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麻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
  • 文章题目:
  • 兰西:麻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 
  • 关键词:
  • 兰西:麻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 
  • 作者(排名):
  •  
  • 采样数:
  • 302 
  • 文章来源:
  •  
  • 发表年份:
  • 30/08/2006 
  • 分类:
  • 麻行业动态 

  2005年12月8日,“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授牌仪式在黑龙江省兰西县举行。从此,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大家庭中又多了一名位于104家纺织产业集群中最北部的新成员。在授牌仪式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表示,兰西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本县亚麻资源的优势,开展亚麻业加工,短短几年,形成非常有特色的亚麻编织产业,不仅带动了兰西县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把兰西县作为全国纺织产业试点地区,并授予“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称号,既是对兰西县发展亚麻产业的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兰西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2006年5月16日,兰西举办第二届亚麻节,兰西县47万人口的“大家长”、中共兰西县委书记王景顺接受了《纺织服装周刊》的专访。

  《纺织服装周刊》:亚麻对兰西意味着什么?
  王景顺: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腹地,与哈尔滨市毗邻,幅员2499平方公里,人口47.5万。亚麻产业是兰西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种植开发已有 70年的历史。历经20世纪40年代的粗放经营、60年代的规模拓展、80年代的全面开发、90年代的产业升级四个历史阶段,亚麻产业在自然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曲折发展。2001年以来,兰西县委、县政府立足亚麻产业既富县又富民的实际,把握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面向市场,根植民众,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全力推进亚麻产业集群发展。到目前,全县“麻”字号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吸纳社会就业4万多人,年增加民众工资性收入3亿多元。2005年,亚麻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4.5%,对财政贡献率达到31.5%。
  2002年以来,兰西县依托“中国亚麻之乡”这一无形品牌资产,着力推进中国亚麻城建设。为扩大兰西亚麻知名度,我们成功注册了“亚麻原产地”和“兰西亚麻绿色用品”标志;相继举办了中国兰西亚麻节、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设兰西亚麻绿色用品展示展销中心;各亚麻企业在国内20个省会城市、60多个地级城市设立了经销和分销商,并在香港、西欧等地区设有经销机构,向国内外宣传推介兰西亚麻产品。目前兰西亚麻产品已由过去的亚麻纤维、纱和布三大类扩展到亚麻高、中档汽车坐垫,亚麻工艺品、床上用品、服装、袜子等六大类150多个花色品种。亚麻产业已成为驱动兰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特色产业。

  《纺织服装周刊》:从曾经的“无工业县”到目前的国内名副其实的亚麻编织业“龙头老大”,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王景顺:在思路上,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理性对待亚麻产业,不以一时的荣辱兴衰做取舍。2001年,受自然灾害、市场变化和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兰西的亚麻产业跌入低谷。种植面积从30万亩降到不足1万亩,龙头企业黑兰麻纺停产,兰西成了“无工业县”。在困境中,县委、县政府从经营“中国亚麻之乡”无形资产切入,力挖亚麻产业工农关联度大、劳动力密集、既富民又富县的比较优势,力挽产业断档、粗放低效的被动局面,力挺亚麻产业支柱地位,顶着压力,咬住不放,举全县之力壮大亚麻产业规模,提升层次。遵循“政府主导、行业规划、市场运作、社会融资、多方共赢”的原则,规划并实施了总投资25亿元的“中国亚麻城”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3亿元。三和、朝阳、兰亚、绿源等民营企业应运而生。一业兴带动百业旺,亚麻产业拉动电力、旅游以及商贸流通业迅猛发展,年增收3亿多元。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一是变就企业抓企业为强产业带企业。摆脱把产业开发维系于单个企业的惯势,向植根于民众的亚麻产业要前途。在扩大纺纱、织布规模基础上,把编织作为亚麻产业新的增长点,“正规军”和“游击队”齐上,大小企业遍地开花,产业集群态势逐步形成。目前全县亚麻原茎加工能力6万吨,纺纱规模4万锭,织布能力2000万米,分别比2001年增长2倍、3.5倍和4倍;编织能力突破500万套(件),比2001年翻了10番。二是变产加销的链式连结为营销牵动。以贸促工,贸工联动,以有形市场建设和无形市场开发带动民营兴业。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用市场化手段建起了黑龙江亚麻市场和宗正物流中心,搭建起了全国亚麻产品交易平台、拓展了亚麻产业集群发展空间。总投资4000万元,面积2.8万平方米的“中国亚麻市场” 项目已开工建设,年末交付使用。同时,我们还高起点对接无形市场,推介造势,炒热商机,亚麻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等编织品占国内市场份额80% 以上。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继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亚麻之乡”,2005年,兰西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被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命名为“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兰西已经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亚麻编织业“龙头老大”。

