶一 5片~8片。卵产于叶背竖立成块,每块卵100粒~20HD粒,最多达560多粒, 卵期8天~l0天孵化为幼虫,群集麻叶危害。成虫飞翔力差,易于捕捉。幼虫在麻田杂草和土壤中越冬。
3.苎麻天牛其幼虫俗称钻心虫、蛀蔸虫、吃根虫。苎麻天牛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麻蔸内越冬,幼虫在3月份化蛹,4月中旬至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5月中旬至6月上旬产卵,6月上旬至7月上旬孵化。幼虫孵化后,开始在麻茎皮骨之间危害,以后逐渐侵入茎髓部,并向下侵入龙头根和扁担根内,蛀食麻蔸。麻蔸受其危害后,伤口又极易遭受到根腐线虫病和白纹羽病的侵害,更加速了麻蔸败蔸导致大减产。成虫食害苎麻叶柄和嫩梢,被害梢部常呈黄褐色斑点或被咬断,麻叶萎蔫,使麻株停止生长或发生分枝,影响产量和纤维品质。
更多阅读
Copyright by Rami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苎麻研究所 版权所有 2009-2016 湘ICP备1000683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