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为多年生宿根经济作物,主要收获其韧皮纤维,通过育苗、移栽定植,3年后进入盛产期。近年从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引进的湘苎二号(圆叶青),非常适宜我区种植。采取“覆盖育苗、带土移栽、合理密植、中耕施肥、病虫防治”等技术措施,能达到“当年育苗、当年移栽、当年见效、三年高产”的目标,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各项生物学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原种地(湖南沅江)麻区的指标。尤其是对跟踪调查的高产试验示范麻地观测,普遍表现出生长势强(株高达2
1精细整地合理密植
栽麻前深耕土壤30—50em,把底土翻上、表土翻下,增厚耕作层,再整碎土块,清除杂草,理通排水沟,并根据地势地形合理开厢,厢宽1.7—2.
2适时移栽加强管理
2.1移栽时间
当麻苗长到8一l2片真叶时抢在5月20 13(小满)前,按麻苗大小分阶段、分批次地移栽完毕。
2.2栽植密度
窝行距为30x4Ocm,每厢种4小行,栽52500-63000窝Oam ,2株/窝。
2.3移栽方法
当麻苗达8-10片真叶时,抢在雨前或阴天用尖竹片挖取苗床内大小一致的幼苗进行带土移栽;覆土至子叶节,并及时浇安蔸水,遇晴天应连续浇水抗旱。
2.4查窝补缺
新栽麻窝缺株时,应及时补齐,确保基本苗数;补窝过迟,会形成弱蔸,增加无效株数,达不到补缺目的;为了使补缺的麻蔸很快成活,并跟上生长,栽麻时可每隔一丈多远栽两三个双蔸麻,作为搬蔸补缺用;时间以移栽后lO-15d内进行为宜。
2.5防旱、抗旱
麻苗移栽后,很快进入高温季节,易出现土壤干旱,影响麻株正常生长,因此要勤中耕除草,
同时用稻草等秸杆物在行间覆盖;如遇严重干旱,麻苗出现萎蔫,可在早晚土温低时结合施肥浇水抗旱。
2.6适时追肥
在麻苗移栽一周内,结合浇水,施稀薄粪水3750--
2.7及时破杆收获
当新栽苎麻植株长到lO0~150em高,麻杆基部1/3开始变成褐色、且基部1/3的麻叶已经自
然脱落时就达到了工艺成熟期,便可进行第一次收获(俗称破杆)。并及时进行下一步田间管理。
3加强后期田间管理
3.1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保持土壤疏松,抑制杂草滋生,控制麻蔸串行,协调高产结构,延长麻园经济周期的重要措施。根据季节不同,麻株生长不同的特点,各季麻的中耕时间和次数也不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头麻第一次中耕应在萌芽出土时进行浅耕破土除草,结合施肥培蔸,弥补冬管不足;第二次则在齐苗期进行浅中耕(深度为3~6em),封行前再进行一次。由于二、三季麻苗期气温高、幼苗生长快、苗期短,因此强调中耕除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出苗快、出苗多。而三麻或四麻收获后有一个相当长的越冬期,需进行一次深中耕除草(深度为12~
3.2合理施肥 .
根据投入产出比分析表明:产原麻2250—
3.2.1重施基肥
结合冬季深中耕除草,施土杂肥或塘泥等有机肥75—150t/hm ,饼肥
将土杂肥及人畜粪肥直接施在麻蔸上,其余均以行中蔸边穴施或沟施最好。
3.2.2根部追肥
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为了促进三季麻平衡增产,应对各季麻分类进行根部施追肥。由于头麻气温低、麻苗生长慢、苗期长,应在齐苗期(苗高
3.2.3叶面追肥
为了及时满足麻株正常生长的需要,充分发挥肥效快的优势,一般在每季苎麻的旺长期进行
叶面喷施0.2%尿素及钾肥,用7.
3.3病虫防治
根据引种几年来的实际观测,作为新栽麻区的涪陵,其病虫害发生较少。但个别乡镇麻田已发现少量根腐线虫病、炭疽病和立枯病,只须用3%广枯灵1000倍液喷施即可防治;其次有金龟子(地老虎)、天牛和夜蛾(俗称红脑壳摇头虫)等虫害的发生;尤其以苎麻夜蛾危害最为严重。该虫一年发生三代,以二、三麻发生较严重,头麻有零星发生。表现为幼虫蚕食麻叶,轻者把麻ⅡI.吃成孔洞,重者把麻叶全部吃光,使麻株生长停止。因此采取了:①在成虫产卵期间摘除卵块或刚孵化出幼虫的麻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土中;②在幼虫群集取食时期,趁麻叶有露水时用草木灰、煤灰或石灰撤于被害麻叶背面。吸收虫体水分使虫致死;③危害面积较大时,对老龄幼虫用90%敌百虫喷杀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杀,其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