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不衰的包头麻类业
  • 文章题目:
  • 历久不衰的包头麻类业 
  • 关键词:
  • 历久不衰的包头麻类业 
  • 作者(排名):
  • (史根堂: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地方志办公室) 
  • 采样数:
  • 305 
  • 文章来源:
  •  
  • 发表年份:
  • 30/08/2006 
  • 分类:
  • 麻文化 

  近来被聘编纂首部《青山区志》查阅有关史籍、史料、发现包头与麻类业关系密切,源远流长。

  远在汉代,现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一带,既是边陲重镇五原郡郡府所在地,又是麻枲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后汉书》卷四十二“崔骃列传》载,桓帝(公元 147~167年)时,崔骃之孙崔寔“出为五原太守。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寔至官,不卖储峙,为作纺绩,织絍、練缊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之始,东汉涿郡安平(今河北涿县)人。出身书香门弟,“少沈静,好典籍”[1]崇尚孝悌,关心时政,精通农事,著有重要农书《四民月令》和“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2]的《政论》等著作。他赴任五原太守伊始,没有耀武扬威于街市,也没有巴结权贵于宴席,而是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五原郡(包括现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南部、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域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阴山横亘北部,黄河横贯全境,是适于种植、讴制麻枲的绝好地区;但当时当地人民却穷困潦倒,不会纺纱织布。在寒冷的冬天只能和草而卧,衣草而出。而崔寔从小受家庭熏染,母亲教诲,具有关心民瘼、艰苦朴素、清廉勤政等品质。他当机立断,变卖官府积存的财物,购置先进的纺织机具,引进熟练的技术工人,谆谆教化当地人民种植、沤制麻枲、纺织麻纱、麻绳、麻布,缝制衣被等物,很快使五原郡人民吃饱穿暖,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在包头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关于麻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大麻即今火麻,亦曰黄麻,处处种之,剥麻收子,有雌有雄、雄者为枲,雌者为苴……五六月开黄花成穗,随即结实,大如胡荽子,可取油,剥其皮作麻,其秸白而有棱,轻虚可为火烛……”并说其花、子、仁、油、叶、根乃至沤麻汁皆可入药治病。据笔者所知,麻子所榨油汁称麻油,既可食用,又可燃灯、润滑;榨油后所剩渣滓可做畜、鱼饲料和肥田肥料。而麻仁炒熟即可伴饭食用或与土豆、蔬菜一起熬制成麻糊糊伴米饭食用。

  据《魏书》记载,南北朝时,柔然可汗阿那瓖于公元520年投奔北魏,北魏将其安置于朔怀镇北的吐若奚泉一带,并从五原郡一带运去麻子干饭2000斛,帮其度过难关。

  由于包头一带“土宜麻枲”,而麻枲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由此可断:历史上包头一带凡进行农业开发、麻枲的种植、纺织、榨油等业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产业。据老年人回忆,位于现青山区东部的原镰片窑子村,民国年间耕种的1500多亩沙质土地,每年广种麻枲,全村10来户人家全靠卖麻子、麻油、麻纰、麻杆维持生计。据笔者所知,土默特右旗多年来,麻枲的种植从未间断。原来是直茬单种,近年来搞科学种田,麻子与小麦套种,每亩可收小麦大几百斤,麻子可收 300斤左右,合计售价在千元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为此土默特右旗在“十一•五”规划中,还要建设麻子集中连片种植区和基地。

  清代以来,随着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及包头地区人口与农、工、商、运等业的发展,麻类业也更加繁荣起来。

  从种植品种上,不仅仍种麻枲,而且种植胡麻、亚麻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胡麻即今油麻……汉使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以别中国大麻也。”并说胡麻的子、油、粒、花、青蘘、秸均可入药治病。胡麻不仅适于平原种植,而且也能在坡地和沟谷种植,用其子榨出的胡油,味道更加醇香可口,除食用外也可燃灯、润滑,胡?是上等饲料,其秸可制纸、剥麻、织布。

  包头一带随着麻枲、胡麻种植业的发展,榨油业也相随发达起来。据有关史料记述,山西祁县乔家在包头开设复字号商铺,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就开始办起专司榨油业的油坊和销售油的商铺,直到1949年解放还开设着复盛油坊。传说清光绪五年(1879),复字号东家乔岱在包头大量收购粮油,其中油多得没处放,要往黄河里倒,从而引发物价飞涨。从清中叶到民国年间,包头的油坊、粮油店如雨后春笋,成为一大行业,并联合成立油仙社。道光年间(1821~1850),仅二道沙河的田油坊用来储油的6个大油柜就能储油1.5万斤。咸丰年间(1851~1861),包头的油坊每年可榨油120万斤。这么多的油除在当地销售外,还远销到宁夏、新疆、外蒙、俄罗斯等地。

  包头历史上由于制油业的兴旺发达,还生发出许多与制油业相关的典故、轶事。二人台《水刮西包头》表述的水灾情节就与包头当年的制油用具有着关键性的关系。请看:“水刮同祥魁,刮得实苦情,刮下一个大油柜,堵住个西城门,看只看西滩的人,一个也活不成!…… ……水刮同义长,刮得实苦情,刮下一根大油梁,戳开了西城门。看只看西滩的人,一个个活逃生。

  戏中说的西滩是指位于今东河区西门大街的一大片地方,包括五保巷、大顺恒巷、文昌庙十字街、义盛泉巷、老道巷、口袋房巷一带的总称。

  从上面两段唱词不难看出,光绪三十年(1904)包头洪水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从同样魁油坊刮下的大油柜将西城门堵塞,促使洪水倒漾回来,水面陡涨,刮塌西滩的大量房屋,刮走近千人,造成严重灾害。但在洪水不断上涨,将造成更大灾难的危急关头,又是从同义长油坊刮下的一根大油梁,借助供水的凶猛冲力,将西城门戳开,泄洪出城,水势下降,才使活着的西滩人幸免于难。由此看出,当年的洪水确实凶猛;而当年包头的制油业也规模巨大,企业众多兴旺发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包头市兴建了亚麻厂,土默特右旗也建起了亚麻分厂,并成为亚麻种植基地。亚麻业也逐渐成为包头的一个重要产业。

  参考文献:

  [1]、[2] 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二《崔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