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团队建设
团队成员
最新动态
麻类行情
麻类价格
肥料行情
原理技术
施肥原理
施肥技术
最新技术
数据库
配方施肥
缺素诊断
专家系统
麻类咨询
标准规范
技术标准
技术规范
交流园地
请选择查询数据库
全国肥料企业数据库
全国麻业专家数据库
全国麻类论文数据库
全国麻类文章数据库
全国麻类成果数据库
全国麻类著作数据库
黄麻良种粤园5号
成果名称:
黄麻良种粤园5号
获奖等级及年份: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2003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P633
获奖人员:
蒋宝韶
获奖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成果简介:
1958年,选用抗炭疽病力强的“粤园1号”作父本,丰产而不抗病的品种“新园2号”作母本,进行杂交育种,经多年的定向培育,于1963年育成粤周5号黄麻新品种。粤园5号茎色青,株高380厘米,分枝出地面高度350厘米,茎秆粗,韧皮纤维厚,耐肥抗风,特别是抗炭疽病力强(发病率仅0.55%),提早至春分后2-3天播种亦不会出现早花现象。经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比当时大面积推广的“新园1号”增产16.39%-21.24%。一般亩产350-400千克,高的达500千克以上,1974-1975年在长江流域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0.1千克,株高329.9厘米,鲜茎粗1.228厘米,鲜皮厚0.914毫米,精洗率53.35%,纤维强度28.86千克/克,笨麻率27.4%。浙江省引种试验,比当地良种增产38%。粤同5号的育成,从根本上解决了黄麻炭疽病的威胁,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深受群众欢迎,仅用2-3年的时间,于1966年在该省普遍推广,总面积36万亩,占全省黄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十几年来,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均有引种推广,目前仍是南方黄麻产区的当家品种。近几年,越南、柬埔寨等国家也有引种。
数据库信息
全国肥料企业数据库
全国麻业专家数据库
全国麻类论文数据库
全国麻类成果数据库
全国麻类著作数据库
全国麻类文章数据库
麻区土壤肥力数据库
麻区气象资料数据库
麻类行业文献数据库
关于本站
|
网站导航
|
实用查询
|
师生园地
|
管理登录
|
访问记录
|
图片展示
Copyright by Rami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苎麻研究所 版权所有 2009-2011
湘ICP备10006838号
湖南农业大学复杂系统与电子商务创新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