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全秆是造纸的一种新原料。采用红麻全秆造纸,可节省大量木材和进口纸浆的外汇,但红麻全秆在贮存期间遭受多种害虫的严重为害。同时,虫害引起霉变,霉变加剧虫害,虫害和霉变结果,致使造纸的纸浆得率和质量显著下降,甚至不堪利用而报废,安徽造纸厂1990年贮存红麻全秆2500吨,就因虫害严重、不堪利用而报废,经济损失100多万元。为了促进开发红麻造纸,必须研究红麻全秆贮存期虫害问题,1992年列为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开题研究,旨在摸清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而探索经济而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通过1992-1994年三年的研究,业已掌握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并探索找出了一套经济而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兹将研究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固定六安和淮南两造纸厂的麻秆堆垛,作为调查和采集场地,于早春和晚秋采集越冬虫态,带回室内饲养;分期剥查各种害虫,保存作种类鉴定。 1.2 饲养观察于早春三月开始,定期(3-5天)剥查麻秆观察越冬虫态,将所得越冬虫态放置培养皿内,观察结茧化蛹情况。化蛹后分别放置小试管内,管口塞以棉球,观察蛹期。成虫羽化后,配对放入大型试管,管内放置麻秆,供其产卵,编号观察成虫寿命和卵期。卵孵后将初龄幼虫用毛笔移入指形管,每管一头,以麻皮和麻髓供饲,借助放大镜观察幼虫龄期。每天观察时间,上午7-8时,中午2-3时,晚上7-8时。同时,结合室外场地观察,弄清诸害虫年生活史和各代虫态历期以及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关系等。寄主与食性观察 将幼虫或成虫放入大型试管,饲以红麻、大麻、荻柴、蓼竹、圆竹、芦苇和霸王草等秸秆(均系纸厂造纸的原料)观察其食性。 1.3 药剂防治试验在药效测定的基础上,开展薰蒸、喷药和撒毒土防治试验,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防治适期和防治药剂及浓度。药剂防治试验,分预防和除治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