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纤维细度的测定气流法
  • 文章题目:
  • 亚麻纤维细度的测定气流法 
  • 关键词:
  • 亚麻纤维细度的测定气流法 
  • 作者(排名):
  •  
  • 采样数:
  • 367 
  • 文章来源:
  •  
  • 发表年份:
  • 30/08/2006 
  • 分类:
  • 技术规程 

前 言
  亚麻纤维束细度是亚麻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具有如下特点:与棉、毛、化学纤维等单纤维不同,亚麻为束纤维纺纱。亚麻在沤麻和打麻后呈束纤维状,纤维束由果胶物质将纤维粘附在一起而形成。纤维束表面分叉,进行中段称重法细度试验时很难正确确定纤维束数。在纺纱过程中,纤维束不断分离成更小的纤维束,纤维束细度只能是对应某一工序的纤维束细度。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2370:1980《纺织材料——亚麻纤维细度的测定——透气性法》,用气流仪方法测定亚麻纤维束细度。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试验方法与上述国际标准等效。
  本标准对ISO 2370作了文字编辑上的精炼和部分内容的修改。修改的主要技术内容有:
  1.标准名称中的“透气性法”按我国习惯改为“气流法”。
  2.取消了“引言”、“附录C”和“附录D”,增加了提示的附录c“亚麻纤维束比表面积指数和分裂度的试验关系”。
  3.范围中取消了打成麻。
  4.实验室样品的取样方法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并增加了取样量。
  5.基准法中缩小了制取纤维塞的纤维束重量范围,将测取R2时的气流量由0.50 cm3/s增加到2.00 cm3/s,试验次数增加到5次。
  本标准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黑龙江省纺织工业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金柱、郎金城、葛长杰、钱明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用气流仪测定亚麻纤维细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亚麻梳成麻、梳成短麻和麻条。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707—85 纺织名词术语(麻部分)
  GB 652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纤维塞wads of fibers
  放入样筒通道内的被测纤维试样。



  3.5细度标准指标(IFS)index of fineness standard
  用切断称重法在标准亚麻上确定的细度指数,数值上接近于用Tex制表示的值。
  4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试样的调湿、称重和测量应在符合GB 6529规定的同一种大气条件下进行。
  5 试验方法
  5.1基准法
  5.1.1原理
  将指定质量的平行纤维塞先后放置在两个高度相同、内径不等的样筒内,分别测定其对气流的阻力,由两个阻力推算出表征纤维束细度的纤维束比表面积指数和纤维束密度。
  5.1.2取样及试样准备
  5.1.2.1对每个批次,从麻堆的上中下不同部位或不同的麻包中随机选取30束共重500 g纤维作为一个试验室样品。批重超过8 000 kg或多于100包者取两个试验室样品。.
  5.1.2.2从试验室样品中选取长(8.0±O.1)em、重2.95~3.00 g的平行纤维束作为一个试验样品,每个试验室样品制备5个试验样品。
  对于梳成麻,在中部剪取(8.0±0.1)cm长的纤维;对于梳成短麻,先将纤维梳直(参看附录B),再从中段剪取(8.0±0.1)cm长的纤维;对于麻条,先间隔取(8.0±0.1)cm长的小段,再将各小段并在一起。
  5.1.3仪器及用具
  5.1.3.1亚麻纤维细度气流仪,结构原理如图1。

  5.1.3.2用具
  切样用圆刀片:装在一能快速旋转的转轴上。
  天平:精度0.01 g。
  金属柱:直径0.98 cm。


5.1.4试验步骤
  5.1.4.1仪器准备
  将仪器接通压缩空气,待流量稳定后,检查并校正仪器。
  5.1.4.2测量阻力R,
  将准备好的平行纤维束按图2引入直径为1.o cm的样筒内,快速旋转圆刀片,同时缓慢旋转样筒,切掉露在外面的纤维。
  将已装入纤维的样筒插入测量室内,旋紧螺旋盖,调节流量阀使流量Q。调准至(0.50土0.01)cm3/s,待压力稳定后,在水柱压力计上读取水位差△h1(cm),精确到0.05 cm,用式(5)计算R1(hPa•s/cm3):

