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输欧纺织品配额招标为什么遭遇寒流?
  • 文章题目:
  • 重庆输欧纺织品配额招标为什么遭遇寒流?  
  • 关键词:
  • 重庆输欧纺织品配额招标为什么遭遇寒流? 
  • 作者(排名):
  •  
  • 采样数:
  • 327 
  • 文章来源:
  •  
  • 发表年份:
  • 30/08/2006 
  • 分类:
  • 麻行业动态 

  我国纺织品企业2006年对欧盟出口数量仍需通过配额确定。在纺织品出口基数小、配额分配较少的情况下,配额投标给重庆纺织品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然而,全市20多家纺织品企业中只有5家参与投标,3家中标。针对重庆输欧纺织品配额招标遇冷的现象,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进行了专项调查
  调查显示,三大因素道出遇冷原因:
  ——出口地区分散,出口欧洲量小。根据重庆市外经贸委统计,2005年1月至9月重庆市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5362万美元,同比减少2.8%。出口国家和企业分布在亚洲、欧洲及非洲的61个国家,其中出口欧洲1960万美元,仅占同期重庆市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6.55%。
  ——附加值低,出口欧洲利润薄。重庆市出口欧洲的棉布、亚麻纱等产品属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附加值低,针织运动衫、人造纤维裤子等产品多在江浙一带收购出口,缺乏自有品牌直接影响附加值,输欧纺织品总体利润较低。同时,欧洲市场纺织品销售行情不明,企业无法准确把握产品销售价格,若参与配额招标还需支付一笔投标费用,增大了出口成本。因此,企业权衡成本收益后只好放弃投标。
  ——种类较少,部分种类出口不受配额限制。重庆市出口欧洲纺织品主要有亚麻及麻纱、裤子、针织衫及羽绒服等少数几类产品。防寒服、羽绒服等纺织制品已于2002年、2004年取消配额。其余仍需配额的产品中,根据各纺织企业2004年出口业绩,部分企业已获取国家分配的配额。据重庆主要纺织品生产或流通企业反映,分配配额能够满足其出口需求,故未参与配额招标。
  有关专业人士对重庆及中西部中小企业纺织品出口提出建议,此次输欧纺织品招标重庆遇冷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重庆市输欧纺织品本身附加值不高,产业竞争力有限。这种情况在我国中西部的中小纺织品企业中同样存在。因此,必须转变策略,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纺织品出口企业和有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主动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贸易摩擦最严重的国家。纺织品企业应转变观念,调整产品结构和创建自有品牌,适当延长产业链条,加大产品研发、品牌培育、市场营销投入,通过增加纺织品附加值增强其出口竞争力。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分散贸易风险。鼓励纺织品企业境外投资办厂,实现原产地多元化。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扶持力度,放宽限制,并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三是构建特色纺织品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产业竞争力是出口竞争力的基础。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纺织行业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