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中国肥料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12-23   Tag:   点击:
如何分辨作物缺氮和氮素过剩

 

(一)症状

作物缺氮时,植株褪绿,叶色呈浅绿或黄绿,生长缓慢,株形瘦小,直立,分枝少,叶形小,与径的夹角小;症状从下而上扩展,严重时下叶枯黄早落;根量少,细长;侧芽休眠,开花结果减少,成熟提早,产量下降。水稻、麦类缺氮分蘖少或无,穗小粒少;玉米缺氮下叶黄化,叶 尖枯萎,呈“V”字形向下延展;叶菜类作物缺氮叶小而薄,色淡绿或黄绿,含水量减少,纤维素增加,丧失柔嫩多汁的特色,商品价值下降;结球菜类缺氮叶球不充实;果木缺氮新梢细瘦,叶小色淡,果小皮硬,含糖量虽相对提高,但产量很低。

作物供氮过剩时表现徒长,枝多叶茂,叶大色浓,含水量增加,纤维素、木质素减少,组织柔嫩,抗病虫、抗旱、抗倒能力下降;禾谷类作物结实率、千粒重降低,成熟不良;薯类作物结薯减少,淀粉率降低;瓜果类落花落果增加,成熟推迟。

(二)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作物对氮需要量大,大多数土壤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如不施用氮肥,一般作物均可能出现缺氮症状,以下条件更易发生:轻质砂土和有机质贫乏的土壤;土壤理化性质不良,排水不畅,土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的土壤;施用大量新鲜有机肥,如绿肥及新鲜秸秆容易引起微生 物大量繁殖,夺取土壤有效氮而引起暂时性缺氮。氮过剩一般为施用氮肥过量或对前作肥料残留量估计不足等。

(三)诊断 1.形态诊断

作物缺氮症状如上.以叶黄、植株短小为其特征,通常容易判断。但单凭形态判断,难免误诊,仍需结合植株、土壤的化学诊断。

2.植株诊断

植株的全氮量与作物生长及产量有较高的相关性,各种作物缺氮的临界范围:水稻(分蘖期叶片)为全 N2.4%~2.8%;大小麦、燕麦(抽穗期地上部)为1.25%~1.50%,玉米(抽雄期果穗节叶片)为2.9%~3.0%,棉花(蕾期功能 叶)与高粱(开花期自上而下第三叶)为2.5%~3.0%,果树(叶片)为2.0%~3.8%,生产上为争取时间尽快作出判断,在田头诊断时采用组织化学 速测法:旱作用硝酸试粉法,作物组织中的NO3ˉ

N与试粉作用,产生红色偶氮物质,根据红色深浅判断氮状况。水稻用碘淀粉法,水道进入幼穗分化期,叶鞘淀粉 积累程度与氮高低呈负相关。采叶鞘,用碘液使叶鞘染色(蓝色)以染色长度(A)与叶鞘总长度(B)之比(A/B)值进行判断。此法限于决定后期穗肥的需要与否。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