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农民在作物施肥上存在着品种单一化、数量不合理、方式陈旧等缺陷,造成了作物贪青生长、病虫害加重、抗逆性减弱、肥料增产效益降低.平衡配套施肥是“九五”期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新型技术之一,它对改变我国施肥方面的缺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平衡配套施肥是指对作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协调供应,以满足作物生产、发育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肥料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各地的推广应用表明:实施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可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在8~10%左右,亩增加效益35~40元。平衡配套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测试、肥料田间试验、施肥推荐、肥料的配制及施肥方法等一整套科学施肥技术.
一、土样采集首先要划定采样区,在每一个采样区内采取一个混合土样,采样区的大小视具体情况而定,生产地一般以10~20亩为一个采样区;其次要确定采样点,采样点的分布要做到尽量等量、均匀和随机.在采样区内沿“之”字形线或蛇形线等距离随机取10~30个样点的土样.样点要避开粪堆、屋旁、地边、沟边或过去翻乱土层的地方等特殊地点.最后是采样,样点确定后,用土钻或小铲采取土样.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要相同,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一个混合土样以取
二、测土配方采取的土样送到省、地、县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化验室进行化验。根据土壤的测试值,来确定各种肥料的适宜的配比。 1、以土定产,即确定目标产量.目标产量要根据一定气候和栽培技术条件下土壤基本肥力来确定。目标产量是以地块前三年作物平均产量为基础,低肥力土壤增加 15~20%,中肥力土壤增加10~15%,高肥力土壤增加5~10%,作为目标产量.经验公式计算: 目标产量=前三年平均产量×(1+增长幅度%) 2、以产定氮,即找出目标产量所需养分的数量.作物吸收养分的数量.每
三、 施肥指导技术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可以分若干阶段,不同生育阶段对土壤和养分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施肥方式也有所区别,一般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土壤稳肥性较差时,应当采用施足基肥和分期追肥相结合的方法,而追肥的时期和次数应根据作物生育期要求和土壤供肥特点而定。对生育期短的作物,则应采用重施基肥并辅以早期追肥的方法。如麦茬玉米,在生产季节紧张来不及施用基肥的情况下,应采取“前重后轻”的追肥方式。施肥方式的确定必须在摸清作物营养特性及当地土壤、气候和栽培技术等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出合理的施肥方式,逐步形成一定条件下合理的施肥体系。
1、基肥。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或绿肥等通常采用基施的方式,基肥施用量一般较大。基肥施用应结合深耕施用,并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做到土肥相融。在养分贫瘠的地块上,适当地浅施。无机肥料,往往采取开沟条施集中施肥方式。多种肥料混合施用时要注意肥料的配合使用技术。
2、追肥。用做追肥的肥料一般都是速效性化肥或腐熟良好的有机肥料,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磷肥如过磷肥等。磷、钾肥一般施在根系密集层附近,而且要深施覆土。密植作物的追肥往往难以做到深施,如小麦春季追肥,可采用随撒施随灌水的方法。
3、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是用肥少,收效快的一种辅助性施肥措施。但根外追肥对外界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在阴天或无风的晴天、清晨和傍晚喷施效果更佳。根外施肥的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肥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4、施肥时期。施肥时期的确定,应以提高肥料增产效益为原则,每种作物都有需肥的关键时期,如营养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在土壤养分释放较快,供肥充足时,应适当推迟施肥时间;反之,应提前施肥时间。在肥料不足的情况下,应当将肥料集中施在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如玉米的氮肥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至抽雄初期;冬小麦在起身拔节期;棉花在花铃期。土壤瘠薄、底肥不足和作物生长瘦弱的情况下,施肥时期应适当提前。在土壤供肥良好,幼苗生长正常和肥料充足的情况下,应采取分期施肥,侧重施于最大效率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