  《纺织服装周刊》:怎样理解“麻经济在兰西就是老百姓经济”这句话?
  王景顺:一是利益直接。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是引导民众投资亚麻产业的关键所在。亚麻编织是亚麻产业链中的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县委、县政府就把编织业定位在户型经济上,在兰西很快培育起了一大批做麻的“小老板”,民众投资亚麻产业开发的热情空前高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采取“滚雪球”的办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集腋成裘,靠民众的力量推动产业集群扩张。二是机制吸纳。以市场化手段激活发展主体,汇聚民众自发的、分散的、有创造性的智慧成果,做大产业集群规模。首先以政策拉动吸纳。把农业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向种麻企业、种麻大户倾斜,巩固了原料“第一车间”。2005年,亚麻基地面积达到35万亩。其次以资产整合吸纳。对闲置存量采取剥离分立、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额承债等办法,让民营经济“唱主角”,增强发展活力。2001年以来,全县累计盘活存量3.6亿元,使十几家企业改制再生,增加纺锭2.6万锭,增加织布能力1500万米。三是典型引带。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带作用,发展规模经济,是成功走出“小规模、大群体”之路的又一途径。在十几家私企大户的带动下,产业集群,联动城乡,成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农民家庭收入构成的内动力。随着亚麻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兰西的亚麻企业遍布城乡,亚麻编织专业村屯达到了52个。在兰西,农民变工人,民房变厂房,打仗的不打了,耍钱的不耍了,出现了“一时房贵、纺工难求”的局面。全民做麻已成为兰西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主旋律。

  《纺织服装周刊》:在亚麻名城的建设中,政府的服务直接体现在哪里?
  王景顺:给空间,搭平台,推进有所为、有所不为。建好环境、搞好服务,是实现亚麻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出台支持政策。县委、县政府以规定性和无规定性要求塑造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在规定性环境建设上,出台了《“中国亚麻城”建设促进办法》、《兴办亚麻企业优惠政策》和《促进亚麻产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吸引域内外投资企业落地兰西。上项目不因大而怯、不嫌小而弃。在无规定性环境建设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容许新生事物存在的社会氛围。亚麻编织蓬勃兴起,三年多时间,全县编织机增加了2万多台。采取“放水养鱼”的办法,在亚麻产业中涵养税源2000多万元。二是营造氛围推进。以开放促开发,宣传造势,放大亚麻产业“名片效应”。开通了国际域名的“中国亚麻城网站”,举办了两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和两次“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搭建会展经济平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新动力。三是强化基础保障。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集群经济的重要支撑,着力破解“水、路”制约难题。筹资 2775万元完成了城镇供水二期工程,日供水能力增加到1.5万吨,为扩大亚麻企业生产规模提供了有力保障。五年改造城乡道路312公里,为做大商品集散规模创造了条件。改造供电网络,用电量由“九五”期末的6000万度增加到1.2亿度,满足了产业集群扩张的需要。
  兰西亚麻产业集群发展正在步入一个崭新阶段。目前,兰西每个星期都有新的麻企注册。我们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下一步,着力在集聚、整合、优化、承载全国亚麻产业发展要素上下功夫,走营销牵动、集群扩张、基地支撑、科技长入、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子,用五年时间,确立兰西在国内亚麻行业的领跑地位,打造集科研、信息、生产、集散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亚麻行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