  5.1.4.3将样筒从测量室中取出,放在直径为1.1 cm的样筒之上,轴线重合,用直径0.98 cm的金属柱将纤维塞推入空筒内,如图3。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纤维塞的两表面轻轻拨动整理以消除纤维塞转移所造成的通道不均匀。
  将装好纤维的样筒插入测量室内,旋紧螺旋盖,调节流量阀使流量Q2调准至2.00±0.02 cm3/s,待压力稳定后,在水柱压力计上读取水位差△h2,精确至0.05 cm,用式(6)计算阻力R2(hPa•s/cm3):


  5.2简化法
  5.2.1原理
  测量恒定气流通过一个放置在已知尺寸的样筒内、纤维呈随机排列的纤维塞时所产生的水位降。
  5.2.2取样及试样制备
  5.2.2.1对每个批次,从麻堆的上中下不同部位或不同的麻包中随机选取30束共重250 g纤维作为一个试验室样品,批量超过8 000 kg或多于100包者取两个试验室样品。
  5.2.2.2从试验室样品中取出足够制备5个试样的纤维,并使取出的纤维呈随机排列状,去麻结后从中称取(1.20±0.01)g纤维作为一个试样,共制备5个试样。
  5.2.3仪器及用具
  5.2.3.1亚麻纤维细度气流仪,结构如图4:


  5.2.3.2 天平:精度0.01 g。
  5.2.4 试验步骤
  5.2.4.1 启动抽气泵,将流量调至500 cm3/s,检查压力计零点,必要时调节之。
  将已称重的试样尽量均匀地塞入测量圆筒,纤维保持无规取向,并保证均匀的填塞密度。用手指轻压纤维,再插入压缩活塞。

  盖上螺旋盖,旋紧螺纹,使压缩活塞的凸缘下端和测量圆筒的上端紧密接触,以正确限定试样占有的容积。
  将流量调到500 cm3/s,在压力计上读出水位差△h1。取出试样,用手扯松,水平翻转180°后塞入测量圆筒,再次读出水位差△h2。重复上述操作,第三次读出水位差△h3。
  5.2.4.2 用相同的方法测量其余试样。
  5.2.5 结果的计算和表达
  计算每个试样三次水位差读数△h1、△h2、△h3的平均值△h0
  计算5个试样Ah的平均值D,结果用厘米(cm)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然后采用附录A叙述的方法将结果表达为细度标准指标(IFS)。
  5.3 仪器校准
  推荐使用两只金属圆环校准仪器。对于基准法,金属环的外径等于样筒的外径;对于简化法,金属环的外径等于测量圆筒的内径,用它们代替纤维塞在使用(0. 50±0.01)cm3/s的流量测量阻力时,一只金属环内径的大小应使压力差的读数约等于压力计量程的1/3,另一只金属环内径的大小应使相同流量下的读数约等于压力计量程的2/3。
  若连续试验,每天分别将金属环放入仪器中,仅让气流通过中心孔进行测量,读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不应超过±1 mm和±2 mm,若不连续试验,则每次试验前按上述方法校验。
  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
  a)说明采用本标准基准法或简化法试验;
  b)获得的结果;
  c)与本方法不同之处的说明。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仪器的校验和仪器测定结果的校正
A1标准亚麻
  足够制备5个试样。
A2建立转换关系式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亚麻梳成短麻的分梳
B1 分梳设备
  分梳设备结构原理如图B1所示。
  固定部分B:水平放置,底部装有针布和导轨,两侧装有夹板。
  移动部分A:装有针布和把手。

B2分梳步骤
B2.1取13~15 g亚麻梳成短麻均匀地铺在分梳设备固定部分B的针布上,往复抽送移动部分A,直
到B上大部分纤维变得平行。
B2.2取下粘附在A上的纤维网A,放在桌上,取下粘附在B上的纤维网B,水平翻转后平铺在分梳设
备固定部分B上,按B2.1分梳,得到纤维网BA和BB(分别由纤维网B的纤维粘附在A、B上而成),
网BB分梳完毕,将网BA水平翻转后按B2.1分梳,得到网BAA和BAB。
B2.3对纤维网A重复对纤维网B的操作,得到纤维网AB、AAB和AAA。
B2.4将六个纤维网叠放,使纤维相互平行,沿平行于纤维的对称轴对折后手扯两遍,从中段剪取(8.0
±0.1)cm长作细度测量用。
B2.5分梳板在分梳前应先抄针。
附录c
(提示的附录)
亚麻纤维束比表面积指数和分裂度的试验关系
C1在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内,亚麻纤维束比表面积指数和分裂度的试验关系式为:

式中:A'——亚麻纤维束的比表面积指数;
   F ——亚麻纤维的分裂度,公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